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前瞻:全球经济复苏多艰,中国将带来新发展机遇
中新网北京1月2日电 题:2023年度前瞻:全球经济复苏多艰,中国将带来新发展机遇
记者 孟湘君
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通胀高企、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紊乱……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挑战重重。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中国新一年将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为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向好贡献智慧与力量?在西方部分政客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破局突围,蓬勃生长?
近日,参与中新网线上访谈时,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唐恩,就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预期以及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当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深入解读。
资料图:北京市民经过位于中国北京市的中国人民银行。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四大挑战:全球经济难走出低迷】
苏浩认为,新的一年,全球经济走势面临四大挑战。
首先是新冠疫情的影响。
苏浩注意到,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还是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机构,对2023年全球经济走向评估,相对来说都较为负面。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仍然巨大,疫情下各机构普遍认为,全球经济接下来或将陷入长期持续的低增长。
第二是乌克兰危机的冲击。
苏浩指出,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引发了全球能源危机、导致粮食供应短缺。2023年乌克兰是否能实现和平,还不太确定。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将继续存在,给全球经济结构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第三是美国对自身经济的动作。
苏浩表示,目前美国通胀严重,加息也好,通缩也好,利用乌克兰危机也好,美国为了自保,必须强化美元地位,对发展中经济体甚至其一些重要经济伙伴进行金融上的收割,让自身获益。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造成消极影响。
第四是其他经济体的表现。
苏浩提醒,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表现也需要观察,比如欧盟经济状况不稳定,通胀严重,一些重要的基础商品如能源、电力供应受阻,严重影响了欧洲经济复苏;东亚发达经济体日本、韩国受美元加息冲击,经济发展也有很大不确定性。
【一种影响:美国为自身扭曲世界经济】
具体谈及美国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苏浩分析称,美国现在正强推所谓“断链”,以及产业上的非正常转移,如要求台积电、韩国企业将芯片生产转向美国。这样做短期内可能会为美国带来一定程度的产业复苏,但长远来看,将导致产品成本大大提升,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消极影响。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图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出席记者会。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他认为,美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不顾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协调发展,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扭曲状态。
马奥尼则指出,美国近来关于重振本国制造业的设想,并未成为现实。接下来几年,美国制造业可能会有一些增长,但这整体上与其对本土产品的需求无法匹配。
而随着美国民主党失去众院控制权,其推动国内立法的能力将受阻。马奥尼表示,美国总统一旦在国内面临阻力,往往会转向权力相对不受限的外交领域,以为寻求连任展示实力。
他分析称,虽然拜登政府在外交上正推动与中国“脱钩”,且未来两年将会看到这种情况加剧,但中国经济已在全球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根本无法把中国排挤出去。除了某些技术领域,美国自身也不能跟中国实现真正“脱钩”,因为“美国太依赖于中国了”。
梳理历史经纬,马奥尼还指出,自两德统一以来,美国、英国长期担心德国再度崛起。美国在脱欧问题上支持英国,以及让德国脱离俄罗斯能源以实现美国自身的战略目标,真正打击了德国工业。
他表示,德国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不得不怀疑美国这次是否借乌克兰危机,以打击德国为目标。他还认为,欧洲正“逐渐意识到”这一说法,因此欧洲试图维护与中国关系的紧迫性增加了。
【开放布局:中国是世界经济复苏中流砥柱】
苏浩表示,多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30%左右,也将继续担任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尽管美国试图以“脱钩断链”削弱中国经济,但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复苏和制造业的中流砥柱,会继续发挥稳定作用。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也不可替代。
