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势头,生产和投资增速高位运行,部分区域亮点频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壮大,为实现全年经济稳中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高技术产业发展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一些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加之全球疫情的演变仍在持续,对经济领域的影响不断深化,外部环境的新动向对产业发展形成新影响,这些都值得关注。对此,我们需在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深刻研判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达成“双碳”目标和更好发展、解决迫切需要和实现长远发展、风险管控和务求实效等多重目标之间寻求平衡,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和水平。
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体上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稳中向好,但是,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潜在困难、实际挑战以及不确定性逐渐增大,使产业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产业上下游的结构性波动。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半导体供货短缺等情况叠加,供给端出现的问题正沿着产业链传导。高技术产业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定价权较弱,加之价格条件恶化,企业利润受到侵蚀、经营压力较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况或将引起真实需求增长以及因囤货造成的“伪需求”并存,引发产业发展失序。
二是在“双碳”目标约束下,部分领域的高技术企业扩张难度加大。我国致力于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就高新技术产业而言,数据中心、液晶屏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电力资源消耗相对较高,在锚定“双碳”目标的情况下,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中,相关企业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或将发生较大变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相关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或面临一定压力。
三是新兴产业存在重复建设隐忧,发展需进一步规范。一些地区存在招商引资各自为政、缺乏对产业自身发展的可行性研究等情况,这造成不少地方产业同质化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集成电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成为多地的重点发展方向,过度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将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部分产业的市场信息不畅、行业协会不健全,以及投资者的盲目进入,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是关键要素支撑不足,制约产业发展后劲。在人才方面,总量不足、年龄老化、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导致的结构性用工难问题较为明显,特别是熟练的技术工种长期招工困难,缺口突出。一些地方在人才建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方面也都存在“断层”现象。在资金方面,高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可供抵押和担保的资产少、产品前期研发投入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在股权和债权融资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在技术支撑方面,正向研发、自主可控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和核心的技术及部件仍依赖进口,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关键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尚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五是国际竞争加剧,高技术产业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一些国家遏制我国科技发展,阻挠我国掌握前沿技术及产品,限制我国关键技术和设备进入市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空间不断收窄,创新成本、产业链升级难度也显著增加。
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研判发展过程中近期事项引发的短期扰动和长期趋势性变化带来的多重影响,研究好应对之策。
展开全文高技术产业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势头,生产和投资增速高位运行,部分区域亮点频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壮大,为实现全年经济稳中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高技术产业发展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一些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加之全球疫情的演变仍在持续,对经济领域的影响不断深化,外部环境的新动向对产业发展形成新影响,这些都值得关注。对此,我们需在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深刻研判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达成“双碳”目标和更好发展、解决迫切需要和实现长远发展、风险管控和务求实效等多重目标之间寻求平衡,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和水平。
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体上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稳中向好,但是,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潜在困难、实际挑战以及不确定性逐渐增大,使产业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产业上下游的结构性波动。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半导体供货短缺等情况叠加,供给端出现的问题正沿着产业链传导。高技术产业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定价权较弱,加之价格条件恶化,企业利润受到侵蚀、经营压力较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况或将引起真实需求增长以及因囤货造成的“伪需求”并存,引发产业发展失序。
二是在“双碳”目标约束下,部分领域的高技术企业扩张难度加大。我国致力于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就高新技术产业而言,数据中心、液晶屏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电力资源消耗相对较高,在锚定“双碳”目标的情况下,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中,相关企业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或将发生较大变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相关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或面临一定压力。
三是新兴产业存在重复建设隐忧,发展需进一步规范。一些地区存在招商引资各自为政、缺乏对产业自身发展的可行性研究等情况,这造成不少地方产业同质化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集成电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成为多地的重点发展方向,过度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将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部分产业的市场信息不畅、行业协会不健全,以及投资者的盲目进入,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是关键要素支撑不足,制约产业发展后劲。在人才方面,总量不足、年龄老化、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导致的结构性用工难问题较为明显,特别是熟练的技术工种长期招工困难,缺口突出。一些地方在人才建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方面也都存在“断层”现象。在资金方面,高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可供抵押和担保的资产少、产品前期研发投入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在股权和债权融资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在技术支撑方面,正向研发、自主可控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和核心的技术及部件仍依赖进口,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关键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尚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五是国际竞争加剧,高技术产业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一些国家遏制我国科技发展,阻挠我国掌握前沿技术及产品,限制我国关键技术和设备进入市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空间不断收窄,创新成本、产业链升级难度也显著增加。
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研判发展过程中近期事项引发的短期扰动和长期趋势性变化带来的多重影响,研究好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