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许多消费者网购时发现,搜索一些品牌时,专营商家非常多。比如搜“南极人”,除了官方旗舰店,还有“家纺旗舰店”“裤袜旗舰店”,甚至有专门销售南极人牌口罩的店铺。类似的品牌还有北极绒、皮尔卡丹等。
这些品牌生产和销售的商品类目如此之多,原因是很多厂家通过“中介授权”,获得了商标使用许可,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广义的“贴牌”。那么,这些贴牌生产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能否有效维权?
品牌店下单买到“贴牌”产品
中介公司:授权价格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近日,北方地区降温明显,消费者王女士想在网上为家人购买几套保暖内衣,搜索了包括南极人在内的几个品牌,发现销售同品牌内衣的商家有很多,仔细看生产厂家各有不同。有江苏南通某商家生产的,还有浙江温州的厂家。“产品的样式都不一样,但都是南极人牌。”王女士说。
通过进一步搜索,王女士才发现,这其实是“品牌授权”产品,不同的厂家一年花上几千块钱,就可以获得知名商标的使用权,并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使用这些品牌。
在网上,经营品牌授权的中介公司有不少。浙江杭州一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显示,其经营了50多个国内外品牌在不同销售平台的品牌授权。“网站上只是一部分,每个品牌方在不同网站的门槛不一样,但授权下来的店铺都有独立的销售授权。”
这些授权方称,除了可以将品牌授权给厂商使用,还可以协助开网络店铺。有授权方表示:“南极人、北极绒等这些品牌都可以做。把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正反面拍照发给我,我编辑一下合同,签完合同之后再付款,付完款之后授权书大概两三天就出来了。授权书出来之后,我来帮助你把店铺开好,等审核以后就可以正常上链接去做销量了。”
几家授权中介表示,南极人、北极绒、皮尔卡丹等品牌,转化率都很高,一位授权中介表示,“南极人早就不生产货了,专门做吊牌”。使用这些品牌,一年的价格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有的品牌是有品质要求的,但是像北极绒、南极人暂时没有要求,但是不能做太假的货。”授权中介表示,有一些品牌授权方会抽检,“不要虚假宣传”就可以,但样式、规格等都没有要求。
律师:“品牌授权”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
消费者要通过生产商家或销售方维权
除了国内常见的品牌,一些中介还经营“国际品牌”,美国、欧盟、日本品牌应有尽有,品类涵盖服饰、日化、灯具等种类。看中品牌下的单,结果却是“贴牌”产品,所谓的“品牌授权”在法律上是否有规定?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东沂指出:“这种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也是常见的一种商业模式。狭义上的贴牌是不同于商标使用许可,其性质属于民法典规定的承揽合同,受托方根据委托方的要求,为其加工生产产品,并贴附委托方的商标,委托方收取使用费,受托方收取加工费;商标使用许可,是可以在合同中进一步约定,被许可人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销售该商品。但是一般的消费者是不会严格去考察这个问题。”
展开全文近期,许多消费者网购时发现,搜索一些品牌时,专营商家非常多。比如搜“南极人”,除了官方旗舰店,还有“家纺旗舰店”“裤袜旗舰店”,甚至有专门销售南极人牌口罩的店铺。类似的品牌还有北极绒、皮尔卡丹等。
这些品牌生产和销售的商品类目如此之多,原因是很多厂家通过“中介授权”,获得了商标使用许可,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广义的“贴牌”。那么,这些贴牌生产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能否有效维权?
品牌店下单买到“贴牌”产品
中介公司:授权价格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近日,北方地区降温明显,消费者王女士想在网上为家人购买几套保暖内衣,搜索了包括南极人在内的几个品牌,发现销售同品牌内衣的商家有很多,仔细看生产厂家各有不同。有江苏南通某商家生产的,还有浙江温州的厂家。“产品的样式都不一样,但都是南极人牌。”王女士说。
通过进一步搜索,王女士才发现,这其实是“品牌授权”产品,不同的厂家一年花上几千块钱,就可以获得知名商标的使用权,并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使用这些品牌。
在网上,经营品牌授权的中介公司有不少。浙江杭州一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显示,其经营了50多个国内外品牌在不同销售平台的品牌授权。“网站上只是一部分,每个品牌方在不同网站的门槛不一样,但授权下来的店铺都有独立的销售授权。”
这些授权方称,除了可以将品牌授权给厂商使用,还可以协助开网络店铺。有授权方表示:“南极人、北极绒等这些品牌都可以做。把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正反面拍照发给我,我编辑一下合同,签完合同之后再付款,付完款之后授权书大概两三天就出来了。授权书出来之后,我来帮助你把店铺开好,等审核以后就可以正常上链接去做销量了。”
几家授权中介表示,南极人、北极绒、皮尔卡丹等品牌,转化率都很高,一位授权中介表示,“南极人早就不生产货了,专门做吊牌”。使用这些品牌,一年的价格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有的品牌是有品质要求的,但是像北极绒、南极人暂时没有要求,但是不能做太假的货。”授权中介表示,有一些品牌授权方会抽检,“不要虚假宣传”就可以,但样式、规格等都没有要求。
律师:“品牌授权”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
消费者要通过生产商家或销售方维权
除了国内常见的品牌,一些中介还经营“国际品牌”,美国、欧盟、日本品牌应有尽有,品类涵盖服饰、日化、灯具等种类。看中品牌下的单,结果却是“贴牌”产品,所谓的“品牌授权”在法律上是否有规定?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东沂指出:“这种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也是常见的一种商业模式。狭义上的贴牌是不同于商标使用许可,其性质属于民法典规定的承揽合同,受托方根据委托方的要求,为其加工生产产品,并贴附委托方的商标,委托方收取使用费,受托方收取加工费;商标使用许可,是可以在合同中进一步约定,被许可人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销售该商品。但是一般的消费者是不会严格去考察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