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从2021年开始,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的价格不断上涨,国际能源市场形势较2020年疫情之初的“负油价”,已出现完全反转。
由于新冠德尔塔变种病毒疫情暴发后,燃料需求迅速恢复,飓风艾达重创美国原油生产等因素,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周二(9月28日)布伦特原油突破关键的80美元关口,触及三年高位,WTI原油也站上76美元,逼近年内高位。
与此同时,储量下降、需求增加,加上寒冬临近、运输力量不足等多重因素下,全球天然气价格也持续飙升。欧洲天然气交易基准荷兰TTF中心的近月天然气价格上涨至每兆瓦时76.165欧元(约合89美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与2020年5月的创纪录低点相比,欧洲天然气价格已上涨了1000%。
而国内,动力煤主力合约9月28日盘中已达到1330元/吨的历史极值,较年初585.8元/吨的价格涨幅已超127%。
连日来,我国因煤炭供应紧缺、电力需求暴涨带来的限电潮,只是全球能源危机的一个缩影。据报道,近日由于能源供应问题,英国呈现供应链危机,卡车司机短缺已影响到了国内燃油配送,并导致恐慌性抢购。
在成本激增环境下,有色、化工、黑色系商品近期价格涨声不断。资本市场也给予相关涨价概念个股高度关注和追捧。不过在考虑行业企业盈利水平是否能受益于涨价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传统能源全球性紧缺的背后,企业正面临一场资金流动性大考。
能源的紧张供应局面和价格暴涨形势,势必会对下游形成传导。
当前虽然消费端体现尚不明显,但全球范围内,工业制造业企业都已不同程度面临原料紧张、成本激增因素。有电解铝产业链企业人士曾与笔者交流称,虽然目前产品涨价会给生产带来一定盈利,但利润驱使下,行业“内卷”情况明显。
一方面,原料端需要现金给付采购,甚至提前付款等货。另一方面,下游成本传导不易,面临大企业低价锁定市场。高成本下,企业的流动资金存量得比以往多出1.5倍,否则资金链很容易就会被卡死。大型企业规模优势和资金优势都比较明显,中小企业生存环境非常艰难,即使有订单也不敢接。
立足民生,能源保供的政策已在国内多地开展。为解企困,相关部门也应关注中小企业资金难题,协助度过生产经营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