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打造一批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在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争先进位;到2035年,服务业整体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9月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二场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对《山西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
我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50%,2020年吸纳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数达到一半,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各部门抓紧研究并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目标和远景目标。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总量规模持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打造一批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在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争先进位。开放水平持续提高,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创建形成50家左右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构建起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到2035年,服务业整体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
在此基础上,《规划》围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打造“8+8”发展体系,分层次构建产业发展梯队,设置8个专栏,提出75项具体任务。同时,提出六大工程和四方面保障措施,推动规划有效落地。
“下一步,将统筹各方资源,加快推进“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实施。希望每个人都支持山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翔在会上说。
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为9030亿元
“十三五”我省服务业取得了积极进展,增长贡献、内生动力、融合态势持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589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030亿元,交通运输、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占比由33.9%下降到28.7%,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购物、在线医疗、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兴起,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十四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翔介绍,《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要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一方面,聚焦产业转型,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为导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构筑生产性服务业新支柱。做大做强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和现代金融,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抢占新兴服务业新高地。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率先发展具有较强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信息服务、高端商务、节能环保服务和通航服务业;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新引擎。深化农业生产托管,培育服务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支撑。
另一方面,聚焦消费升级,以提升人民生活便利度为导向,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打造文旅新地标。推动更多独特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形成全省域、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打造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康养新品牌。持续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加快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康养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康养目的地;重塑六大生活性服务业新优势。积极推动商贸服务、家庭服务、体育服务、教育培训、托育服务和房地产业等六大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从三个方向探索融合发展的路径
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处长田建春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制造服务化、服务制造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规划》紧紧把握发展趋势,培育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主要从三个方向探索融合发展的路径。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支持制造业企业拓展高增值服务,发展创新设计、定制化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等新型制造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提升重点制造业领域服务化发展水平。
服务业与农业的渗透融合。发展农村服务业,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增强服务业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
服务业内部各领域的相互融合。促进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交叉、延伸、重组,创新服务供给,拓展增值空间。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促进设计、文化、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业态创新和功能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找准发展着力点,力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优化发展环境,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服务业发展要素保障。”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处长田建春在会上坚定地说。
山西晚报记者 贾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