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正面临着生存和发展上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不管从监管上、政策上还是市场化选择角度来看,都应该秉持一种大金融强国、小金融富民的理念。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要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7月25日,在《中国经营报》举办的2023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瀚华金控(03903.HK)首席经济学家王大勇指出。
王大勇围绕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如何提升服务质效,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以及金融机构如何锚定服务实体经济主航道,构建多层次的服务生态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问题,结合瀚华金控的业务实践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
就“大金融强国、小金融富民”理念,王大勇进一步解释道,举例来说,要求国有大型银行坚持服务小微企业,这对其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与其整个体系、理念、文化以及风险管理成本等都不一致,倒不如更多鼓励那些对风险容忍度相对较高,对收益要求也较高的中小金融机构更多甚至完全门当户对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建议从监管政策上要有一些开放。
王大勇结合瀚华金控的业务实践,认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质效,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在政策及法律上做进一步的优化。目前,地方“7+4”类金融机构归地方金融局监管(“7”指的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4”则指的是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公司、社会众筹机构),这些类金融机构的金融属性法律地位目前还没有彻底明确,政策在连续性、一致性、协调性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如果涉足了担保等一些冲突性业务,就不能被注册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上市公司如果涉足了这些“类金融”业务,会对其发展产生一些限制。
“我们欣喜地看到,2021年年底央行正式发布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地方各类金融业态纳入统一监管框架。近期,国务院法制办已经确定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纳入今年的立法计划,这一法律的出台有望为这些类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带来更好的便利和更明确的政策依据。”王大勇表示。
二是要更加关注数字化发展。瀚华金控旗下的担保机构目前已经与全国近300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出了数字化保函业务,大大提高了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瀚华金控旗下的富民银行推出了在线电子银行汇票贴现“极速贴”业务,即使十几元钱的票据,也可以实现秒贴,这些数字化手段也是瀚华金控未来切实服务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是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放开一些创新性金融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比如,探索投资、担保、贷款联动等创新性金融服务手段。7月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助力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瀚华金控也在探索投资、担保、贷款联动业务。再比如,信贷政策监管建议适时推出拟上市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贷”产品,为企业发展增添金融服务活力。
呼吁出台多措并举的支持政策
王大勇就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营经济31条”),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近期市场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政治局文件呼应了刚刚颁布的民营经济31条,对于民营经济提振信心,给了更高规格、更高层次的一个加持。再一次坚持和确立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希望后续金融政策和政策性金融在贯彻落实民营经济31条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过程中,会有更多坚实有效的举措推出。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王大勇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永恒的话题,过去难、现在难,将来也难,特别是外部融资。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是一定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希望能够看到多措并举的政策性金融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措施;二是要用看得见的手去引领看不见的手的发展。国有资本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投资的过程中,让一些“专精特新”小企业作为它们坚实的供应商,金融机构看到了中小企业具备的这种完整的、坚实的产业链,也会增强其对小企业的融资、投资、发展的信心。
“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应该会迎来活跃、恢复和发展期,会有一大波来自各层级的、相应的支持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和举措被推出,在双重引领下,民营经济会有一波发展。”王大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