推广 热搜: 钱包  金额  一个月  支付宝H5  账户  智慧  收acf  专业  bc支付接口  快车 

在高房价面前,究竟是谁该向民众认错?ZF士不可以不弘毅翻译

   日期:2023-06-08     浏览:32    评论:0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2月房价同比上涨5.3%,北京、深圳、广州三地新房的价格涨幅更是接近一成。其中,深圳2月份的新建商品房价格涨幅比去年同期增长9.9%,再次居于全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2月房价同比上涨5.3%,北京、深圳、广州三地新房的价格涨幅更是接近一成。其中,深圳2月份的新建商品房价格涨幅比去年同期增长9.9%,再次居于全国榜首。

    今年2月份为春节假期,也是房地产销售淡季,为何深圳房价依旧上涨。对此,深圳市国土部门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关于深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深圳处于发达地区,消费层次比较高,基础设施环境比较好、居住环境比较好;深圳毗邻香港,两地交通十分便利;随着深圳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调整,特区内土地、房产“物以稀为贵”等。

    “除了市领导谈到的原因之外,我认为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再一个就是城市化转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深圳当前表现更为突出。”该负责人说。

    对于深圳下一步的房价走势,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取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变化,同时也取决于深圳的具体情况。“涨幅回落是有盼头的,尤其是随着90/70住房结构调整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小户型的涨幅肯定会回落。”

  关注潘时之争很久了,始终不想说什么。以潘的精明,狡诈和圆滑,时先生显然不是对手。好在时先生有网民的支持,估计也输不到哪儿去,尤其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时先生即使败了,也是光荣的。

    没想到的是,地产界另一大腕——任志强(任志强博客,任志强新闻,任志强说吧)先生也来帮腔。任先生认为,时先生的数据有误,该向民众认错。如果没有任先生的这篇博文,我等也只是静观潘时之争,那么这场争论就只是停留在地产市场看法之争的层面上。没想到,任先生把这场争论上升到了历史性的高度,抬出了中国“民众”这面大旗,我等再不说话,那显然就是对民众的不负责任。

    提到认错,尤其是向民众认错,我的脑海立即出现了一个画面:一个叫秦秦桧的奸臣,千年跪倒在民族英雄岳飞的墓前,这是被历史被民众强迫的一种认错,因为历史和民众要把秦绘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永远不得翻案,起码时至今日,秦桧还跪倒在岳飞墓前作认错状。

    历史到了今天,一介书生时寒冰力排众议,对中国社会的痼疾刮骨疗伤,奋力直言高房价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强烈表达民众的呼声……如果这也需要向民众认错,除非中国的腐败铁三角得了妄想症,除非历史在故意开中国民众的玩笑,除非“冬雷阵阵夏雨雪”,否则……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究竟是谁该向民众认错?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

    先从远的说,一代奸商吕不韦利用财力,买通“王后”,窃取高位,大权独揽,发号施令,费尽心机,引发王室生变,兄弟反目成仇,连年残暴征伐,杀戮百姓无数,掠夺财富万千,终于成就了一代暴君——秦王嬴政。临死前,才开始认错。尽管吕不韦是主动认错,但终因罪孽深重,也落了个抛尸野外的下场。

    再从近的说,红顶商人胡雪岩银子开路,窃取官位,把持茶丝盐,掠夺江南民众的财富,一时富可敌国,钱庄遍地,……胡雪岩最后得到了什么呢?他这个红顶被更红的真的红顶无情的摘去了他买来的红顶,居然靠胡老太太拿出私房银子分与他的妻妾和二奶们,各自遣返。面对破落的门庭,胡雪岩开始认错,原来买通官府的人最终被官府所劫,早知如此,不如把银子分给百姓。

    当然,也有不认错的。比方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尽管为谗言所害,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民之心始终不变,宁肯跳进汨箩江也不认错,终于赢得后世民众代代敬仰。

    还有杜甫,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两脚如麻未断绝”,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实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慷慨当歌,流芳百世。何故,因为他的心中有“天下寒士”。

    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高房价时代,究竟是谁的错,是时寒冰吗?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一篇博客的摘要:

