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气涨7% 股价创2018年年中新高 重申2023财年盈利指引
格隆汇3月9日丨通用电气(GE.US)涨7.34%,报93.36美元,总市值1017亿美元,股价创2018年5月新高。通用电气重申了其2023财年的指引,包括高个位数的有机收入增长,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在1.60美元至2.00美元之间,高于1.95美元的市场预期值,自由现金流为34亿美元至42亿美元。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锂盐有60万元一吨的昨天 也可能有10万元一吨的明天”自成立以来,赣锋锂业数次跨过低谷、穿越周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逐步成长为全球锂业的领导者,凭借的是“务实进取、小步快跑”。
今年以来,锂价大幅回调引发市场关注。经历了去年的大涨,今年锂价走势如何,企业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赣锋锂业,专访公司董事长李良彬,了解赣锋锂业如何百炼成钢,未来又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做“稳健型”选手
赣锋锂业是一家诞生于21世纪初、土生土长的江西企业,公司“掌门人”李良彬技术出身,有着理工男特有的认真和执着,一直专注于锂业。
一路走来,李良彬和赣锋锂业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公司是做金属锂起家的,由于工业级金属锂作为基础锂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行业壁垒比较低,伴随资本蜂拥而至,很快就出现了产能过剩。”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有着强烈危机意识的李良彬果断停止了工业级金属锂产品的扩建,决定对产品结构进行升级,转向电池级金属锂、电池级锂化合物生产。2016年至2017年,由于碳酸锂市场接近饱和,李良彬决定全力研发、提产当时新的行业风口氢氧化锂,得以成功躲过危机。
事实证明,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敏锐的战略眼光,是李良彬能够带领赣锋锂业一次次走出周期性低谷的重要原因。即便是在2019年锂价从年初超7万元/吨,大幅下降到年底不足5万元/吨,一众企业惨淡经营之时,赣锋锂业依然保持了盈利,甚至扩大了营收规模。
如今,锂盐价格大幅回调,实际成交价已从最高峰的50多万元/吨降至30多万元/吨,但李良彬始终保持清醒,他告诉记者,锂盐“有60万元一吨的昨天,就可能有10万元一吨的明天。”
经历过多次行业低谷的李良彬,看到的是全球电动化浪潮之下,锂资源自主可控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需求。也正基于此,赣锋锂业于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后,便马不停蹄地大举收购锂矿资源。
如今,赣锋锂业完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布局。在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爱尔兰和中国青海、江西等地持有多处优质矿源。彼时由于锂价处于历史低位,这些锂矿都以较低成本被赣锋锂业收入囊中,尤其是近两年持续“大手笔”买矿,令赣锋锂业原料自给率稳步提升。
依托强大的锂资源优势,赣锋锂业的触角不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公司从2011年开始进军锂行业下游,投资设立赣锋电池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赣锋锂业又成立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并开始建设全自动聚合物锂电池生产线。同年,赣锋锂业还成立江西赣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切入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赛道。
目前,赣锋锂业已经形成了上游资源开采,中游提炼加工,下游电池制造、回收的全产业生态,产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最近,赣锋锂业固态电池又有新突破。消息显示,搭载赣锋锂电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SUV赛力斯-SERES-5将于今年上市。
“未来几年,这种固液混合的半固态电池将是主要趋势之一。”李良彬表示,“一体化布局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好把控行业发展方向。”
打造“技术赣锋”
过去的2022年,赣锋锂业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公司预计2022年盈利180亿元至220亿元,同比增长244.27%至320.78%。
在李良彬看来,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下一个十年,赣锋锂业将走“技术赣锋”之路,持续贯彻和践行“技术赣锋”的发展理念。
