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官微刊文“查处医疗行业利益输送须‘道高一丈’” 合规企业将更“吃香”
今日上午,中纪委官微刊发《中国纪检监察报》文章,剑指医疗行业利益输送问题,还提到2022年11月发布的5起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中,有2起就是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
就此,行业专家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医药卫生领域的反腐高压气氛,业内很有感触,凸显整治贪腐工作成果显著。2023年,行业反腐败方向将会是加大源头治理,重点打击迭代贪腐手段,而“不沾腥味”的企业将能够在行业竞争中占据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制度革新釜底抽薪近年来反腐败成果显著
6日晨,中纪委官微发布《防范意识强、行为隐蔽......查处医疗行业利益输送须“道高一丈”》(下称“文章”,《中国纪检监察报》原标题为《高压震慑下医药行业风腐问题不断变异升级严查医疗领域隐蔽利益输送》),强调持续纠治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该文章指出,随着对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医药企业采取更为隐蔽、复杂的手段,为其贿赂行为披上“合法外衣”。如,有的企业以赞助科研经费、学术会议费等名义,进行不法利益输送;有的在医药购销环节给付医院工作人员回扣;有的通过生产环节虚抬药品价格、流通环节虚假交易等方式套取资金进行贿赂。
不久前,2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还发布《三堂会审|犯罪孳息还是受贿所得》一文,曝光了曾任四川省资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资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的刘某某的腐败案例。
回顾2022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批医药卫生领域的违规或反腐案例公布。
为什么医药卫生领域总是被点名呢?资深医药行业专家、河北泽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正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医疗行业是个比较敏感的民生行业,本次疫情中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换句话说,不是医疗行业的腐败问题屡禁不止,实际上,各个行业都存在腐败与不正之风,只是医疗距离老百姓更近,大家感触更深而已。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2022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通报医疗反腐、药品回扣等问题,医药代表、药企等相关违法违规人员被“拎出来”的同时,一些医院的“一把手”也相继落马。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就曾报道,根据国家及各地纪检监察部门公示的信息不完全统计,2022年各地累计已有55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
对于近年来医药卫生领域的腐败整治行动,齐正伟表示肯定,近年来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的改革力度显著加强,特别是实施“集采”以来,行业的商业贿赂与不法利益输送得到明显的遏制,“集采”从最初的“原研替代”到如今涵盖仿制药、中成药、生物药等更广的范围,使更多药品价格回归其临床价值,也从根本上斩断了旧有的不正当利益输送。
“医药卫生领域的腐败现象总体上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持续高压打击并治理,同时也有赖于药品集采挤压了水分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资深医改专家徐毓才也表示同意。
迭代贪腐手段或成今年监管焦点合规企业会更“吃香”
文章还指出,随着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定制式”招投标、“规避式”委托采购、“供股式”入股分红、“福利式”研讨培训……医疗领域风腐问题不断隐形变异、迭代升级。医疗领域专业性较强,相关违纪违法行为具有一定隐蔽性,问题不易被察觉。但贪腐手段再隐蔽,总会留下痕迹。实施“小切口”突破、“靶向式”查处,相关问题还是有迹可循。
徐毓才对财联社记者分析医药卫生领域贪腐现象不能完全被消灭,手段还更新迭代的原因,他指出:一是一些人还有侥幸心理;二是一些药企还缺乏新的营销手段;三是从治理机制上不够完善,特别是对一些模糊的做法如何界定不够清楚明晰,如企业支持培训等。“(被污染的)土壤和环境不完全治理,贪腐自然会滋生。”
徐毓才建议:“作为监管机构首先要做一个深入调研,切实把其中的门道搞清楚,给出明确具体而且符合实际情况的清晰界限,只有界限清晰了,监管才能到位,实施者才能不打擦边球。其次要加强培训,让监管对象都清楚,自觉执行不越界。”
齐正伟则对财联社表示,各种贪腐手段只要被监管机构发现自然就会有整治的办法。“我们相信,随着问题的发现,治理办法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科学,让不正之风实施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医药卫生领域的发展也会越来越风清气正。”