  二、垄断下的定价机制与忽悠大师

  您强调自己从来不忽悠房价。

  以下是2004年9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

    今年春节过后,一篇名为《2004年北京房地产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文章被发往京城诸多地产记者的邮箱,作者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闻,潘石屹说吧)。潘在文章中坚定地表示,北京的房价2004年一定会涨。他特别解释说,“在我所有的言论中,我从来没有讲过房价的涨跌,我从来不认为谁能准确地预测市场的价格。这样肯定地说还是第一次。”潘随后还多次重复他的观点。

    一周时间,潘的言论被300多家媒体、网站转载,“网民留言多难听的话都有”,潘后来告诉本报记者。潘自己的建外SOHO春节后最高每平方米大涨了4000元。

  2004年9月20日,建设部在向部分新闻单位通报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文字稿中特别提到,“部分开发企业利用政策和市场信息不对称,恶意炒作,个别媒体不加甄别,大肆渲染,部分消费者跟风,造成局部地区、个别项目房价短期内非正常上涨”。据建设部一位官员透露,文稿中提到的“部分开发企业”,其中主要就是指以潘石屹为代表的开发商。

    鼓吹房价上涨的开发商有很多,为何这里报道的却独独是看起来憨厚的潘石屹先生呢?一位媒体朋友反问我:“你说,一只狼吃掉一只羊,跟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吃掉一只羊,哪个更具新闻效应?哪个更具有欺骗性?哪个危害更大?”

  我顿时无语。

    您比其他开发商要聪明多了,您把文章发到记者的邮箱就轻易地借助了媒体的力量,让他们帮您重复您的观点。哪怕是谎言,重复得多了也会被认为是真理,何况这话是有着憨厚面容的潘总讲的呢?更何况您一再强调这是您第一次预测价格,凸出了您文章的价值?您竟然如此洞悉媒体的需要或软肋!

    但是,聪明人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2004年12月15日,千龙房产家居频道佳煜就此评论道:

    现在这几个房地产商基本上都不怎么需要搞媒体公关了。如果有什么事,老潘就在自己的网上召集一大帮记者聊天,然后把稿件给各个媒体发表,很多网站如接圣旨一样一字不落地发……难道媒体已经成了房地产商的御用文人?或是被他们养着的门客?以公信著称的媒体难道病了?

    个别房产媒体对房地产商的言论不加甄别,大肆渲染,从而误导了公众。就像今年年初,潘石屹的一句“今年的房价要涨!”就仿佛发了圣旨,引来了众多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人说“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潘石屹的预测被媒体放大了N次后,让人也不得不信了。后来,建设部不点名地批评了潘石屹“预测”对于房价带来的负影响。媒体作为吹鼓手,自然也难辞其咎。

    潘总,您也有吐露真言的时候,您说:说我善于表演,其实质是商业的需要。你不出去表演没人知道你,房子就卖不出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8月10日。

  潘总,如果真像您说的,多少多少大因素在推动房价上涨,您不出去表演怎么会“卖不出去”房子呢?您这样说,不是明显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吗?

  您以忠厚的形象强调房价的上涨,比那些遭人痛恨的开发商们效果要好多了,您也的确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您的企业以令人惊诧的速度扩张。可是潘总,您知道,在您凝聚财富的同时,多少人购房的希望在悲凉地破灭吗?有您和开发商们的这种不懈努力,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希望破灭。这是一种看起来有些残忍的对应关系,您或许并不愿意面对。

    一个口口声声爱讲社会责任感的人,当它剥下披在身上的羊皮或画皮,露出的那面却往往是那么的狰狞可怖。一个人当婊子还不算太可耻,如果一个当婊子的人举着自制的牌坊去装扮清纯让社会效仿它就太不厚道了——这段话没有特指。

