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重点  阿里巴巴  上了  麻雀  支付宝H5  一个月  礼包  机构  条例  上限 

最强分析师对话!通信赛道明年关键点看它!医药赛道热点解读!集采和创新药,专家这么看……六一节目

   日期:2023-10-14     浏览:48    评论:0    
核心提示:在“数字中国”建设这一时代主旋律下,通信行业将迎来何种变革?基建的助力将对各大运营商产生怎样的影响?而投资者又该如何从通信行业中捕捉元宇宙投资机会?2021年疫情逐渐进入常态化,政策的密集发布之下,

在“数字中国”建设这一时代主旋律下,通信行业将迎来何种变革?基建的助力将对各大运营商产生怎样的影响?而投资者又该如何从通信行业中捕捉元宇宙投资机会?2021年疫情逐渐进入常态化,政策的密集发布之下,医药行业景气分化明显,出现“一波三折”的局面。近期的医保谈判有何看点?跨年行情即将到来,医药行业是否还有机会迎来一波反弹?热门的CXO概念该如何把握?中国基金报独家打造高端访谈类节目《对话》,本期节目主题:“投资策略抢先知”,行业专家为您把脉资本市场变化趋势。

12月13日19:00,中国基金报精心打造的《对话·投资策略抢先知》第四期上线播出。本期我们邀请到国盛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宋嘉吉与国盛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金洋两位业内知名首席分析师,为专业投资人和普通投资者奉上年度研究思考和投资判断。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直播回看)

直播金句

过去几年压制通信板块估值的主要原因是:在应用端,市场一直没有看到一个杀手级的应用产生来进行驱动,让所有的用户必须从4G切换到5G,这个环节是有所缺失的。所以现在,市场是非常希望杀手级的应用能够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有关元宇宙,海外一开始讲到这些新型的应用的时候,国内投资者对此的关注热度比较高的核心原因,这个进度是明年很重要的关键点。(宋嘉吉)

运营商的增长点还是来自流量,无论以前做音乐做游戏,或是现在做元宇宙,它的发力点都是流量。在此基础上,移动固网的双千兆、数据中心都会成为它为流量服务布局的重点方向。元宇宙的崛起会加速对流量需求的增长,这是背后的逻辑。(宋嘉吉)

通过集采的方式让整个医保的支付端去支付我们认为更有价值的环节。比如说原来的药品、耗材定价当中有一定的水分,医疗服务的定价当中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定价,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腾笼换鸟,先通过集采的方式把这种定价水分挤掉,把这块的钱省下来,去支付更希望支付的环节当中去,这是政策的大的逻辑。(张金洋)

对于现在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实际上大家要关注以下这个几点,也即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企业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第一就是做技术平台转化的,就是第一平台型的。它不是以一个两个的创新品种打天下,而是已经搭建出了自己整体的平台。第二个就是我们国家创新药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当中,他们为了抵御自身政策的不确定性,包括现在产品的质量体系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企业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的道路。(张金洋)

文字实录

主持人:对话投资大咖,把握市场脉动。欢迎来到《中国基金报》独家打造的高端访谈类节目《对话》现场,我是主持人文景。

本期我们将邀请国盛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宋嘉吉,他将为我们解读通信行业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详解明年投资策略,同时也感谢国盛证券对本期《对话》节目的大力支持。

国盛证券成立于2002年,始终秉持“以卓越服务立业,以改革创新驱动,以控制风险安身,以金融科技图强”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培育行业龙头,推动企业升级发展的金融赋能平台。

让我们有请国盛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宋嘉吉,请宋总为我们解读一下通信行业的变化以及发展。宋总您好,很高兴来到我们节目。

展开全文

宋嘉吉:主持人好,《中国基金报》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 2021年是5G迎来飞速发展的一年,您曾在今年年初预测:工业互联网有望在5G驱动下加速普及。此外5G的三部曲也逐步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方向发展。现在已到年尾,请问宋总:在2021年,您觉得通信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如何?对于2021年的通信行业,您能否给我们一些关键词?

宋嘉吉:整个2021年,对于通信板块来说,叫“先抑后扬”。在上半年,5G的建设在经历了2020年的一波高峰以后,整个进度有所放缓。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中国移动700兆的建设重新开始提速,又回到了增长的赛道。除了运营商主设备的投资,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与通信息息相关的建设方向都有不错的发展,这些赛道为各位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先抑后扬”这样的关键词,我们关注到,国家在大力发展通信行业的时候,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有哪些关键性的政策值得投资者关注,政策的变化又该如何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宋嘉吉:目前来看,政策对于新科技的发展非常支持。最近比较关注的方向是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规划,简称“十四五”规划。其中对整个工业互联网,包括5G的基站建设数、未来的宽带等通信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也有更大的扶持,同时还强调了关于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国家不仅去建基站,未来还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际能够支持应用的算力,即:通信跟计算是需要配套发展的。这也成为“十四五”里的热点。此外,工信部对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也都有各自的扶持计划,相信也会对各自赛道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主持人:我们看到,通信行业是数字化过程中的重要基建,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进下,“数字中国”已经成为新的时代关键词。“数字中国”的建设具体将如何影响通信行业的发展?

