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
红星资本局在会上了解到,《规划》对“十三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十三五”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顶层设计持续加强,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4.28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8%,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28%增长到2020年的40%。软件信息服务消费在信息消费中占比超过50%。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软件创新应用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介绍,《规划》提出了“四新”发展目标。到2025年:
一是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基础组件供给取得突破,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制定125项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化、质量管理、价值保障等能力有效提升。
二是产业链达到新水平。产业链短板弱项得到有效解决,长板优势持续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到2025年,工业APP突破100万个。
三是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重要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建设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高水平建成20家以上中国软件名园,软件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深化。
四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增长潜力有效释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此外,《规划》部署了5项主要任务。将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基础保障水平;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激发数字化发展新需求;完善协同共享产业生态。
其中,在产业创新方面,将重点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做强做大创新载体,充分释放“软件定义”创新活力,加速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构建协同联动、自主可控的产业创新体系。
数字化发展方面,将鼓励重点领域率先开展关键产品应用试点,推动软件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深度融合。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责编 任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