  三、被操纵的房价

    提到鼓吹房价上涨的开发商,许多人常会想到任志强,实际上,任志强与潘先生相比真的相差太远了。任志强谈房价,总会归结为一点,即政府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应该说,任志强起码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潘先生谈房价的落脚点,大都是推动房价上涨的某某大因素上——您很多时候并不直接说房价上涨,而是通过强调某某大因素让人感觉到房价的上涨乃是注定的、不可避免的。这种实用主义的公关技术,被潘先生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做媒体的常常对您的公关技术佩服得五体投地!比如,在富人区、穷人区问题上,当任志强饱受公众批评的时候,您突然也借机对任志强进行批评,为此您得足了分。可是,您的快速扩张不是正在事实上加快富人区、穷人区的分化吗?当穷人哭泣着离开市里,为您腾出开发的地块,您却摇身变成了穷人的代言人,成了批驳任志强谬论的英雄。这是何等奇妙的一种变换!按照您的“表演卖房”论,您的表演卖出了更多的房子、更高的房价,可谓名利双收!试问,天下人谁还能将公关术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

    您在与易宪容争论的时候,您说:在市场上,房价绝对不是房地产商说了算的。一定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客户之间达成了一个妥协,双方认可的价格。否则,这个价格是不存在的,是没有意义的。而易宪容则认为:土地是垄断的,资金是垄断的,房地产开发商是垄断的,三个要素垄断中,价格完全是根据房地产的不动性、价格高的特性来讲,自己完全可以垄断价格。——2006年3月24日《北京现代商报》。

  您对易宪容的评价是:“国内的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是易宪容,就像巫婆诅咒一样,说房地产一定要死,说一定要崩溃,价格一定会暴跌。”——潘石屹博客

    易宪容所说的垄断定价原理是现实的真实反映,开发商们通过垄断掌控了房价的定价机制,推动着房价的上涨,因此,巴曙松曾建言:应加强监控,不能允许和纵容开发商像炒股票一样炒作房地产。但是,易宪容犯了一个错误,他低估了开发商的力量,更低估了开发商勾结腐败官员所产生的强大的“官商勾结”力量(就在前几天,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还表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因此,易宪容对房价一再作出错误的判断。

  在媒体工作的人都更感受到官商勾结的力量对房价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尽管对房价持续上涨所造成的民生问题深感忧虑,但同时也认为,官商勾结所造成的房价上涨的力量是很难阻止的。因为公众的力量是分散的,开发商与开发商的联手、官商的联手,可以轻易化解掉调控政策,房价不涨都难。

    但是,所谓物极必反,当连潘先生这样的厚道人也不惜赤膊上阵对抗中央调控政策,露骨地去鼓吹房价上涨的时候,就说明房价已是强弩之末。

  您在《七大因素影响2007年房价走势》一文中,对可能导致房价下跌的许多因素视而不见,恰暴露出心虚的一面。

    您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当年您在海南炒房掘得第一捅金,当人们狂热地炒房的时候,您却抱着丰厚的利润抽身而退,留下那些没您聪明的人后来尸横遍野,哀嚎一片。2006年4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指出:

    潘老板也是很爱鼓吹“房价会涨”的,潘老板也偏好盖25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但是,我还是相信潘石屹所说“其实开发商比老百姓更害怕房子涨价,因为那就像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的炸弹一样”,是句大实话。潘石屹是在海南炒房热中发达的,在当年的涨价狂潮中,他作了一次常识判断,及时抽身。我相信潘石屹还有一个商人的基本理性:任何一项商品,价涨得离谱都会出事儿。而一个行业一旦崩盘,所有的商人都会没好日子过。

    现在的房价就处于令许多开发商恐惧的时期。

  四、开发商的穷途末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连年哄抬房价正在让开发商走向穷途末路:

    其一,富人买房的欲望已经得到了最充分的释放,富人的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许多富人拥有多套住房。由于房价太高,穷人买不起——这部分是最需要住房的人。中国的中间阶层还没有形成,贫富分化严重。请问,如果房价再向上涨,房子还卖给谁?