宋嘉吉:通信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包含两个方面的逻辑:一是我们为很多IT行业提供了通信的功能,比如物联网、智能汽车,这个是通信能力的输出;二是制造平台的能力,因为从3G到4G到5G,通信制造业一路追赶,最早在中国是“七国八制”,现在中兴、华为在5G时代领跑全球,它们对技术标准的定义能力和通信产业链制造能力的输出很有帮助。这些输出到如汽车、新能源等行业,都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从应用角度,车联网、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都是未来可以应用落地的地方。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政策驱动和前沿技术的发展下,近几年通信行业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通信行业的核心变化?从整体来看,通信行业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宋嘉吉:通信行业长周期的逻辑在于流量,从2G、3G、4G到5G,流量越来越大,起初用户大约只有100MB的流量,到现在可能人均每月都要用到30~40GB流量,流量使用越来越多。流量分成两个方向:一是投资,在3G、4G、5G开始之前,都会迎来一轮投资周期和创新周期,比如投资规模的大小,未来基站的多少,这是投资周期的核心指标。投资背后的目的是技术创新,所以经常有投资者会问,通信行业是不是一个投资驱动的周期性行业?但流量本质上是由技术驱动的,因为有了技术的升级,产生了对流量越来越高的需求,这才会拉动对投资的驱动;二是消费,通信的消费是每人每月都必须有的消费,这涉及到日常的信息交互。这种消费体现为流量的增长,流量的优势多方面的,如手机流量、家庭宽带流量,未来还会有物联网甚至车载的流量,在技术升级下,流量会不断拉动对消费的驱动。按照细分赛道来看,目前景气度比较高的是物联网赛道。

这几年,智能家居、5G接入、智能汽车等行业的流量数量的增长较为明显。典例是,现在的新能源车,车载中控屏都已经很大,跟以前传统品牌汽车的小型中控屏完全不同,功能也大幅升级。另一个是光通信赛道,如无线侧的、数据中心侧的。因为光是传递信息密度最高的载体,在光通信里,光电的转换都需要用到这个赛道,这对上下游的拉动是比较明显的。从下游来看,是主设备赛道,因为它是所有技术集大成的平台,目前来看,全球的竞争格局也趋于稳定,就剩下中兴、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几个玩家。这个赛道在相对在行业里占据主导地位,大概是这几个方向。

主持人:好的宋总,我们关注到,像碳中和、碳达峰都是今年的热门词汇。相比光伏、新能源、电力这些核心行业,通信行业可能有点不太一样,当中是否也蕴藏着一些投资机会?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双碳的背景下,通信行业有哪些细分赛道是值得关注的?

宋嘉吉:在今年中期的报告中,我们提出来一个说法叫“绿色通信”,绿色通信背后讲的是“通信+新能源”。对于通信,其本身是一个能量密度比较高的行业。第一个是5G的基站,大家会听到一种说法:5G的基站因为频率变化以及技术的演进,其流量功耗会越来越高;另一个是IT数据中心,这是一个能量密度非常高的地方。北美会将IT数据中心放在郊区;在中国,因为一线城市的流量较多,基于发展情况,东部比西部领先,但这整体也是一个高能耗的赛道。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一是整个基站的节能要求会提高,包括基站本身的节能减排和散热;另一个是数据中心,用PUE值来说,北上深这几个大城市一直在降,有的已经在1.3以下。未来也会有一些创新的降低PUE的方法,比如设立海底数据中心,即把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沉到海里去,通过洋流来散热,在海南、深圳等几个地方,有一些项目已经开始落地执行,这是一种应对碳中和的新型方式,而且解决了华南地区天气比较炎热,功耗要求较高的问题,同时也是针对达成地方碳中和指标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技术创新。

第三个是海上风电,这是新能源的一个主要方向。通信在这里的体现是海缆,众所周知,通信行业中,光纤、光缆也是比较大的细分行业。像中天恒通等龙头企业,在线缆的制造方面积累了非常多的高端制造的能力。所以海上风电(有关通信的体现)相当于是海缆在光纤、光缆、线缆制造能力的输出。这几年我们看到,这一块内容的量非常大,所以绿色通信是通信里面比较热的方向。

主持人:下半年在碳中和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再创新高,您觉得车企的需求将如何影响通信行业?这当中又蕴藏着怎样的投资机会?

宋嘉吉:这是我们最近非常关注的话题,在我们最近的年度策略报告当中,也把这个单独拎出来,作为一个细分赛道跟大家做推荐。

2022年是车载5G模组的爆发之年,之前的车载模组,从通信角度上来看都是4G模组为主。但是随着明年新车的发布,而且5G网络逐步建设完备,从4G到5G的乘用车的升级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这背后隐含的逻辑就是,汽车成为了一个新的流量载体,就跟我们当时看到的手机一样,使用手机就会消耗流量。现在对于汽车,车内听音乐、使用导航、进行车路协同辅助驾驶等,都是基于流量的承载。这个带来的结果是,车用模组的单价从原来的200多块钱增加到了1000块钱,单价的提升,会使得国内的物联网模组厂商率先受益。另一个是车内的各种连接器,这也会有量的增加。

所以,车作为一个新的流量载体,所带来的整个车内通信架构、IT架构的变化,会成为明年整个市场新兴的关注方向。比如今年比亚迪等大车厂,5G模组的出货量仅几万,但是明年,增长量可能会翻几倍甚至10倍,这也是我们非常期待、非常关注的。

主持人:好的宋总,您之前提出,在经济数字化的大潮下,物联网板块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您提出这一观点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中长期看,物联网行业将会如何发展?

宋嘉吉:万物互联是5G三大方向当中的一个,其他两个分别是高实时性和大流量。万物互联是5G区别于4G的大特点。从下游应用来看,包含5G的接入、海外的CPE、新零售等。现在去商场购物吃饭,麦当劳、肯德基都采用自动点单机,超市和7-11便利店也开始广泛使用自助购物机,这就是新零售;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很多笔电现在都带有上网模组;还有智能家居等市场,都进入了中长期快速发展的赛道。总结来说,今年我们看到的很多下游赛道的爆发是出其不意的。原来未曾注意的赛道突然崛起,其各种数据上升快速。

从区域上来看,物联网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类似新型的手机终端。中国在这个领域里有非常强的研发,包括制造和供应链的优势。经过这几年手机的发展,市场已经看到了一个发展标杆,在智能模组、物联网方向也是如此。从产业链上看,模组行业主要包括上游的芯片、中游的模组、下游的终端、再下游是运营,大概分成这四个环节。目前来看,芯片还是以高通为主,国内其他芯片厂也在逐步发力。

中游,从模组跟终端来看,都是中国产业链上的企业比较擅长的方向。从应用层面来看,这块也发展得比较好。未来国内企业在全球化、整个产业链的方向上是值得期待的,发展也会比较快,目前来看也是明年最确定的方向。

主持人:好的宋总。今年5G的基建力度也在不断加码,700兆的基建也在陆续建成,这会对各个运营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明年这块的利润部分会不会有明显的增厚?现在是否是布局运营商赛道比较好的时间点?

