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天运通冲击“数字货运第一股” 三成收入来自政府补贴 “含补量”过高引发市场集中疑虑
港股新股市场正陷入“青黄不接”,自农历新年后再无新股上市。而刚刚结束招股的维天运通,或将成为2023年港股市场的第12只上市新股,也是兔年首只新股,海通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拥有着“数字货运第一股”称号的维天运通,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路歌,这个含有“一路高歌”寓意的名字,与维天运通的主业十分贴合,但维天运通能否在港股市场上一路高歌呢?
据媒体消息,其或计划以招股价底部水平定价。但维天运通的公开招股认购较为火热,据富途综合10家券商融资打新数据,已获得2.23亿融资申购,是公开招股募资额的近15倍。当中,辉立证券借出融资额最多,达9000万港元,富途借出7600万港元,盈立证券借出2186万港元。
虽然散户融资打新热情度高,但维天运通营收近三成为政府补贴,政府补贴远大于其毛利与净利;且两家基石均为合肥市政府下属国企。市场也在关注若刨除政府补贴力度,维天运通还能否在港股“一路高歌”?又将会面临何种命运?
冲击“数字货运第一股”
作为数字货运平台,成立于2002年的维天运通,核心业务包括数字货运服务、卡友地带和卡加。当中,卡友地带为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货车司机社区,卡加则为货车销售及后市场综合解决方案组合。截至2021年末,维天运通已为超9600家托运方及230万货车司机提供服务,维天运通平台上总计完成超2870万份托运订单。
根据招股书,按线上GTV计,维天运通运营着中国最大的数字货运平台之一,旗下平台为物流企业及货主企业等托运方以及货车司机提供了城际及城市内道路货运方面的数字货运服务及解决方案。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至2022年前9个月,维天运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61亿元、46.65亿元、62.97亿元和47.11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约为-329.8万元、2607万元、5074.4万元和369.9万元;同期毛利分别为2.12亿、3.01亿、4.00亿和2.59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前三季度,维天运通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3.48%,对此,维天运通解释称,主要原因包括新冠疫情影响、管理费用的提升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等,而维天运通预计公司2022年全年也将会出现亏损。
政府补助是毛利四倍以上
市场的关注点不约而同地落在维天运通“含补量”过高上。维天运通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政府补助,合肥政府对维天运通的补贴金额已达到其毛利的4倍以上。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前9个月,维天运通的数字货运业务相关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9.16亿元、11.93亿元、17.72亿元和12.86亿元,而同期其毛利仅为2.1亿元、3.01亿元、4亿元和2.59亿元;净利仅为-329.8万元、2607万元、5074.4万元和369.9万元。
除去补助,货运服务与货运平台服务两者支撑着维天运通的营收,2022年前9个月为分别为维天运通提供了94.8%及4.9%的收入。
本次IPO,维天运通计划将募集资金的约45%用于进一步升级并加强数字货运业务,约15%用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卡友地带及卡加车服,约20%将用于增强公司的研发力度及加强技术能力,约10%用于招募额外销售、营销及运营人员,剩余募资则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基石为合肥市政府下属国企
合肥高新建投集团与兴泰控股已与维天运通订立基石投资协议,合共认购约6816万港元等值股份,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以中间价计基石认购占比约为49.29%。
而这两家基石投资者均为合肥政府下属国企。
合肥高新建投集团创建于1991年,注册资本57.5亿元。下辖高新股份、高新担保、高新公交、高新城创、高创股份在内的62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已投资过安徽省智能语音人工智能二期、科大硅谷服务平台等项目。
兴泰控股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70亿元,是合肥市国资委授权经营合肥市国有金融资产。2007年,作为安徽省仅有的两家金融控股公司之一,兴泰控股被央行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监测范围。
除以上两家基石投资者外,维天运通的早期投资者还包括蚂蚁集团、国投创益、中信证券、北汽产投、毅达资本等知名机构。
2015年2月、2015年10月、2018年6月和2020年11月,维天运通分别进行了A轮、A+轮、B轮、C轮投资等,禁售期为12个月。
蚂蚁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透过维天运通B轮融资持有13.6%股份,不仅成为其最大的外部股东,还在金融支付服务领域、区块链技术等方面与维天运通进行深度合作。
离开政府资助,维天运通还能一路高歌吗?或许可以从同样是阿里入股的运货平台巨头快狗打车身上找到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能性。