赣锋锂业解释:“技术赣锋”又分为技术宽度、技术深度、技术应用三个并行的方向,其中,技术宽度是指尽可能在更多相关领域掌握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技术深度是指在更多前沿领域有所建树;而技术应用则是指加快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重点是做产品,那时候叫‘产品赣锋’,2010年公司成功上市后,慢慢解决了资源方面的问题,应该算作‘资源赣锋’。未来10年,公司必须要走‘技术赣锋’的路线,因为只有依靠技术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赢得未来的主动权。”李良彬解释。
“‘技术赣锋’不仅包含了资源开发方面的一些技术,还包括了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技术,未来公司也要依靠技术为先导进入新的领域,比如依靠技术开发一些新的电池,不能说别人做什么电池,我们也跟着做什么电池,跟在后面就永远无法超越,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补充道。
今年,赣锋锂业将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推出更多新产品,试验更多新工艺,如提升低含锂量矿石的提取能力、优化超薄锂带制作工艺、加强对新型动力电池技术平台的研发投入、完善二代固态电池技术、攻关废旧电池自动拆解技术等。
对于公司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的挑战,李良彬坦言,“公司是做金属锂起家的,金属锂加工方面是强项,而第二代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用的就是金属锂。金属锂密度小、比容量高,这意味着金属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不过金属锂要做成超宽超薄锂带难度不小,一方面,其在挤压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另一方面,它还容易拉断。除了攻克大规模生产更宽更薄的金属锂箔负极的技术难题,营造鼓励使用更安全和更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的政策环境,也是固态电池产业化的重中之重。”
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固体电解质、固态柔性隔膜及固液混合电池等产品,能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和耐低温性能,如今均已具备商业化能力。为进一步推动固态电池量产,今年两会,作为新晋全国人大代表,李良彬还建议国家对固态电池系列产品提供一定政策扶持,鼓励电池厂、车企将研发进程中的产品阶段性落地,从而形成以商业化推动技术研发的良性循环。
PC三巨头晒成绩单 疲态之下寻觅新方向对于全球PC市场而言,2022年并不好过。
近日,戴尔科技公司(DELL.N)公布了2023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23财年第四季度戴尔科技收入为250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2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1%。
随着戴尔科技财报公布,包括联想、惠普及戴尔在内的全球PC市场“三巨头”成绩单悉数出炉。从整体而言,业绩下滑成为PC巨头的财报关键词。
这与市场整体环境密切相关。事实上,2022年全球PC市场整体降温,可谓是“至暗”的一年。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PC出货量2022年第四季度下滑28.5%,全年下滑16.2%。
市场动荡,巨头们遭受迎头痛击。第三方调研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市场份额前五的厂商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出货量全面大跌,跌幅分别达到28.6%、29.1%、37.0%、10.2%和19.8%。
在此颓势之下,巨头们该如何“自救”?
PC市场持续清库存
从PC相关巨头的财报来看,传统PC业务呈现普遍下滑态势。
惠普财报显示,在截至2023年1月31日的第一财季内,其当季营收为138亿美元,同比下滑18.8%。按业务部分划分来看,惠普个人系统部门营收为92.15亿元,较上年减少24%,其中商用端收入下跌18%,消费端收入下跌36%。
从出货量而言,惠普第一财季个人消费PC出货量同比下滑33%,商用PC出货量同比下滑24%,总出货量同比下跌28%。
戴尔的财报数字同样不甚乐观。财报显示,2023年财年第四财季营收为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来自客户解决方案的营收为133.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其中,商业部门收入下滑17%,消费者部门下滑40%。
也正是在业绩不佳的表现下,此前PC企业想到了降本增效的方法。去年11月,惠普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全球裁员4000至6000人。今年2月,戴尔则公告称,将进行业务重组并预计裁员5%,人数超过6000人。
作为全球PC的老大,联想本季财报也不甚乐观。截至2022年底,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三财季总营业额和净利润分别录得153亿美元和4.37亿美元,同比下滑24%和32%,连续10个季度净利增长的纪录在此终止。