宋嘉吉:今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在700兆频段上全面发力,预计到2022年底将基本建成700兆的网络覆盖,这意味着中国移动通过跟广电合作,在网络覆盖上,因为有700兆频段助力,网络覆盖力度会大幅增强。用这个频段来覆盖的效率,比之前的2.6G高很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家也在共建共享上、在基础设施上不断发力。

对于运营商,随着未来几年对5G的资本开支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但在中长期的周期上来看,它会慢慢进入流量的收获期。因为它的主要成本是固定投资的资本开支的折旧分销,在收入(即流量)这一端还会有持续的增长,所以这是一个长周期的增长。

另外,中国移动现在也在回归A股,回归以后,它最近的改革力度、700兆建设的新动向,都是值得资本市场关注的,但是利润的释放不会很快,它需要一个中长期的时间。

主持人:现在元宇宙概念非常火,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开始陆续有所行动。从中长期来看,您觉得运营商的发展侧重点会向哪些方面倾斜?除了运营商,随着元宇宙生态的不断完善,在流量端的整个产业链是否会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我们还想问,在通信行业中投资者应该如何捕捉和元宇宙相关的一些投资机会?

宋嘉吉: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首先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运营商的增长点还是来自流量,无论以前做音乐做游戏,或是现在做元宇宙,它的发力点都是流量。在此基础上,移动固网的双千兆、数据中心都会成为它为流量服务布局的重点方向。元宇宙的崛起会加速对流量需求的增长,这是背后的逻辑。

对于运营商,从通信的细分赛道来看,第一个是光模块。因为对于光通信,光的承载能力是最强的,它是元宇宙增长的基础。同时,国内的光模块企业是参与到全球分工的。目前北美像Facebook、微软这些企业在元宇宙上的布局相对领先,所以能够参与到海外云厂商供应链的这些企业,我们觉得是重点受益的。另一个是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相对比较冷,因为去年经历了IDC的一波大建设以后,今年市场预期有所降低,但随着元宇宙的兴起,数据中心仍有流量增速。所以,明年从海外到国内都会从底部出现上行周期。

还有一个被市场忽略的,或者说明年会逐步兴起的赛道是边缘计算。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一段时间,但是真正关联到元宇宙的时候,虚拟人、3D的沉浸式渲染等,都依赖于边缘计算。这对小基站、边缘存储、计算的需求都会大幅上升,这和以前是不同的。

主持人:刚才宋总已经提到了很多的投资机会,现在站在年尾,请宋总给我们做一个总结性梳理。您觉得通信行业哪些细分赛道是将来可以值得关注的?请宋总介绍一下通信行业的投资逻辑,它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哪些?

宋嘉吉:按照今年的逻辑,第一个是物联网的方向,物联网在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当中,中国企业的增速较快,龙头企业的发货量在这几年快速增长,这种趋势预计在明年还会持续。

第二个是物联网关联到一个比较好的下游产业:智能汽车。汽车模组的升级,包括计算能力的升级,将会使得(汽车制造商)采购的模组不仅用于通信,可能还要搭载操作系统,相当于一台小型手机,这对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流量带动作用,也是明年能够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赛道。

第三个是光通信,这个赛道在去年有较高的市场预期,今年则有所降温,原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国内5G建设,(收益情况)其实是前低后高,所以上半年国内的需求比较大;另一个是大家预期200G、400G这种高端的流量数据模组(光模块)会出现一定的降价。但是明年,随着海外对元宇宙,对于这种新型下游应用的一轮崛起,它的流量、需求会逐步好转,这可能会扭转今年市场上比较悲观的预期,所以明年也值得去关注这个赛道。

还有一个是云视讯,这是我们一直比较看好的方向。疫情以后带来的线上办公的趋势一直都还在,例如电话机、视频通话,包括Facebook已经演示的未来基于3D的沉浸式元宇宙会议,使用虚拟人进行交互,这对云视讯也是一个长期驱动。这里面,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包括以前跟微软等巨头的合作都表现得非常好,所以这个赛道我们明年还会继续继续看好。

关于风险点,通信行业今年表现出来的第一大风险点就是上游原材料成本的涨价,因为芯片的涨价在今年二三季度已经给处于中游的通信行业带来了毛利的压力,这个在报表上是能够看到的。第二点是全球的贸易环境,之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今天的禁运,都给通信行业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最后一点是5G创新的进程,因为过去几年压制通信板块估值的主要原因是:在应用端,市场一直没有看到一个杀手级的应用产生来进行驱动,让所有的用户必须从4G切换到5G,这个环节是有所缺失的。所以现在,市场是非常希望杀手级的应用能够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有关元宇宙,海外一开始讲到这些新型的应用的时候,国内投资者对此的关注热度比较高的核心原因,这个进度是明年很重要的关键点。

主持人:好的宋总,关于通信行业的投资逻辑,《中国基金报》粉丝会的朋友们也有问题想要请教宋总,我们从中选取了两个问题,来请宋总为我们做一下解答。第一个问题还是跟5G有关,我们了解到我国目前的5G独立组网网络已经达到了全球最大规模,中长期看,您认为5G应用是否会持续影响到通信行业?在5G的主线下,有哪些投资方向是值得关注的?

