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会上提出:“西部金融中心不光要构建,而且应该要加快建设的步伐”。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命脉,其重要性无须赘述。事实上,随着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有关西部金融中心的讨论尤为热烈。
所谓金融中心城市,意味着可以提供资金融通。此前,上海、北京等城市,已经在全国初步构建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中心城市。而今天,为什么需要在西部构建金融中心?这个金融中心,又将承担什么样的使命?
▶为何要建?
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很高
事实上,十年之前,和很多人一样,连平对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曾“持保留意见”。在他看来,金融中心的建设不能一哄而起。
转变发生在国家发展战略格局的转变。连平提到,从现在发展态势和格局来看,无论是高质量发展、双循环、“一带一路”,都是西部地区在新发展格局下承担的战略机遇。他强调,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如果不迎合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要求,不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来匹配时代的需求的话,“甚至会对未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形成阻碍”。
在连平看来,金融资源适度的集聚以及辐射,有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和金融效率的提升。“这一点已经可以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带,以及在沿海地区所形成的一系列金融中心经验可以看出。”连平提到,改革开放40年以来,金融中心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他表示,现在中西部经济快速崛起,增长非常快。尤其是近几年,不仅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发展已经达到中后期阶段,通常对于金融方面的支持要求很高。
“再加上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对外开放,尤其在陆上,向西开放领域明显极速发展。”连平表示,事实上,设立西部的金融中心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
▶怎么建?
可提升金融创新、
金融体系的建设等
按照连平的观点,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开放,需要建设区域型,甚至至少是区域型的金融中心。“从金融总量来看,成渝地区在西部地区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也就是说整个西部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来看,成渝地区这个双城金融总量有助于金融中心更好地发展。”他表示。
从开放的角度来说,成渝两地同样在整个西部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他表示,目前当地金融机构的体系建设相当超前,不仅有约500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一系列新型的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的中后台机构设立,比如包括后台服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消费金融中心、国际业务运行,“这些中心在成渝地区不断落户,构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当然,在西部金融中心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许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金融创新、金融体系的建设,以及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等。连平认为,虽然全国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在此区域有所不足,“但从个性化、特色化,以及服务的水平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连平还提到一些配套机制的完善。比如在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方面,连平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不断增强金融资源集聚的能力,“包括要培育先进产业集群的金融服务,要针对这些先进的产业集群做好服务,推出系列相关特色、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如果我们在金融支持方面能够做得更好,将会发挥更大的政策支持作用。”他强调,关键是要在政策支持方面形成体系,包括财政、金融、税收、产业政策等。
▶如何共建?
要加快完善
金融市场体系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意味着,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也不再只是区域工作。
连平表示,要加快完善金融市场的体系,持续提升金融资源的辐射能力,包括优化区域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服务,要加快完善金融市场的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辐射能力,增强地方法人机构的服务能力。
“要壮大它的资本,通过外联、形成联盟这些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服务覆盖面,以及整个服务功能和水平。”他表示,成渝双城要深化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服务的能力,扩大投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在开放投资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要激发金融创新活力,持续探索或者争取全国重点领域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主动把这些试点任务揽过来,结合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需要,推出相应的改革步骤。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