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沃柑串起百亿元产业链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南宁2月21日电(记者何伟、杨驰)一箱箱刚刚采摘的沃柑被装上货车,销往各地;在沃柑智能化分选线上,工人们忙个不停;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网络主播和果农在镜头前热情地向网民推介……在“中国沃柑之乡”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正是一片繁忙的春收销售景象。
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光热条件,武鸣区把发展沃柑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近10年来沃柑种植面积达46万亩,2022/2023年采收季预计总产量约150万吨。
“眼下行情不错,一公斤沃柑地头收购价六七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当地一家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绍文掏出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前来拉货客商的信息。“河南、江西、黑龙江和新疆等地客商都有,武鸣沃柑非常受欢迎。”
“致富果”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其中。家住宁武镇英烈村的63岁脱贫户陆孔班跟其他果农学习沃柑种植技术,在自家果园种了7亩多沃柑,预计今年能赚几万元。“种沃柑比过去外出务工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人。”英烈村党总支书记陆梅湘介绍,全村几乎家家种沃柑,目前种植面积5000多亩。
“仅种植板块,种1亩沃柑,1年纯收入超5000元。”武鸣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潘贤温说,沃柑还带动分选、包装、物流、电商等产业,武鸣区共有水果分选包装厂130多家,可就地吸纳就业人员1万多人。
每颗沃柑要拍42张照片,用时还不到1秒钟……这样的“黑科技”就在位于武鸣的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采后分选中心。一台台光电智能分选设备为每颗进场沃柑拍照筛选,通过果面、颜色、重量、果型等维度将果品分选为25个等级,再进行分类包装销售。
公司董事长纪素峰说:“我们注重信息技术在规模果园及供应链的运用,通过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保证沃柑的品质,也有助于沃柑更好地走向海外市场。”
纪素峰说,公司的沃柑产品畅销国内,向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出口,今年还计划出口800吨到北美市场。
被武鸣沃柑吸引的还有各地的电商主播。在直播间,杨锐拿着一颗沃柑说:“这就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无核沃柑,每颗沃柑都有一个二维码,可追溯产地、质量等信息。”宁夏小伙儿杨锐带着一支电商团队,从银川来到武鸣,在广西云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沃柑生产示范基地或分选加工车间,通过直播平台向网友推介武鸣沃柑,网民纷纷下单。
武鸣区区长尹玉林表示,武鸣区围绕产业振兴做强做优沃柑特色产业,进一步健全沃柑生产、加工、经营和流通等产业体系,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力挺小微企业 科技赋能普惠信用机制“建行根据我们企业的数字‘画像’,向我们精准推荐了‘小微快贷’产品,申请后成功获得了117万元纯信用贷款。”在东莞市经营服装辅料加工公司的黄志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多家银行推动科技赋能,创新信贷审批机制与服务,着力提升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水平,实现普惠信贷类产品精准投放,有效满足各类小微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
“我们做服装辅料进出口生意,疫情这几年外贸行情不好,营收勉强能覆盖厂房租金、设备更新费用和工人工资等,没有过多结余。最近外贸交易重新活跃起来,我手上也接到了一个130多万元的订单,但是却没有资金买原材料。”黄志刚向记者表示。
黄志刚也曾尝试过多种融资方式,但由于他名下的房产目前还处在按揭阶段,不满足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多数银行都无法为其办理抵押类普惠贷款。“亲戚朋友的钱也借了个遍,而小贷公司的利率基本都在10%左右,成本太高了。”黄志刚说。
长期以来,多数小微企业都面临“贷款难、贷款贵、无担保”这一核心难题。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晓芳向记者介绍,过去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症结在于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往往没有财务报表,银行对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难以准确把握和评价。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让这一难题的解决迎来契机。“建设银行跳出传统以财务报表分析评价客户风险状况和还款能力的方式,将客户生产经营场景数据作为信用要素,推动内外部数据标准化、关联化,将数据资产转化为信用信息,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判断依据。同时,我们连接外部渠道,将各类外部数据转化为内部通用的数据字典,构建企业级的数据管理体系。通过内外部场景建立数字连接,对企业进行立体‘画像’,以此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李晓芳表示。
专家指出,金融科技的运用改变了传统银行运营的底层逻辑。金融和数字技术加速融合,为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提供了可能性。
创新多元信贷产品
在金融科技助力之下,多家银行创新信贷产品,推出以税授信、以专利担保的多元信贷产品,盘活小微企业无形资产的融资属性,有效满足各类小微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我们公司一直诚信经营,每月按时足额缴税,近两年来纳税信用评级都是A.”绍兴某消防设备生产公司负责人王涛表示,“年底资金需求量大,周转频繁,在了解到工商银行的‘税务贷’产品可以以‘信’换‘贷’之后,我们在手机银行上完成纳税数据授权,一周内就收到了291万元信用贷款。”