宋嘉吉:影响通信行业的因素,目前主要是需求跟应用。在2019年左右,通信行业处在投资和创新的周期,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在对通信产品进行选型、进行一些标准上的磨合。到如今,行业已经进入建设和放量的时期,之后看会逐步转入应用周期。在2014至2015年,4G的应用周期时,通信行业之所以能够迎来一轮爆发,是因为短视频和游戏的崛起。在当年使用3G玩游戏的时候,体验很差,但4G时期,用户网络游戏体验大幅改善,看视频直播的体验大幅改善,这驱动了整个板块未来的高景气。所以,5G到目前为止,应用仍然是最大的方向,这代表了未来的需求。

重点关注的赛道,第一个是物联网,我们关注的赛道,未来想象空间一定是巨大的。站在当前,甚至无法预知明年会有哪些物联网的应用点会爆发。比如,最近在海外,Tricker(跟踪器)(可用于宠物,或防丢失用途)卖得很好;前段时间,共享滑板车也卖得很好。这些下游的应用都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的生活、给下游应用的市场带来了一些变革。

第二个是汽车,我们看到,应用层发展起来以后,汽车已不仅是一个行驶工具,它的功能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大步迈进。而未来支持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光通信。所以,光通信里包括前端的光学、后端的光通信模组,甚至上游的光芯片,这几个都是我们去重点关注的方向。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和区块链有关,粉丝朋友们关注到,我国正在大力鼓励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监管政策非常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您认为区块链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关于区块链,您有什么投资建议可以给到大家?

宋嘉吉:区块链本身是元宇宙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因为它形成了元宇宙数字世界里的一个清结算的底层。国内对于区块链本身的技术扶持力度很大,但是对代币有明确的监管要求,之前有关部门的发文,都表明了这种监管态度。

展望未来,区块链本身的技术在to B和to G的应用仍将快速发展,这是国内投资者可以去明确关注的。从全球的范围来看,英伟达作为元宇宙的算力基础,包括区块链的算力基础,这是算力的龙头;像Roblox这种做游戏社交类平台的标的;微软、Facebook这些向元宇宙转型的巨头,可以密切关注他们的进展情况。

其他小一些的公司,像游戏的引擎、一些游戏的应用都可以关注,国内也开始有这类公司涌现。但是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它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泡沫,实际到业务推出,到大家实实在在能看到这些应用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主持人:好的宋总,非常感谢宋总的精彩的分享,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通信行业也迎来了许多的变革,相信通过宋总的分析,大家对通信行的发展趋势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再次感谢宋总的精彩解读。

宋嘉吉: 好的,谢谢主持人,也祝愿《中国基金报》的朋友们能够投资顺利,谢谢。

主持人:更多精彩投资策略研判尽在《中国基金报》对话节目,我们也将在中国基金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对话系列节目的精彩本次回顾完整节目视频也可以进入《中国基金报》APP直播频道进行观看。

接下来我们将邀请国盛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金洋,他将为我们解读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详解明年投资策略。让我们有请国盛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金洋为大家说说从今年到明年医药行业的变化以及趋势。张总您好,很高兴您来到我们节目。

张金洋:主持人好,各位中国基金报的粉丝们,大家好。

主持人:其实您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曾经提到,医药是资本市场里的一个长期的好资产。未来的5~10年医药行业会迎来长时间的一个结构性的黄金时代。

那么站在年尾,回顾整个2021年,您觉得医药行业的整体的市场表现如何?今年的市场表现和产业一个真实情况是否有所偏离?另外您对医药行业的长期看法是否有所发生改变?

张金洋:首先今年整个医药行业的走势,我们用两个字来去形容叫“纠结”。上半年是比较震荡的,进入到下半年状态逐渐趋于低迷与平淡。我们要思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行业的基本面发生了大的变化,还是一些其他层面发生了变化。

其实整个医药行业已经经历了几年的大牛市,尤其是19年20年。在经历了这种指数型的超级大牛,进入到21年后,这个板块就会有消化估值的一个诉求。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合适的基本面方面的原因出现来消化这个估值。

而今年以来,别的板块尤其是新能源顺周期等等这些板块在持续走强的状态下,对医药行业就形成了这种抽水效应,使得医药板块出现了资金净流出的现象。这也构成了影响医药行业板块调整的一个外源性因素。

当然今年从医药板块的整体性来看,医药的政策也是相对发散的。从过去的仿制药的集采、创新药的医保谈判,到今年扩展到IVD、生物制品,以及中成药的区域性集采方案,这也影响了投资人对于医药行业政策的预期。这是内源性因素。

那么在这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因素同时影响下,加之本来这个板块就是有这种消化估值的诉求,因此医药板块今年走出了这样的一个行情。

当然我们也要冷静地去看待这个事情。从医药行业自身的成长属性来讲,长期来看,医药还是一个成长确定性较高的板块,所以并不能因为今年的消化估值,就否定整个医药行业长期成长性与长期竞争力。我们还是非常看好医药行业后续走势的。

回答主持人的第二个问题,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个板块并没有发生比较大的问题,主要还是这样内忧外患的影响——外源性的干扰的因素与内源性因素结合带来的这种消化估值的效应使然。

主持人:其实医药作为投资中比较热门的一个赛道,很多人跟您一样都非常认可医药行业的长期成长的确定性。那么在您看来,医药行业发展到现在,它处于哪一阶段?如何看待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金洋:首先我们判断这个行业的发展阶段,医药行业还是处于一个成长期,更细化一点,应该属于成长的早期或者中早期,也即成长的上半场,这是一个大的界定跟判断。

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行业属性跟驱动力,那么医药行业跟别的行业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板块很多,细分领域很多,直接决定这个行业的这个属性也很多,那么相对应的驱动力也很多。

我们在做整个投研分析的时候,把医药行业的驱动力大概分为4类,也即4个升级。第一个升级叫做科技创新升级,第二个升级叫做制造升级,第三个升级叫做消费升级,第四个升级叫做模式升级。

