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在“走出去”与“引进来”道路上逐日稳健脚步。但在外企友好的走进中国市场时,却意外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商标抢注风险,并通过无数次的沟通、举证、维权,最终也难免得到理想的结果。对此,外企在进入中国市场时,理应如何正确应对商标抢注的风险?
商标抢注,是长久以来行业间喜闻乐见的热点资讯,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近年间萌发出的“职业商标抢注人”,为主观意识的抢注行为,一般带有主观的恶意抢注倾向;其二是一般情况下的“创意重合”,即两个申请人在近似的时间内迸发出的创意,却因为申请时间的先后否决后者的商标申请;其三是同行竞争者,在看到对手商标有竞争市场时,便先人一步抢注商标,一般带有不正当竞争的嫌疑。
常见被抢注的外企类型
1,外企的商标在本国经过多年的品牌运营,已经在行业内获得一定的市场辨识度与知名度,但不足以认定为驰名商标,比如中国知名商标海信、王致和在欧洲、德国的经典案例。此类企业往往是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抢注人瞄准他们只是看中了其中的利益;
2,外企所使用的商标无论在本国还是中国,已经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却迟迟未注册,在维权时又难以提供在中国使用的证据,比如合同协议、发票、进出口检疫报告等;
3,外企在中国提交注册申请、马德里协议中指定中国为商标保护国家时,才发现自己商标已经在相同或近似的类别被他人注册了,导致注册失败。
如何应对商标抢注?
1,检索商标的状态,确定其应对策略。一方面,若商标处于公告期,应主动出击提交商标异议。另一方面,商标若是处于已注册完成的状态,可以通过商标撤销、商标无效等途径有效维权;
2,在提交商标异议的同时,外企可选择性地在相同或近似的类别上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当然,此举是一招险棋,但只要被异议商标被判定无效时,外企便可迅速地拿到商标权,然后进军市场;
3,保存抢注人不正当行为的证据,比如抢注人主观抬高价格转让商标的通话记录、其名下申请注册多个商标而未使用、其名下申请的商标有多少是被异议或无效;
4,保存自身商标使用证据,比如销售发票、合同、检测报告、报关单等等。
如何防范商标被抢注?
1,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商标规划,先注册后使用;
3,商标储备,可备用2个左右在相同或近似类别上的商标;
4,可选择性对有创意性的图像商标办理著作权登记;
5,在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前,与合作方签署好商标权归属。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条款等。
综上,无论是国企还是外企,在运营自身产品、服务时,务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做好一切前期保护工作与证据保存工作,在发生抢注案件时理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针对性的维权工具,才能致使企业在发展道路上稳健自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