具体措施方面,“预计更多地会加大源头治理,比如从企业的营销行为入手,包括票据、医药代表的规范化、药款医保直接支付等方面,同时,加大举报奖励等。对于回扣的一些模糊地带也会下功夫出台新办法。”徐毓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医药卫生领域腐败一直是多部门关注的重点,除中纪委外,国家医保局还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将医药回扣、医药贿赂等行为纳入到了信用评价范围。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去年共有4家医药企业被评为“特别严重”失信,总涉案金额已超千万,药品回扣成为最典型的失信问题。而被评为失信企业后,相关企业日常的招标采购工作都将受到进一步的影响。
齐正伟认为,随着行业的复苏与企业的调整与发展,行业反腐还会持续推进,特别是在医疗端的服务购买行为、医药端的产品销售行为、医保端的DRG/DIP实施与支付行为中,政府相关部门对不正之风的监督与查出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与之相对应的是,药企规范化经营也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因为不沾染‘腥味’、不爆雷的企业才更能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
寺库将 ChatGPT与AIGC技术用于奢侈品业务,却仍有69条被执行人信息,被用户投诉一直没客服来源:蓝鲸TMT
作者:刘敏娟
蓝鲸TMT频道2月6日讯,近日,ChatGPT概念持续火热,进而引爆AIGC(AI创作内容)概念股大受关注。在这股热潮下,部分公司开始释放相关信息,除了科技股,“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也加入这一阵营。
寺库今日宣布,该公司尝试将智能内容生成(AIGC)技术应用于奢侈品相关业务,未来将对AIGC和ChatGPT相关技术进行深度研究与拓展,通过ChatGPT技术实现类似真人的交互式对话,丰富商品卖点说明等内容并提升转化率。
寺库还表示,未来,AIGC牵引数字内容领域的全新变革,将成为奢侈品电商的内容生产基础设施。
据悉,ChatGPT是OpenAI于2022年底推出的聊天机器人,其在问世两个月后用户数量便破亿,相关概念股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进入2023年后,ChatGPT持续火热并引爆AIGC概念,二级市场相关概念股频频大涨。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当前ChatGPT还处于概念炒作阶段,而寺库此番宣布应用AIGC和ChatGPT相关技术,是大有可为还是商业炒作或许还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从寺库当前的情况看,这种疑虑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其业绩与股价双双承压,游走于退市边缘;另一方面,该平台屡次被曝不发货、不退款等问题。一位寺库平台用户对记者透露,其于2022年7月在该平台下的订单,至今仍未发货,用户尝试与平台在线及人工客服联系,却发现,平台没有任何有效客服回应。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存在69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262万元。同时,与该公司相关联的法律诉讼案件有404起,案件总金额超1672万元。
股价大涨17%、知名游资抢筹……润和软件:获得某银行的在手订单量1000台2月6日,润和软件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目前HiHopeOS金融发行版软件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尚无法预测。截至目前,公司获得某银行的在手订单量为1000台,占收入比重较小,尚未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盘面上,截至今日收盘,润和软件放量大涨超17%,该股报27.28元,成交额48.38亿元。
盘后数据显示,深股通买入润和软件2.38亿元并卖出8352万元,中信证券西安朱雀大街买入1.15亿元,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买入8435万元,一机构卖出3390万元。
润和软件公告称,HiHopeOS金融发行版软件的销售主要通过赋能机具厂商由银行进行招标采购。公司销售节奏受银行信创需求的影响,该软件形成规模化销售需要一定时间。
公告提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中国联网POS机具保有量3,959.20万台。金融机具系统的国产化以及自主可控性也是行业监管的要求,每年有一定的替换率。尽管公司在金融数字化服务终端操作系统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但后续仍存在采用非本公司产品的可能性。
2月5日,润和软件公告,近日,公司自主研发的HiHopeOS金融发行版软件顺利通过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的信创适配验证测试,成为业内首款符合金融信创要求的金融数字化服务终端操作系统。
对公司的影响方面,公告称,HiHopeOS金融发行版软件成为目前国内首款既获得银联认证又通过金融信创验证的行业“双认证”的金融数字化服务终端操作系统。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