当然这4个升级属性在医药里面都会发生推演,那么过去这几年,我们认为是这几个升级共生共振最好的季节。举个例子,比如说2017、2018年之后,整个的中国的医药行业,尤其制药行业,进入到了创新升级最确定的发展阶段。我们发现,这段时间里中国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里涉及科技创新升级的公司,在市值表达估值表达上面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当然这只是早期阶段,因为创新升级这个事儿可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我们度过前面这三四年的一个早期阶段后,大家也能感受得到消费升级的需求。尤其是2015年之后,消费升级逐渐在医药健康上得以体现,也即健康消费升级。每个家庭,但凡人均可支出到了一个拐点的时候,在健康上面的支出就会提升。我们看到,类似于儿童的一些健康消费品,以及女士的健康消费品,例如医美等等,在过去三四年的健康消费升级阶段,表现出一个非常高速的成长性。健康社会升级也是我们认为大概发展了四五年,仍处于刚刚开始的早期成长阶段。

其次就是中国制造升级。我们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的制造业从基础制造业到高端制造业的升级,在全球的制造转移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尤其中国医药制造业在全球的制造供应链里面,我们的角色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有很多板块也到了拐点升级最受益的阶段,可以看到这三大升级在都是过去几年发生的事儿,都属于成长的早期。

那么在这几个升级共振的状态之下,不断驱动医药行业往后发展,因此我们判定,医药行业也处于早期成长的上半场这样一个阶段。

主持人:其实我们也关注到今年其实是整个医药行业的一个政策大年,比如像集采、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等等。那么这些政策的密集发布,对医药行业会产生哪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请张总为我们解读一下。

张金洋:首先解读政策要把政策的大逻辑想清楚。我们把政策就分为两个维度的事,第一个维度叫做供给侧改革,第二个维度叫做支付端的变革。

为什么要做供给侧改革?事实上医药行业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已经将进入到现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诉求端的高质量成长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做供给侧改革。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就是强者恒强,大的公司可能确定性更强,小的公司面临一个更加恶劣的竞争环境。基本上以2015年药监局的一致性评价推行作为标志性的开始,已经推行了几年,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模式很清楚了。

刚刚提到的集采就是2018年新的医保政策出来之后,以集采为代表的这种支付端变革的一系列手段的一个起始。通过集采的方式让整个医保的支付端去支付我们认为更有价值的环节。比如说原来的药品、耗材定价当中有一定的水分,医疗服务的定价当中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定价,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腾笼换鸟,先通过集采的方式把这种定价水分挤掉,把这块的钱省下来,去支付更希望支付的环节当中去,这是政策的大的逻辑。

围绕这个政策的大的逻辑,实际上在后面演进的过程中,会发现仿制药会有集采,耗材也会有集采,只是大家落脚的方式不一样,但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包括后面不合理的医疗服务的价格会有升有降,以总体上升为基调去把这个方面补足。从这个大的框架推演出来,其实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整个医药行业的支付端变得更加合理化。

那么在这个大的基调之下去理解政策的话,它就不是一个偏负向的东西,而是在政策改革期,调整的过程可能会伤到一些存量的利益,但是它同样也会让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得到更合理的表达。

再从整个医保增速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收入增速还是支出的增速,可以看到未来还是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成长。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其实本质上来讲,政策是会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好,会让支付端变得更有效。

但是如果反映到资本市场上,政策的改革期必然会对投资带来情绪上的扰动,进而但这种情绪上的扰动就会产生对于政策在改革期混沌期的不确定性的一种表达。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家可能就会把这件事认知得更清楚。所以我们在投资过程当中碰到的医药政策改革其实并不可怕,首先你要正确地认知它,之后你要看清楚大家的认知跟这个事情本身的预期差已经演绎到什么程度。比如说当下这种市场,大家对于政策的推演跟演绎已经是极度负面,大家已经把这个政策演绎成一个鬼故事,所以这个时候就不会出现更多的认知差跟负面的预期差了,也就没有必要再过分担忧这个事情。最后再把政策本身的逻辑想清楚,其实它是有利于这个行业长期持续稳定的。以上就是我们对于政策的判断和理解。

主持人:其实除了医药行业陆续出台的这些政策,近期新版的国家医保药品的目录也已经公布了,想请张总解读一下新版的目录有哪些看点,释放了哪些信号?整个医保谈判的结果对整个医药行业及一些上市公司来说会产生哪些影响?

张金洋:您刚刚提到的这个创新药的医保谈判,其实要从几个维度去理解。有句话叫“有得必有失”,以前我们国家的医保目录不是动态调整的,而是隔几年进行一个大的调整,最后一次大的调整是2016的医保目录,距离上一次是相隔了7年的时间。那么其实医保这个端口对于药品来讲至关重要。为什么这么讲?当一个药审批过后,有没有医保覆盖对于真实的终端的需求放量是非常重要。

前几年大家能感受到,因为医保目录调整的时间维度比较长,很多在临床上真正的有诉求的创新药得不到满足。包括老百姓、领导层对这个事都很重视,都很关注,那么随后开启了创新药医保谈判的这条路径。现在对于企业来讲,只要创新药经过审批,在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后,只要药企让渡一定价格,他们很快就会获得一个支付端,就不用像以前等个4年5年甚至7年才能拥有这个支付端。这对于整个药企来讲,当产品有了医保的支付端口,只要是个好药,只要能够满足临床上未被满足的诉求,那么药品的放量速度会非常快。

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药物经济学的问题。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的创新药全都纳进来,或者说全都以一个药厂希望的价格纳入进来,这样的话医保的负担压力会很大。所以在谈判的过程当中,医保会经过药物经济学测算,给予一个他认为合理的价格再跟药企进行谈判。那么对药企来讲,通过创新医保谈判进入到医保后,获得了时间上的节省,马上就可以有个支付端,因此也会进行一定的价格让渡。

在这个价格让渡和放量的过程中,对于药企来说是一种趋势,而对老百姓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其中的具体影响就要具体分析。首先对于老百姓来讲是一个好事,就是大家能通过医保更快地用到这些创新药;那么对于药企来讲,这是一个以价换量的过程,就是让渡一定地价格但是放量的速度会非常快。至于每一个企业获益的多少,那我们要根据量价关系去判定。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个企业都是不太一样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其实去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一些医药行业还有上市公司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一个焦点。近两年的疫情对整个医药行业具体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此外随着现在全球的疫情也逐步常态化,那么医药行业又将面临怎样的一个变革?