引发联想业绩下跌的主要因素正是在于PC业务。财报显示,联想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收入同比下降34%,个人电脑领域的出货量放缓,下降至疫情前的水平。此业务集团最主要由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业务组成。
联想官方对此的解释为,主要是由于出货需求下降导致渠道存货过剩,以致加剧了挑战。“总体来看PC消化库存可能还会持续一到两个季度。”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直言。
在杨元庆看来,PC市场的现状是由过去三年累积而成的。以2019年作为基点来看,2020年PC设备激活量增长约15%,但实际出货量仅增长7%,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渠道库存,造成供应短缺。2021年,PC设备激活量同比基本持平,但实际出货量却达到了2019年的125%左右,从而造成库存积压。
“从激活量的真实需求来看,去年下半年下滑只有5%到6%。但是过去的库存积压使得出货量下滑了15%以上。直到去年年底,激活量和出货量基本上趋于平衡,比2019年要高5%到8%的水平。”杨元庆分析称,“我们预期,2023年的真实需求将持平,但是出货量可能需要一两个季度去消化库存,所以全年会比前一年继续降低5%。”
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里斯(Enrique Lores)在受访中表示,Q4公司在削减渠道库存方面取得良好进展,预估2023年下半年将回归正常化。但据惠普22/23财年报告,虽然存货较Q4进一步改善,但终端需求疲软、销售放缓,存货周转天数提升至60天。
“许多渠道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也下降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渠道库存过剩引发了打折,以刺激需求。”IDC的移动和消费设备跟踪器研究经理Jitesh Ubrani说,“尽管做了这些努力,PC成品以及组件的库存管理仍将是未来几个季度的一个关键问题,并有可能进一步影响ASP.”
IDC全球移动和消费设备跟踪器的集团副总裁Ryan Reith则预测称,直到2024年PC市场才有复苏的极大可能。
非PC业务转向
全球PC市场迎来“寒冬”,企业们也在寻找新的方向。
联想集团近几次发布的财报中,“非PC业务占比”指标颇为吸睛。在2022/23财年第一、二、三财季中,联想PC以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7%、37.4%以及41%,占比持续提升中。
这也意味着,联想正在逐步摆脱身上的PC标签,向全新增长曲线转型。
在最新财季中,联想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的收入及经营溢出利分别增长23%及12%,非硬件驱动业务营收占比达53%。其中,SSG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录得高双位数同比增长,在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区有将近50%的增长。此外,联想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营收增长48%,连续第三个季度创历史新高,运营利润更是猛增156%。
杨元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联想对未来个人电脑以外业务在集团整体营收占比的上升十分有信心。在最新财季中,联想重视包括手机、平板设备、AR/VR设备以及其它IoT智能设备业务的发展,包括服务器、存储、软件等业务的增长也颇为迅猛,并且从增势来看具备可持续性,“这些均是我们获取增长的全新空间”。
戴尔也同样在向非PC业务转向。财报显示,戴尔2023财年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ISG)全年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84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2%,在全年收入中占比达到37.54%;运营利润达到创纪录的5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5%。
戴尔技术公司副董事长兼联合首席运营官Jeff Clarke也提到:“在CSG(云存储网关)方面,我们专注于个人电脑市场中最有利可图的部分,以超越行业。即使在客户支出重点转移的情况下,我们也准备好继续获得增长。”
PC企业寻觅全新增长曲线,也迎合了当下全球的产业趋势。“一家企业在第一成长曲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如果还有第二成长曲线,那么其未来发展潜力与发展速度将非常惊人。”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指出,在全球数字经济、数字化飞速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新浪潮引发的算力革命,为PC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与想象空间。
“由于过去几年有效的战略执行,现在多元化增长的引擎已经生效。”谈及下一季度的业绩表现预期时,杨元庆分析称,下一财季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和方案服务业务都会如本财季般继续高速增长,“这些多元化的业务能够有效抵消个人电脑业务的下降”。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