    其二,目前价位已经如此之高,炒房还有多大利润?事实上,现在不少地方都是有价无市,炒房的人已经开始感觉到严冬的到来。我有个朋友想把手中的一套房卖掉,挂出去一个月竟然没有人去看房。我住处的信箱中经常有人发来卖房信息。

  现在,由于房价太高,潘先生显然把希望基本都寄托在了炒房人身上,而不再对穷人的购买力抱有太大幻想。您在《七大因素影响2007年房价走势》一文中说:“从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上来看,中国人过了许多年的苦日子,不愿意消费,更愿意投资。购买房子大多是为了投资,而不是消费。”

    您竟然认为“购买房子大多是为了投资,而不是消费”,建议社会责任感挂上嘴边的潘先生到穷苦的地方走走,看看您的这一判断是多么冷漠可笑,去看看还有多少人在梦想拥有住房?潘先生还在指望投资者为您拉套。房地产投资是流动性最差的投资产品,只不过中国房价的连年持续上涨使人们忽略了这一点,但是,不能不承认,房价由于远离了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可炒作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清醒的人早就开始转移投资渠道了——这或许是潘先生最忧虑的吧。

    其三,中国股市的繁荣是开发商噩梦的开始,从现在起,中国股市倘若持续繁荣三年以上,开发商们就等着为自己料理后事吧。

    中国存在着流动性资金过剩问题,过去,诸如温州游资这样的大资金缺乏投资渠道,加上股市萧条——在股市低迷的五年中,恰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最为活跃、涨速最快的五年。因为股市的萧条使得不计其数的资金投资到了房地产领域。虽然房市与股市并不一定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然而,当房市经历连续多年快速上涨利润日益枯竭,且面临宏观调控的巨大风险,而股市的繁荣能够带来更多、更快的收益时,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的状况就非常明显了。

    2006年12月股东新开户达到163万户,2007年1月开户数达到270万户,单日股票开户人数超过9万,相当于2005年1个月的开户数量。比股票更疯狂的是基金。2006年12月1日,基金新增开户数达到15万户的天量。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创造一天发行419亿的世界纪录。据银河证券统计,2006年基金的资产净值总规模超过8500亿元,当年新发基金规模为3907亿元,超过过去四年新基金发行总和。

  尤其值得主意的是,面对股市的火爆所带来的可观回报,一些人甚至将房子典当去炒股。不妨看看《经济参考报》2月5日的一篇报道:

    “最近半个月,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典当房子,房产典当量比半年前增长了七成。”记者从华夏、宝瑞通、阜昌等京城典当行了解到,自从去年下半年股市行情看涨之后,房产典当业务比以往增长明显。北京典当行业协会会长郭金山表示,房产典当之所以受到投资者青睐,主要是因为房产一时难以变现,典当手续简单、放款迅速,一般而言,典当房子的资 至七天就可拿到手。因此,相当一部分投资客倾向于把房产抵押给典当行。

    有关这类报道随处可见。对房地产商而言,“押房”炒股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

    资金流出房市,必然导致投资的大幅下降,使得推动房价上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被腰斩。

    正是开发商们连年制造的房价上涨,导致房价脱离实际需求——许多人买不起房,同时也导致投资价值急剧变小。这些因素决定着,一旦房价下跌,开发商甚至找不到接盘的!作恶者必遭天谴!所谓报应是永远存在的。

  如果还有良知,开发商们就真正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认真落实中央的调控政策,否则,再拉抬房价无异于自宫。

    潘先生忽略的这些因素我给补充上,所谓忠言逆耳,潘先生三思吧!倘若房价忽悠不上去,自身的清纯形象又坠落于尘埃,潘先生还靠什么演戏呢?

  五、没有暴利开发商凭什么暴富

    民众普遍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是房价坚挺的根源,但潘先生却是最反感别人说房地产暴利的人。

    潘总用了一个鲜有开发商使用的数据,这个数据是:《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公告显示:2004年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是8.31%,其中房地产开发的利润率是7.77%。同一公告中,其他第三产业的利润率是10.23%。

    在房价暴涨的情况下,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率只有7.77%,天底下还能找到几个有利润的行业?那么多暴富的开发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这个数据连许多开发商都羞于引用,而潘先生却对它情有独钟。我上封信中提到了,这次普查是由企业自己填报普查表的,存在瞒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就连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在就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答问时也承认,一些企业在填普查表时“往往心存疑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瞒报倾向”。

    开发商几乎都说自己的利润率低,但是,今年1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清算土地增值税。开发商暴利的尾巴立即露出来了。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解释,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包括20%加计扣除部分)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也就是说,假如开发商的利润不到20%,基本上不用缴纳土地增值税,利润率低于30%的项目所承担的税负也会比过去有所减少。既然这样,开发商应该很欢迎才对,结果却是开发商们的一片惊恐和反对之声。据《21世纪经济报道》1月20日披露,“很多项目(利润率)超过了300%以上!”难怪开发商们要跳起来了!