张金洋:首先这是一个灾难,对全人类都是一个灾难,是我们不希望再次看到的。但这个灾难其实也会对整个行业和一些公司带来很大的一些变化。

比如说因为疫情的推演,像防疫物资、新冠用药,包括疫苗相关的这些公司或多或少是会有一些受益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是随疫情而来得,但疫情消退后,它也会慢慢地回归到原来的常态。医药行业也是这样的,在疫情推演的过程当中,整个板块也是表现得相对比较有优势的,毕竟在疫情的过程中需求变化是非常显著的。那么疫情撤退的话,整个行业也会回归到相对常态的状态。

但是疫情确实是给我们国家的医药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举个例子,首先就是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比如说设备类的产品,在原来没有疫情的状态下,中国的IDV想要实现国际化,其实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比如说标准,规范市场可能并不认可你的产品。但是整个疫情让全球的供应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相关的产品供应不足,中国就在这次疫情中就快速地打开了国际化的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海外的客户用了中国的产品后发现它们其实很好,进而也加速了中国的医药企业的一些产品的国际化的路径。可能原来需要三年五年或者七八年的时间,但是通过一次疫情,它会让这个中国的企业迅速地打开国际化路径。

其次,在疫情当中,很多企业也确实积累了一部分的利润。比如说正常对外情况下,有一些做检测产品的企业按照正常的发展速率,每年挣个几千万的利润。如果它要发展可能需要很久,但是这一次疫情带来需求量的迅速放大,在这个过程当中它积累了一部分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无论从研发层面,还是说其他层面,企业都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因此也会让那些企业得到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

除了这两个例子之外,还有很多疫情带来的不同。总结一下,如果说从行业整体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就是让全世界意识到了中国医药企业的能力,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医药企业产品的国际化的竞争实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工业国际化也是这次疫情让整个中国医药企业收获的东西,它也是一个偏长期角度的积极增强的影响。

但无论如何疫情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虽然现在基本上已经判定疫情还会常态化下去,但我们仍然希望它早点过去。以上就是我们对疫情之于医药行业影响的一个大致分析。

主持人:好的张总。从此前最新披露的三季报的情况来看,其实医药的各个细分行业的景气度都不太一样,个股的分化也是比较严重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景气度有差异的情况下,您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哪些赛道?

张金洋:整个行业按照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讲,有自己的一个先后次序,在疫情的扰动状态之下,对各个板块的景气度也有一个扰动。

举个例子,比如说像医药行业,其实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你会发现医疗器械的发展指定是比制药行业发展要稍微慢一点,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也会比制造性的行业发展得相对慢一点的。在医药行业大的划分里,有偏制造属性的,有偏创新属性的,有偏消费属性的,按照传统七大行业的子行业分类的话,化药、中药、生物制品、原料药以及器械服务的属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子领域,因为行业的发展规律所处的阶段不一样,因为阶段不一样就直接造就了他们在同一个时间段内的景气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了发展先后的问题。

叠加疫情的因素,尤其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所有的偏可选消费属性的东西可能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跟影响。虽然它不影响行业长期的景气度,但是它会影响阶段性的近一两年的景气。比如说全球供应链的停滞和全球供应链的这种大波动、大扰动,就会导致中国的医药行业的偏制造的供应链企业都会变得很好。正常来讲,这些子行业的固有景气度是否会在疫情过程当中有加成,进而造成景气度的差异,这个是因行业而异的。如果往后看,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制造升级类,科技升级类还是消费升级类,基本上在中国医药行业的演进过程中都会比较突出,因为大家的受众都是不同的。但是如果说是从阶段性比如说1~2年的维度来讲,我认为其实制造升级类的东西可能会优于科技升级类的东西,再优于消费升级类的东西,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但不代表他们本质上的差异。至于具体的细分领域,大家也都能分辨清楚什么是偏制造的,什么是偏科技的,什么是偏消费的,这个大家就可以自行归类。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医药有一个创新的属性,其实今年很多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都比较关注创新药这个领域的投资机会。但是也有人认为目前创新药的研发同质化比较严重,那么您认为哪些因素将帮助创新药企业走出来?您认为目前的创新药这一赛道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

张金洋:中国创新药肯定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是说跳跃式发展出来的。我认为整个中国创新药真真正正进入到一个比较好的阶段,其实就是以2017年的双十两办发布鼓励创新的大文件为标志性起点,后续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包括整个资本市场的互动,包括前期人才企业积累这些东西的一个共振,然后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实际上才开始进入到一个比较好的阶段。

这些年大家比较欣喜的是能够看到,比如说每年审批的新药的速度在加快,创新管线里面的东西在快速地增加。但是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管线里,同质化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此外实质上的创新的东西还是不多。但是如果从产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讲,这些现象本来就是应该容忍的,因为不可能在没有学会这个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先学会跑,任何一个国家的这种创新产业一定会经历从“Me too”到“Be better”的这样一个过程,甚至到最后的“First in class”的过程,也就是从这种跟随式创新到完全的自主创新升级的一个过程。

那么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叠加资本市场,它一定会先有一个泡沫。资本涌入导致所有做创新的,无论什么创新都会拿到钱。到后面大家会觉得行业发展有点过于剧烈,其实本身没有那么好。在一些企业被淘汰了之后,前期参与创新地这些企业经过积淀后,他们有能力做完全的自主创新了。随着这些企业逐渐走出来,资本市场也在与他们共振,这样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状态。当下确实有一些创新的企业存在泡沫,但这其实很正常,我认为是产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共振的一个必经的状态,这个是必须容忍的,不能太悲观。创新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对于现在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实际上大家要关注以下这个几点,也即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企业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第一就是做技术平台转化的,就是第一平台型的。它不是以一个两个的创新品种打天下,而是已经搭建出了自己整体的平台。他们在平台上面做了一些些技术上的升级,比如说原来做一些小分子,现在有一些DC双抗都在尝试去做。那么这类企业已经平台系统化,并且在做技术升级化,这类企业整体上抗风险属性是比较强的,从长远角度值得关注。

