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信托业的发展经历了信托业的兴起及信交风潮、抗战前中国的信托业、战时与战后的信托业三个大的发展时期。
(一)信托业的发展时期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纷纷卷入战争,从而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压榨。1920-1921年,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又爆发了经济危机,其国内矛盾十分尖锐,无力东顾。从金融业本身来说,原在外国银行控制下的中国金融业,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需要从中国进口大批军需物资,这样便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体系起到了破坏作用,打破了经济体系的平衡,使得中国社会经济不久就陷人了停滞状态,外国商品不能输入,国内商品输出量大减,经济不景气,特别是在上海,社会游资大增而苦于无出路。于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开始接受并效仿欧美的经验和方法,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信托机构。
据史料记载1917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了一家名为“保管部”的机构,主要业务是出租保管箱,1921年更名为信托部,经营范围有所扩大。1918年,浙江兴业银行正式开办具有信托性质的出租保管箱业务,但此时并未专设信托部。1919年12月,重庆聚兴城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了信托部,主要经营报关、运输、仓库和代客买卖证券业务。这是旧中国信托史上最早经营信托业务的3家金融机构,也是中国现代信托业创设的标志。由于信托也是一个新兴行业,所以当时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托机构,而只是由这3家银行内部设立的信托部经营信托业务。1921年8月21日,中国通商信托公司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信托公司。此后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另有10家信托公司在上海创立开业,刮起一股大设信托公司和交易所之风。风起云涌的交易所和信托公司风潮,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极不适应,中国还没有成立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成熟条件,因而引发了震惊全国的“信交风潮”。游资的持有者疯狂投资,最终使新成立的信托公司纷纷倒闭。
从1928年起,私营信托业开始复苏,由低潮走向全面发展阶段。1928年,上海又重新开设起信托公司,其中新增设9家公司,加上由天津设于上海的久安信托公司,连同原来的中央、通意两家公司共12家,总资本也超过“信交风潮”前的数额。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银行法》,其中第六章规定:“凡以信托方式收受运用或经理款项及财产者为信托公司”(第83条),该法第85条对信托公司的经营范围作出了详细的法律规定。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对中国信托业制定的法律规范文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范围内的信托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原来没有信托机构的西南、西北地区也相继设立信托公司。而上海这个信托中心又新增设30多家信托公司和新成立10余家银行信托部,并有“久安”、“中一”等少数信托公司更名为银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整顿抗战期间在上海设立的金融机构,对上海在敌占期间成立的信托公司进行停业清理,于是信托公司数量减少到战前规模。截至1947年10月,全国信托公司只有15家,资本总额为91500万元,其中上海为86000万元,占全国资本总额的93.99%。1948年,全国信托公司有14家,上海占13家,其中包括中央信托局、通易、中一(1936年1月,因中央信托局成立,原私营的中央信托局改为中一信托公司)、上海、通汇等12家信托公司,银行兼营信托业务的也有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