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极米科技的发展史,我们发现其极不寻常:成立仅仅九年,就成为国际智能投影行业的领导品牌。第三方数据显示,在中国投影市场,极米科技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把索尼、爱普生等国际巨头远远甩在身后。
2021年,极米智能投影全球销量突破100万台,其中在国内的销量超过第二至第四名总和,而海外销量则或已突破10万台。
2021年3月3日,极米科技在科创板上市,股价一度超过600元/股。截止今年6月10日收盘,极米科技股价308元,对应市值达215.6亿元。
作为从四川崛起的科技企业,极米也成为西部地区创新品牌的代表。在《人民日报》2019年的报道中,曾有人对极米作出这样的评价:“极米的创新是颠覆式的,这种创新从用户痛点出发,打造了一个全新形态的产品,改变了一个行业的竞争基础。”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
01
四川80后,造出300亿IPO
作为一家智能硬件公司,极米科技的主营业务是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围绕智能投影的配件产品及互联网增值服务。
要了解极米快速成长的奥秘,就必须首先了解其创始人钟波。
钟波1980年出生于四川自贡荣县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通过高考进入了成都电子科大,成为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网易创始人丁磊、腾讯CEO任宇昕等人的校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海信公司,在其青岛等离子研究所当工程师,从此在电视(视频设备)行业一干近二十年。
2004年,钟波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离开海信,独自一人来到深圳,加入刚成立两年、只有不到20人的晨星半导体。
在晨星任职期间,钟波先后负责 TCL、创维、长虹、康佳、厦华、明基等十几个品牌LCD产品的研发项目,并逐步成长为西南区技术总监。这让他在电视和视频处理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为今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来,晨星半导体被联发科收购,钟波用股权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0万。
然而,由于当时公司在境外上市,这笔钱无法很快汇入内地,钟波做出了人生中第二个重要决定:用这些钱在港股买入腾讯股票。当时,腾讯刚刚推出微信,模式还没得到验证。这一次冒险决策,给他带来了数十倍的回报。
那年钟波31岁,作为一名电视芯片工程师,拿着超百万年薪,拥有上亿账面资产,于是有了新的想法。
那是他在苹果手机的一段宣传视频里,看到的手机与投影“合体”的设想。钟波被深深吸引了,他隐隐感觉,电视机产业正在酝酿巨变。
在家庭中,电视机长期占据客厅的中心位置。数十年来,从带天线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高清电视、智能电视,显像管被淘汰,液晶面板一统江湖,背投、等离子电视成为主流。
此时,电视屏幕已扩到五六十英寸,再拓展已碰到天花板。
恰当其时,在商务领域,一种新兴的显示产品——智能微型投影开始出现,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小型大屏”,便携、可多功能复用(音乐、游戏、商务),又兼具年轻人所喜欢的高科技元素。
作为一名已在行业中从业接近十年的工程师,钟波设想了一个场景:如果投影变得轻薄、稳定、安静,能否代替电视?这样,屏幕可以是无限的——墙有多大,屏幕就有多大。他认为,更大的画面,更便携、更自由的智能投影,也许将给家庭视听领域带来一轮大洗牌。
于是钟波辞了职,拉着另外几位小伙伴,在成都高新西区的一栋毛坯别墅里踏上了新的征程——开发一种智能投影产品,并将其送入千家成户。
此时,钟波在极米给自己开的月薪是3500元。
2012年底,首款产品——极米Z1问世。此后的发展可谓快马加鞭:先后获得芒果、百度等战略投资,2018、2019年、2020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59亿元、21.16亿元、28.28亿元,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7.94%。2021年实现了科创板上市,市值一度超过300亿元。
02
死磕产品,10分钟1000万元
曾有人问钟波,极米科技为什么能在市场中快速破局?钟波回答:“是产品,以及我们对产品的重视。”
“极米创业时有两条路,一是享受成熟供应链的红利,进行整合翻版,做一个跟随者,这条路风险低、收益快;二是推翻既定规则,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做一个先行者,这条路风险大、困难多。”钟波说:“极米选择了后者。从实验室做起,集中资金、精力专注研发。”
早在2014年,极米就成立了光学实验室,随后一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6年,当市面还在普及720P分辨率的产品时,极米已经推出了支持3D的1080P全高清智能投影H1。2017年,极米再次领先一步,推出了120英寸4K双色激光电视T1。目前,极米已建立光学实验室、无线实验室、EMC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实验室,同时联合百度成立了AI无屏实验室,为产品持续创新提供支持。
研发与科研不同,科研人员通常是用专业语言与同行交流,而研发团队则要有将专业语言转化为市场语言的能力。
过去,投影技术应用一直局限于商用和影音发烧友。极米团队敏锐地洞察到,投影技术在家庭视听中可以大有作为。
但是,如果要想进入家庭,传统投影产品必须改变形态,革新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