第二个就是我们国家创新药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当中,他们为了抵御自身政策的不确定性,包括现在产品的质量体系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企业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的道路。当然不是说希望这些企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产品放到海外去注册。第一步的国际化路径,就是把产品的一些权益卖给一些海外大的药企,实现这种“License out”是国际化的第一步。当然这些药企会需要经过国际化认证,尤其是经过比我们发展更快的一些医药市场的更高标准的考察。这个过程其实就帮助我们做了一些筛选工作,这类的企业是走的比较快的,也是我们觉得可以重点关注的。整体上来看,这些企业还是有一些明显的识别点。

但当我们去看创新药企业的时候,整体的管理团队、研发创新的标志性的能力,包括一些品种、临床能力、商业化能力、BD的能力,还有国际化的能力,这些我们都会综合地去看。当然在中国现在状态下,想要选出一个各项指标都是非常完备的企业,其实还是比较难的。但是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印证能够看清楚的企业在慢慢地增多。这是我们当下对于创新药企的一个看法。

主持人:其实现在随着我国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也成为资本市场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那么您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哪些细分赛道会迎来一个结构性的机会?

张金洋:关于老龄化的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其实还是认知不足。在做研究的时候,我们经常去研究一些比我们走得靠前的一些国家,看看他们的老龄化是怎么样发生与发展的。但中国跟他们还是有点差别的,他们是缓慢步入老龄化的时代,而我们应该叫做跳跃式地进入到老龄化的时代。

比如说1962年到1972年的那一波10年的生育高峰,在这段时间出生的人从2022年开始就逐步进入60岁,也即步入老龄化的人群的统计范围了。而在2020年2021年这间刚刚出生的一些小孩,他们恰恰进入到一个生育率特别低的阶段,叠加疫情影响之后,可能人口出生率就是历史上的一个比较低阶段。

可能再过个5年去统计整个中国的人口结构的时候,你会发现它跟5年前完全不一样,因为它是跳跃式进入到这个老龄化阶段,当然确实跟我们国家过去的计划生育的一些政策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我们面临这样的一个时代,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很多行业的逻辑不一样:历史上可能很多基于人口红利成长的行业,突然间可能有两三年的时间人口红利的逻辑已经变了。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甚至是在未来几年投资过程当中要仔细想明白的一个事情。

老龄化问题就医药行业来说是个好事,因为老龄化意味着医药行业刚需的一个确定性的提升。此外,医药行业里面的可选因为渗透率太低了,即使人口结构后面变得不太好,但是由于市盈率太低,再叠加刚刚开始的健康消费升级,综合来看它也是一个确定性的驱动力。总结一下,在所有的这种可竞争的行业里面,至少在未来几年,医药都是一个确定性比较强的行业。这是第一方面。

此外,在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形成之后,什么样的细分领域可能会更好?非常典型的像康复养老,一些确定性的刚需用药、器械等都会迎来更好的发展,这是时代的产物。

虽然说人口是跳跃式进入到老龄化的时代,但从产品端的需求角度来讲,我觉得不会特别跳跃。因为现在我们定义的60岁、65岁的老龄化的人群,实际上从身体状态的角度来讲,跟以前我们定义的老龄化的人群不太一样。也就是说,与之对应的真实的消费类的产品不一定也是那种跳跃式,但是它会有一个大的趋势往那方面去转变。这是关于老龄化的问题我们的思考与判断。

主持人:其实您刚才提到了很多医药行业的细分领域,我们想重点聊一聊CXO这个领域。我们看到作为医药行业公认的一个高景气度的细分板块,其实从今年下半年开始CXO还是有所调整的。那么您认为这个行情波动的背后,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把握CXO相关的一个投资机会?

张金洋:我先跟那个各位投资者稍微解释一下, CXO其实是CRO 、CMO和CDMO的一个缩写,它代表的是有一类企业专门帮这些创新类的企业去做临床实验,或者说帮他们做一些供应链的生产,或者说帮他们去做一些供应链的研究升级和委托生产。这里面有一些创新服务类的内容,也有一些供应链升级类的内容。本质上就是围绕着整个中国的创新药的产业链去做一些事情的这样一类公司。

为什么CXO过去几年会这么好?刚才提到的我们17年18年中国确定进入中国创新药行业,确定进入到这个创新时代的时候,市场上会有一些投资者会觉得创新药的投资难度有点大,对于产品到底能不能做得出来存疑,有很多公司的一两个产品的投资风险会非常大。当然这类的投资者不仅仅存在于个人投资者,有很多机构投资者,甚至一些基金经理,同样有一些这样的顾虑跟想法。

但是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浪潮又不能不参与,此时他们就会在那些为中国创新做服务,做供应链的企业当中去寻找。这些企业帮助确定这个产品创新药未来能不能出得来,为药企做临床实验、做工业生产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情况下,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既能踩上整个创新浪潮的逻辑,也催生了这样一个高确定性的板块。

当然过去这几年更好的一个现象是,原来CXO公司很少,之前几年前研究的时候就一两家、两三家。那么在过去的三年里,CXO一下子就成为拥有二十几家上市公司的一个板块,整个板块共生性非常强,大家的业绩都很好。过去两年中,有一段时间这些公司一起做股权激励。从产业的角度来讲,这些产业的运营者让这个行业变得景气度越来越高。