  没有暴利,哪来的开发商的暴富?没有暴利,哪有那么多开发商得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扩张?

    说远了。我们还是来看看厚道的潘先生吧。

    2004年8月,一场官司引起了国人的关注,请看2004年8月12日《北京周报》的报道:

    北京的房地产大腕潘石屹因侵犯股东利益于8月2日被起诉,要求赔偿的金额超过一亿人民币。原告是汪钢(现为美籍)、谢光学和姚军,他们是潘石屹1995年在北京开始从事房地产事业时创办红石公司的六名股东中的三人。在起诉状中,三名原告声称,2002年3月,潘石屹将红石公司负责开发的世界贸易中心附近的一个巨大房产项目中的所有权益,全部无偿地转让给主要由潘石屹及其妻子拥有的另一家公司,而红石公司只剩下原来权益的10%,由此遭受的损失在人民币15亿人民币(合1.9324亿美元)以上。潘石屹在进行此项转让时是背着三名原告干的,而他们都是董事会的成员。

    2004年10月20日的《英才》杂志采访了相关当事人。下面是采访:

    姚军:对。当然我知道让他(潘石屹)当面说自己完全错了,可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尤其从我个人对他的了解,他是很要面子的人。……质疑他(潘石屹)是因为我们一个20万平米建筑面积,实际销售面积只有14万的项目,利润能做到2个多亿。我们律师从工商局查回来的报告,现代城一个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项目,利润才3点几亿,还号称北京这些年卖得最好的项目,傻子都能看出来有问题。

    《英才》:你觉得利润上有问题?

    姚军:……我当着他的面就说了,你(潘石屹)做假也得做得像一点。

    《英才》:诉讼发生之后,潘石屹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得很动情,描述了你们之间的感情,谢光学还是他的同学,是“睡在上铺的兄弟”。

    姚军:没有人愿意去打官司。那为什么发生了?可能有的人会把友谊和利益分开看。

    《英才》:你怎么看?

    姚军:这样的事情不是说在发生了诉讼之后才来说友谊很珍贵,早干什么了。

    《英才》:在诉讼之前潘石屹的姿态如何?

    姚军:他不着急。

    尽管潘先生成功化解了这场有可能使画皮脱落的危机,但是,相关当事人透露出的信息依然值得玩味:是否有隐瞒利润的问题,这一点非常值得关注。而且,此案还显露出,潘先生拥有在英属维京群岛(号称“避税天堂”)注册的公司。

  财政部去年11月3日发布的第12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39家房地产企业存在会计失真问题,检查的3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隐瞒利润超过一半,瞒利润达到33亿元。财政部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的房地产企业刻意隐瞒的利润率最高达57%。有人指出,隐瞒利润33亿元,按照33%的所得税税率,偷逃税款就是10亿多元,这与从国库偷走10亿元资财有什么区别呢?

    开发商隐瞒利润是双重责任的丧失,一方面,他没有尽到作为纳税人的义务,另一方面,他又去分享其他纳税人尽义务构建的公共福利。不仅是可耻的行为,更是违法犯罪行为。社会责任感不离口的潘先生,被“睡在上铺的兄弟”指控背地里下狠手,那么,他们所怀疑的您的账面利润率过低的现象您如何解释呢?您是否应该给予证明一下呢?您有没有勇气让有关部门通过稽查和审计帮助您自证清白呢?

    时寒冰一腔热血,为民呐喊,实在看不出要认错。

    所以,任先生采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打法,逼着时寒冰向民众认错,是丝毫没有道理的。就是退一万步说,时寒冰引用的某些数据有误,也绝不是犯错,更不需认错,其赤子之心,苍天可鉴。

    那么,在高房价面前,究竟是谁该向民众认错,历史会作出正确的答案。

原文链接:http://www.jingke.org/news/show-98464.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在高房价面前,究竟是谁该向民众认错?ZF士不可以不弘毅翻译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