2022年6月于港股上市的快狗打车,最新股价较发行价已下降超八成,市值仅余不到20亿港元。3月3日,快狗打车发布公告,称去年亏损或扩大到13.2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8.73亿元增加近一半。公告中表示,亏损增加主要由于2021年快狗采纳股份激励计划,授出购股权归属增加约人民币6.24亿元,及2022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开支约为人民币1190万元。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助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记者会。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在会上表示,过去五年,九三学社充分发挥自身界别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履职,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在助力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据武维华介绍,进入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武维华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九三学社作为科技特色鲜明的民主党派,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助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激发所联系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攻克核心技术的干劲和韧性,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努力。其次,要紧紧围绕落实中共二十大的战略部署,积极履职尽责,议政建言,聚焦健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第三,要把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引导动员大家共同为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支持和鼓励广大九三学社成员和所联系的科技工作者,将科技创新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需求结合起来,瞄准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执着追求、攻坚克难,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功立业。
“35岁危机”如何打破?全国政协委员最新发声中年人的“35岁危机”是近年来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两会”期间也有不少聚焦于该话题的声音。
如何打破“35+”的职场天花板?
据红星新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已连续数年关注35岁职场门槛。
今年,他的提案同样聚焦在如何打破35岁职场天花板问题上。吕国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35岁+”遇到职场门槛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造成就业市场恶性内卷,劳动者只能趁年轻赚快钱,没有时间精力提高职业技能,导致人力浪费与人才断层。
因此,要强化法律制度保障,明确就业年龄歧视判定标准,增加监管处罚可操作性,对各年龄段劳动者给予平等就业保护,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对用人单位有形或无形的年龄限制的做法,加强劳动行政监察和群众监督,加大惩处力度。加强普法工作,引导劳动者运用法律保障平等就业权。
此外,吕国泉还建议,机关单位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推动形成尊重中高龄就业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积极的心理预期。
吕国泉也关注到了“35岁+”群体的职业培训问题。他说,政府、用人单位等应完善职工培训机制,扩大中高龄劳动者教育资源供给,提供更多岗位技能、再就业培训等精准服务,提高其就业率和竞争力。特别是针对受教育水平偏低、技能单一的中高龄就业困难人员,推出更多帮扶措施,组织专家给予职业指导、培训项目推介和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
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
据中国青年报2月27日报道,日前,针对近年来职场“35岁门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建议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考虑不同种类工作的特性和年龄匹配度,对一些需要丰富经验和阅历的岗位,应当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
他认为,近年来,35岁之前是“人力资源”,35岁之后是“人力成本”的观念十分盛行。“35岁职场荣枯线”已经成为让职场人士望而生畏的一道坎。
“虽然近些年已有约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国家探索更优的方案。”姜耀东说。
他建议,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和再就业培训制度。不少国家劳动力市场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年龄歧视的问题,这制约了人力资源充分最大化利用,通过法律法规约束这类不当行为,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劳动力供给。
“在企事业单位层面,应当适当开放招聘时的年龄限制。”姜耀东说,35岁左右的劳动力是职场上的“生力军”,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考虑不同种类工作的特性和年龄匹配度,对于一些需要丰富经验和阅历的岗位,应当向35岁及以上的群体倾斜。
此外,在个人层面,他认为也应该培养和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过程,随着基础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全社会的人都在面临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挑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着不同的优势,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持续提升个人价值。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