但为什么到今年又到了这样的一个投资上难度比较大的时间段?今年上半年的时候,你会发现全市场都会认为这个板块很好,大家会认为这个板块除了估值略微有点贵之外没有什么瑕疵。这种时候,如果没有更多的钱买进这个细分领域,就很难有股价向上的驱动力。所以在一个估值相对比较高位的时候,你会慢慢发现预期差不足了,很难再有超预期的状况。因此在高位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震荡的情况。当然,因为CXO确实是赛道逻辑没有问题,景气度很好,因此调整无非就是阶段性的。

另一方面,今年的医药板块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纠结的板块,大家普遍会适当降低医药的仓位去买新能源,去买顺周期。在这个过程当中,新增的大钱也很少,所以就会形成CXO在一个高位上面不断震荡的这样一个局势。

如果有一些新逻辑出现,行业也会演绎。比如说现在新冠小分子供应链也会让中国去承接。前一段时间CDMO里面有一些新冠小分子预期的公司,他们的表现也会很好。如果没有新逻辑,那么相对来讲比在预期差较小的状态之下,在一个比较高位的状态之下,那么全市场都看好的东西,它就可能面临一个高位震荡的结果。并不是说这里面有什么变化,行业的景气度还是很高。如果景气度发生变化的话,那已经不是这样的走势了,那可能就是调整得会非常厉害。

主持人:那么其实关于整个医药行业的走势和变化,中国基金报粉丝会的朋友们也有问题,想要请教我们张总,那我们也从中挑选了两个问题,来请张总为我们做一下解答。

第一个问题是和公募基金的持仓有关系,问题是这样的,三季度以来医药行业的整体表现欠佳,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的医药行业的整体情况如何?跨年行情即将到来,医药行业是否还会迎来新一轮的反弹?

张金洋:刚刚说到的仓位问题,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做一个最终统计。最新的数据应该是统计到2021年的9月30号的三季报。如果我们排除医药主题基金(因为医药主题基金基本上全仓医药),全行业的基金持有医药的比例,现在大概是8.29%的水平。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基本达到2018年以来(集采开始的一年,行业整体状态比较悲观)公募基金持有医药行业的低点。经过这一年比较纠结的行情,包括下半年比较平淡的行情,实际上整个机构在正常持有医药这个比例上面已经创了历史新低,整体是比较悲观的一个状态。

关于医药板块的问题其实前面说得很清楚了,今年就是估值消化的一年,我们看到,很多大公司消化得其实也不少。公募基金持仓的比例也下降到一定水平,在估值消化持仓消化等等的这种筹码消化到一定水平之后,你会发现现在就是一个筑底缓慢向上的过程。

现在有一些二三线的公司已经开始慢慢地演绎了,那么我们觉得事实上明年上半年医药应该是一个底部向上的一个过程。但是至于说能不能走出风风火火的一轮大牛,这个概率其实也是不高的。但是整体上我们觉得风险不大,向上的确定性很强,但是可能节奏上面是一个慢慢向上的节奏,可能明年上半年更多的是一个结构性的机会。

主持人:那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和投资策略有关的问题。就医药行业本身的特点来看,行业的波动是比较大的,那么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壁垒,那么能否请张总分享一下普通投资者在医药板块进行投资的时候,有哪些策略要点和风险点需要关注?

张金洋:如果说倒退5年10年,那个时候我觉得就是个人投资者去做医药的投资相对来讲会简单一点。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企业基本都是制药的企业,对于制药类的企业,其实你跟踪在售产品主要品种的这些销售增速,还有管线里的产品的审批速度,基本上就会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收益。

但这几年变化很大,各种各样的新兴赛道已经出来,因为牵扯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景气度比较的问题。你会发现,拥有同样增速的公司,实际上资本市场给的估值差异会非常大,有的板块可能有30%的增长,市场可能会给到比如说六七十倍这样一个估值;而有的板块可能有20%-30%的增长,市场可能就只给十几倍的估值。这背后体现的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医药行业内部的子领域的比较的问题。

在这种时候我不太建议个人投资者再根据一些个股去做投资了。因为这个东西确实是难度非常大,不仅牵扯到业绩跟踪的问题,还牵扯到一些估值理解的问题。我觉得如果说是想做一些医药方面投资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去参与一些医药主题基金。而且研究医药主题基金,其实比研究个股要容易。因为医药主题基金背后的那些医药基金经理,你去看他们历史上持仓风格和他们择时选股的风格,你大概能判断,比如说现在弹性比较大的时候去选择谁?比如说需要一个长期比较稳健的时候去选择谁。你让基金经历去做细分领域的这种估值比较,我觉得这个胜率会很高。

不是说不建议大家个人去做投资,而是说这个过程其实难度确实在加大,这个难度的变化跟几年前完全不一样。而且整个细分领域此起彼伏,信息传递速度偏快,因此在某一些板块上面的转换也会非常快,很有可能自己没研究清楚的时候,这一波行情其实已经过去了。所以就是综合考量,还是建议大家去选择专业的医药主基金。

主持人:感谢今天张总的一个精彩分享,相信通过张总的一个前瞻性观点,我们对当前医药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投资方向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再次感谢张总的到来。

张金洋:谢谢各位投资者,谢谢主持人,谢谢中国基金报,也祝中国基金报越来越好,祝各位中国基金报的粉丝投资越来越顺利。

主持人:更多精彩投资策略研判尽在中国基金报对话节目,我们也将在中国基金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对话系列节目的精彩文字回顾,完整节目视频也可以进入中国基金报APP直播频道进行观看。感谢您的关注,再见。

版权声明:本次活动内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主办方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含文字、摘录等)公开发布,中国基金报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嘉宾言论系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意见。为保护版权,文章中的嘉宾言论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引用,也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截取、删节或修改。文章所述观点均为当时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平台及嘉宾所在机构均不承担更新义务。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平台及嘉宾所在机构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直播回放

原文链接:http://www.jingke.org/news/show-151409.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最强分析师对话!通信赛道明年关键点看它!医药赛道热点解读!集采和创新药,专家这么看……六一节目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