工商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张维告诉记者,“税务贷”产品具有授信便捷、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我行与税务局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实现纳税信息数据互通;通过数据筛选,纳税企业用工行手机银行进行线上申请,最快1小时内可获得授信结果;‘税务贷’执行专项优惠利率,没有其他融资费用。”张维说。
此外,对于普遍存在经营年限较短、创新性较强、缺乏传统抵押物的科创类小微企业,多家银行结合企业经营特征、业务模式等,创新质押、担保方式的灵活组合。
一家位于苏州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负责人张超告诉记者:“我们企业是从事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和记忆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目前拥有五项专利。近期业务量增长较快,周转资金需求量增加,苏州中行为我们推荐了‘知惠贷’产品,以知识产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申请当天即获批300万元质押额度。”
拓展深度广度
在银行业的大力推进下,普惠金融逐渐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特点。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为进一步有效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进小微企业实际经营表现改善,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孔涛认为,在普惠金融业务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小微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其规模、注册性质和数字化程度等维度的特质,通过提升服务的适配性,增强带动小微企业经营表现的有效性。
此外,专家提出,金融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公平为准则,以普惠为目标,优化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商业可持续性,让金融科技发展成果能够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中沙代表在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年会期间表示——欢迎更多中国创新药品进入中东2月13日至16日,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GHWP)第26届年会暨技术委员会会议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超过400位政府官员、专家以及相关企业和监管机构代表参会。中国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副局长徐景和当选新一任、第27届GHWP主席。总体来看,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
GHWP由多国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和行业专家组成,在医疗器械产品领域的研究、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前身是亚洲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AHWP),随着成员数量不断增多,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最终从亚洲组织转型为全球组织,并于2022年正式更名为GHWP.该组织目前覆盖中国、沙特、新加坡、韩国、美国、智利、坦桑尼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员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本届GHWP年会讨论了医疗器械领域在监管和技术方面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医疗软件和医疗生物技术等,旨在根据国际实践经验协调立法环境并制定医疗器械产品的监管法规,助力新兴国家从中获取经验并建立监管体系。会议审批了医用气体系统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则及合规证明标准、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培训课程白皮书等文件,以及GHWP面向2026年的战略框架。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监管信赖、数字疗法、创新医疗器械、监管能力建设等主题的开放论坛。
第26届GHWP主席、沙特食药监局副局长阿里·代勒安在会上表示,沙特2030愿景支持发展具有前景的产业和现代技术,希望实现其本地化并吸引投资,这其中便包括医疗技术产业。沙特拥有与国际体系一致的医疗器械产品体系,并支持医疗器械和临床研究创新的特殊立法轨道,而本次会议则是邀请国际公司投资沙特市场的机会。
中国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借参会机会大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医疗器械监管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月16日,徐景和与沙特食药监局局长希沙姆·贾德伊进行会谈,希望加强双方在药品监管领域的交流,尽快推动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与实施,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为GHWP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希沙姆表示,希望与中方在GHWP等国际组织中通力协作,希望双方在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开展监管信息交流共享,期待更多中国创新药品、医疗器械早日进入沙特和中东市场。
近年来,中国在医疗器械监管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得到GHWP成员高度认可。阿里·代勒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沙中关系日益紧密,两国在人工智能、医疗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交流逐渐增多,合作前景广阔。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