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下半场,“混改重组”继续风起云涌。
8月30日,国资委召开了混改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的推进会,提出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选好战略投资者等关于“混改”的重点。
而在同日晚间,广汽集团发布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提示性公告》,拟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及业务、资产的重组整合,推进广汽埃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增资扩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
交易完成,广汽埃安将仍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未来,广汽埃安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上市。
这一官宣证实了此前对广汽埃安内部股权改革的猜测,同时意味着,此前关于埃安谋求于美国上市的猜测,极有可能是事实。
为IPO造势,埃安展露“筹码”
从广汽埃安开启混改的时间点来看,时机上很有讲究,前期铺垫也不少。
展开全文在2020年11月由“广汽新能源”正式更名为“广汽埃安”之后,埃安混改和单飞上市的传闻便不间断传出,吊足了旁观者的胃口。
直到今年8月末真正官宣“择机上市”,埃安甚至还营造出了前呼后应的氛围感。除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在宣布混改的同一天,广汽埃安发布了超倍速电池技术和A480超充桩。按照其发布的信息,埃安计划打造的高压平台最高工作电压可达880V,与之匹配的A480超充桩,充电功率达480kW,峰值功率可达1000V,电流600A。
一时间,“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技术,让埃安刷了屏。
同样在8月30日,广汽发布了2021年度半年报。今年1-6月,广汽集团营业收入343.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90%;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37亿元,同比增长87.07%;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广汽集团上半年销量也较为可观,1-6月累计产销量为100.14万辆、102.65万辆,同比增长25.61%、24.49%,产销双破百万辆。
这无形中透露出,埃安母公司盈利双增,一切向好。而埃安的上市,是有基础和背景的。
“筹码”扎堆倒出,确实在当日带来股价飞涨。在8月30日收盘时,广汽集团A股报收18.35元,上涨4.86%,创年内新高,总市值为1900亿元。
为何急迫登陆资本市场?
从正式宣布“单飞”到官宣混改和筹备上市,用间不到10个月。在官宣中,埃安也毫不掩饰对资本市场的野心。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广汽集团合并口径下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4.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56亿元。从上半年财报盈利规模和现金流来看,广汽目前并无明显的资金压力。那么,为何急于将埃安上市?
一方面,新能源市场加速转型,点燃了高端品牌加速融资抱团和上市的小风潮。今年8月,理想汽车与小鹏汽车先后登陆港股。此外,8月27日,吉利旗下的极氪宣布获5亿美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五家公司投后占极氪股比约5.6%。
按照业内的说法,迎来扎堆上市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的降温。这让广汽必须加速入场,抢占赛道。
另一方面,未来两年,靠产品盈利已经过于局限以及不稳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芯片和原材料的成本上涨、供应不稳定。广汽集团在财报中也指出,今年下半年广汽集团或将面临芯片供应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疫情反复等风险。
从经营层面上来说,快速得到资金的方式就是上市融资。埃安加速走向增资扩股以及上市,首先是基于广汽在埃安身上的投入,广汽急需埃安肩负起打造高端以及盈利的重任。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作为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埃安需要打破在B端“走量”的印象。在广汽埃安目前的4款车型中,AION S虽然是其销量主力担当,却因为网约车常见于广州的大街小巷。为了跳出B端市场主攻C端市场,今年6月23日,广汽埃安还上市了AION S Plus。
埃安想要真正打造高端,需要更多资金扭转在B端市场的印象,做C端市场的产品与营销。毕竟站在消费者选车心理的角度,很难选一辆网约车同款。这或许也是其进行混改和机制创新的重点之一。
混改是机会也是“下注”
广汽埃安混改案正式启动之后,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发布了一条朋友圈:“一场对广汽,甚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就此展开。”
在最新一批自主走高端的岚图、智己、阿维塔、极氪等新能源独立品牌中,埃安确实是官宣混改的第一个。
“广汽集团将对广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及业务、资产进行重组整合,部分研发业务将转入广汽埃安,助力广汽埃安打造更强大的研发能力,成为研产销一体化的科技公司。”从官宣可见,研产销一体化将是重点。同时, 广汽埃安将通过引入在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具备优势的战略投资者,提升广汽埃安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生产运营等方面的质量和效率。
走向混合机制,可以加入民营企业的优点,加强市场竞争以及工作效率。也可以引入更多资本,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和大量社会资源。还可以在产业链上获得同盟,有利于埃安后续冲击高端与C端市场。
但想要达到混改的最终效果,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简单。例如,在埃安之前经历了不同混改形式的江铃、江淮等,混改结果褒贬不一。
江淮虽然与大众进行了捆绑,但从成立江淮大众合资公司,到大众持股75%并更名为大众(安徽),江淮尽管还保持与大众方面的合作,但已经失去合资公司的主导权。
江铃方面,2019年,爱驰汽车为获得造车资质巨资入主成为江铃控股的最大股东。然而,混改之后的江铃控股销量下滑、业绩亏损。彼时同样艰难的爱驰作为大股东也未能实现爱驰与陆风“双品牌”发展的目标,之后只能退出江铃控股。
无论如何,埃安的混改一定程度上给自主新能源故事打了另一个样。虽然一些“前车之鉴”并不能代表埃安,也很难预知埃安混改的结果,但如国资委所说,企业混改,选好战略投资者很重要。如同下注,选好一个“抱团”的人能够共同进步很重要,股权层面的混合以及资金的到位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改”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