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券商还是“渣男”吗?三家业绩喜报藏玄机,中原证券四季度或亏损
武佩璇
2022-01-11 19:26:00
来源: 时代财经
截至1月11日,中信证券、浙商证券、中原证券分别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乍一看形势喜人,实则暗藏玄机。2022开年不久,“牛市骑手”们迎来一波喜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1月11日,中信证券(600030.SH)、浙商证券(601878.SH)、中原证券(601375.SH)分别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乍一看形势喜人,实则暗藏玄机。
其中,如果按预增公告的数据,中原证券第四季度有可能出现亏损。
1月11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原证券,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预增数据并未经过审计,无法回答财务数据方面的问题。
“我们第四季度经营正常,与前三季度没有区别。”上述工作人员称。
根据盘面来看,中原证券自公布“喜报”后,股价连续两日上涨。截至1月11日收盘,中原证券上涨4.06%,报收5.13元/股;中信证券微涨0.5%,报收25.96元/股;浙商证券上涨1.64%,报收13.02元/股。
四季度或现亏损?
截至1月11日,中信证券、中原证券、浙商证券分别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
其中中原证券的成长速度较为惊人,其在1月9日的预增公告中表示,预计2021年度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0.20%-436.90%。
中原证券在2021年表现凶猛,其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2.16%和472.61%,在所有上市券商中排名第一,可以预计其2021年的成绩相比2020年一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此次预增报告中却透露出另一则信息。
展开全文中原证券的预增公告中表示,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度相比,将增加3.76亿-4.56亿元。
图片来源:Wind
中原证券2020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4亿,按此计算,其在2021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8亿-5.6亿元。
但实际上,中原证券在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已经达到了4.97亿,如果按预增公告的数据,中原证券第四季度有可能出现了亏损。
即使按最好的预测结果来看,其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仅有0.63亿,与其前三季度也相差甚远。
根据公告,中原证券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21亿、1.08亿和2.68亿。
1月11日,时代财经致电中原证券,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的预增数据并未经过审计,暂时无法回答财务数据方面的问题,请关注我们在3月-4月间发布的年度报告。”
时代财经追问其第四季度是否出现亏损,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第四季度经营正常,与前三季度没有区别。”
急着配股,发布预增报告
除了中原证券,中信证券的预增报告也值得一看。
作为“龙头大哥”,中信证券的“报喜”也较为谨慎,只表示2021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021年前三季度水平,这意味着,中信证券仅透露了其第四季度并未出现亏损。
中信证券1月4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低于2021年前三季度水平,即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76.45亿元和人民币175.31亿元,较2020年全年增加分别不低于18.41%和17.66%。因公司2021年度财务核算工作尚未最终完成,该年度净利润准确金额暂时无法确定。
此外,中信证券强调,其第四季度经营正常。
而为何急着公布预增报告,中信证券也在公告中表达了原因:配股所需。
图片来源:Wind
“2021年11月26日,本公司配股公开发行证券事项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配股公开发行的相关规定,公司须符合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等发行条件。”
与语焉不详的预增公告相比,业内和投资者都较为关注中信证券的配股事宜,其2021年2月份发布配股预案,将向全体A+H股股东配股,拟每10股配1.5股,累计募资不超过280亿元。
1月11日,有上市券商的资深从业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这是根据证监会要求下的正常流程,“预计年后正式实施配股。”
继中信证券之后,1月7日,浙商证券发布了业绩预增报告,表示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4.88亿元-6.51亿元,同比增长约30%-40%。
浙商证券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7亿元。也就是说,浙商证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1.15亿元-22.78亿元。
其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15.88亿元,预计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27亿元-6.9亿元,而浙商证券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1亿元、4.57亿元、7.1亿元。由此来看,浙商证券第四季度经营正常。
图片来源:Wind
但是,浙商证券在发布预增公告的同时,也发布了一则收到了浙江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处分有关人员措施的决定》。
《决定》提出对浙商资管的监管管理措施,责令其整改并处分相关人员,以及暂停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被处罚原因是存在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资品种采用的估值技术不一致;对产品持有的违约资产估值不合理,未按规定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且其中部分集合产品持续开放申购、赎回;投资交易管理存在缺失、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合规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
浙商证券在公告中表示,上述《决定》所涉产品为部分私募固收类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产品经浙商资管前期自查整改均已整改清理完毕。暂停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事项对浙商证券合并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极小,不影响浙商证券正常经营活动。
除此之外,浙商证券的定增募资亦不如人意。2021年7月,浙商证券公布定增结果,前十大股东并未参与,原本预计募资100亿元,最终大幅缩水,只募集到28.05亿元。
2022年券商还当“渣男”?
在上述三家券商的预增公告中,对于预增原因,均表示由于国内经济持续向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公司各业务稳健发展。
根据前三季度的财报,各大上市券商均有所盈利。2021年对于“牛市旗手”而言应该是个“好年”。
但与业绩表现出现反差的则是券商的市场表现。
据Wind显示,券商ETF在2022年依然处于下跌趋势,仅在1月10日翻红。
而上述三家券商,只有中原证券的涨幅较为明显,自1月9日发布预增公告,连续两日股价上涨,截至1月11日收盘上涨4.06%,报收5.13元/股。
中信证券在1月4日发布预增公告,1月5日、1月6日股价不增反跌,分别下跌1.89%和2%,截至1月11日收盘微涨0.5%,报收25.96元/股。
浙商证券自1月7日发布预增公告后,1月10日股价上涨0.71%,截至1月11日收盘上涨1.64%,报收13.02元/股。
并不明显的上涨让投资者颇为头疼,上述三家券商的股吧中,不乏有股民激动表示,“券商就是渣男。”
2021年以来,各大券商研报对于证券行业的发展都表示估值偏低,亟待修复,但“修复”时间却迟迟提不上日程。
2022年1月7日,证监会起草了《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
财信证券表示,从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对券商板块影响分析来看,将有利于券商自营业务向做市交易业务转型。“由于头部券商在资本实力、投研实力、定价能力、风险管理等专业素质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且已经在自营业务区方向性转型中抢占先机,预计引入做市商机制将利好头部券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