2022年11月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外媒记者在新闻中心内通过大屏幕观看开幕式。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其一,中国继续维持和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美国无法和中国“脱钩”,其需要中国产品支撑以降低通胀。
其二,中国正进行经济发展新布局。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拓展,中国与发展中区域、阿拉伯世界建立进一步的经济合作关系等,都拓展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当中的空间。
其三,作为全产业链的开放型经济体,中国制度性地实施开源、开放式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从长远来看,是利好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动力源。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等博览会外交,一系列高科技产业对外开放论坛等,都是“中国向世界开放,让世界走入中国”的实践。
其四,中国重视构建统一大市场以扩大内需,扩大自身作为世界市场一个重要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以此更好地融入世界。
只要自身经济稳定,中国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苏浩概括道。
唐恩对此分析称,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扮演积极角色,正集中精力打造更多贸易区,特别是在东盟国家。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伙伴,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双方合作不仅有成效,还是可持续的。
对非洲地区来说,中国正帮助非洲国家获得生活必需品,并帮助解决非洲的债务问题;对南美地区来说,中国与南美国家合作,实现资源来源的多样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V”型复苏?新一年中国经济怎么走?】
关于接下来的中国经济走势,苏浩关注到,部分世界经济机构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比较乐观。他对此认为,一方面,新冠疫情给中国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冲击非常明显,中国经济下一年可能是低速增长状态,会有一定程度复苏,但复苏的强劲程度还需观察。
2022年12月下旬,长江三峡西陵峡段,江面船只往来穿梭,滚装码头全天候作业。图为繁忙的秭归滚装码头。郑家裕 摄
另一方面,各国刺激经济复苏,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制造业支撑,而中国作为强有力的经济体、最主要的制造业大国,可以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重大、积极作用。
唐恩则观察到,世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而这对中国有利。
他分析称,新冠疫情期间,一些发达经济体经济开始亏损,如欧洲正迫于压力为食品、能源等大宗商品付出高额成本。欧洲各国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口,现在,如这些国家无法将生产成本降低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水平,那么未来几年,它们的工业产品将无法在欧洲内部生产。
“真正的变化正在发生”,唐恩举例称,为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力,以合理价格生产,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正关闭在德工厂,将生产转移到中国。
而中国清楚地知道,要想具备全球竞争力,必须成为最高效的生产者。中国正开拓自己的利基市场,并继续努力提高效率,通过(产业)集群发展等方式高效生产。唐恩关注到,这在中国政府的五年规划和经济政策当中,都有所体现。
此外,他表示,中国采取“双循环”经济战略的本质,是用消费推动经济并吸引投资,这一战略会起作用,但必须要看发展得有多快。唐恩认为,“后疫情时代”初期,中国或将出现“V”型经济复苏。(完)
杨康后,很快又会二次中招?这两天,很多人都担心在美国晋升为主流毒株的奥密克戎最新变种XBB1.5,怕最近这波BA.5杨康后,马上会二次感染,然后拼命拉稀……
科普之路还很漫长,很多人还是不明白科学的底层逻辑和未来与病毒共存的常态化防疫,到底是什么概念。
新冠全称是新型冠状病毒,人类和冠状病毒算“老相识”了,相爱相杀那么多年,最后结果永远是彼此适应——
人类适应新出现的不断变异的冠状病毒,新出现的冠状病毒也逐渐适应人类不断增强的抗体和防疫及治疗能力。
最后,适者(包括人类和病毒)生存。
2023年,肯定会有一些人,因无法“适应”奥密克戎,不幸离开人世间。
因官方统计口径变化,又屏蔽大量民间负能量声音,我们已很难实时了解,到底有多少国人被奥密克戎夺去生命。
但最后的人口统计年鉴,会还原真相——这个没法用统计学方法掩盖真相。
2013年以来,每年中国死亡总人数依次为:972W、977W、975W、977W、986W、993W、998W、997.6W、1014W。
基本在1000万上下,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整体在缓慢增加。
2022年,估计也是在1000万出头。
2023年,只要中国继续不打仗也无内乱,死亡人数超过1030万的,大概率就是被新冠夺走的生命数量了。
总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面对天灾,我们只能守望相助,彼此祈福。
只要不再有人祸,就好~
2023年,祝大家平安喜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力哥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苹果公司正式关停天气应用“Dark Sky”据美国科技博客MacRumors报道,当地时间1月1日,苹果正式关闭天气应用“Dark Sky”,对现有用户停止运营。该款应用已于2022年9月在App Store下架。苹果还将于3月31日关闭Dark Sky面向第三方天气应用程序的API,并推出自有WeatherKit API作为替代。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