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地产业务1-2月份合约销售额535亿元
3月12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发布2023年1-2月经营情况简报。公告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建筑新签合同总额6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
其中,在地产业务情况方面,中国建筑1-2月份合约销售额为5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1%;合约销售面积272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8.4%。
此外,从土地储备来看,1-2月份,中国建筑新购置土地储备37万平方米;截至2月末,中国建筑持有的土地储备为8827万平方米。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建筑组建于1982年,其业务布局涵盖地产开发、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绿色建造等板块。中国建筑旗下的主要地产平台为中海地产,其于1992年在港交所上市;中海地产旗下还有独立上市平台——中海宏洋,主要布局于有潜力的非一线城市。
近3年32家次沪市央企披露重组方案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主力军,近年来央企产业化专业化整合动作频频,围绕能源、军工、粮食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资源向主业企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链长企业集中。同时,央企集团间的战略重组带动了一大批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的精细化整合,经营质效大幅提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上交所获悉,在央企改革的东风下,近3年有32家次的沪市央企披露重组方案,交易金额超过2700亿元。其中,既有同类业务横向联合,也有产业链纵向贯通,更有专业化整合,整体方式新、力度大、范围广。
横向合并发挥规模效应
近年来,央企开展同类公司之间的强强联合,做到资本合、资源合、组织合、战略合,切实发挥协同效益,释放重组红利,实现“1+12”的重组目标。重组以后,央企规模质量效益齐头并进,国民经济发展“顶梁柱”“顶得住”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是聚焦做强做优做大。例如,两大航运巨头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在实施重组前,因部分业务板块连年巨亏被质疑“大而不强”。 2016年,两方重组成立中远海运。合并后,中远海运集装箱运力跃居世界第三,实现综合船队、散货运输、油气运输、杂货特种运输、码头运营及船员管理六个世界第一。
二是聚焦行业健康发展。以钢铁行业为例,该行业在2015年经历了大幅下行,产能利用率达到历史最低点67%。为提升产业集中度,强化企业竞争力,行业内整合势在必行。2017年2月,宝钢股份吸收合并武钢股份,重组后发挥出“聚变”效应,不仅四年内实现协同效益118.7亿元,更对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示范效应,推动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
三是聚焦瘦身健体。2009年以来,全球造船需求大幅减少,新船成交持续低迷,世界船舶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船舶企业面临接单难、交付难、盈利难的状况。在此背景下,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组建中国船舶集团。通过重组整合、吸收合并、压减等改革举措,集团资产负债率由2019年底的60.71%降低到2022年底的57.99%,二级单位数量由147家降至103家,产业体系进一步精干,资产质量大幅提高。
纵向联合实现产业协同
近年来,央企落地了很多大规模、大范围、立体化的产业链重组,基于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背景,以一体化为目标推进产业链条整合,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组合起来,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夯实产业链“链长”的主体力量。
一方面,聚焦产业协同创新,加强产业链条整合。举例来看,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集团都是行业巨头,前者承担了全产业链的科研开发、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是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后者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两方属于产业链不同环节。2018年,立足中央对核工业的定位要求,两核实施重组,将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重组以来,中核集团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工业发展的战略核心位置,科技研发投入增长达到三倍以上,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
另一方面,聚焦业务互补,解决煤电矛盾。中国国电、神华集团在煤电业务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2018年,两方合并重组成立国家能源集团,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理顺煤电关系、实现煤电一体化发展。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在2021年实现自产煤5.7亿吨,较2017年增加0.6亿吨;发电量1.1万亿千瓦时,较2017年增加2120亿千瓦时。
专业化整合专注实业主业
央企通过专业化整合,有效解决央企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实现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产业结构更加清晰,形成一批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突出的“专精特新”子企业。
央地合作是重要方式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省和招商局集团共同推进辽宁港口重组工作,开创了企地合作、市场化手段整合港口资源的先河。2019年,辽港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以股权划转、增资扩股、司法重整、业务协同等方式整合辽宁六大港口。同时,为充分释放大连、营口两港资源的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沪市公司大连港换股吸收合并营口港,并更名为辽港股份,合并后作业量占辽宁沿海货运吞吐总量的70%,拥有集装箱航线175条,通达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基本覆盖全球主要航区。
借用退市公司平台整合优质资源近年来也愈发被重视。2018年,国机集团以主动退市的二重重装为平台,整合中国重机、中国重型院等集团内重型装备板块优质资源,组建国机重装,解决国有资本布局分散化,难以形成集中优势的问题,并推动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20年,国机重装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实现重新上市,在央企深化改革、调整布局结构以及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市场化改革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公司运行质量持续向好,期间还实施了股份回购。
招商策略:3月A股将会先抑后扬证券时报e公司讯,招商策略团队3月12日表示,2月社融总量和结构均超预期改善,新增社融和中长期社融增速继去年4月以来再度转正,确认A股逐渐进入盈利上行周期,同时也确认A股仍处在上行周期的通道中。尽管短期由于各种外部因素造成调整,但3月A股将会先抑后扬,随着后续风险的释放,A股将会回到上行周期。在经济温和复苏和换届年的背景下, 把握新产业趋势和政策主题带来的估值弹性是今年主旋律之一。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