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磨底”还要磨多久?
上市险企1月份保费数据没有惊喜,甚至让投资者有些困惑。数据显示,A股五大上市险企1月保费同比下降1.18%,其中,寿险业务作为上市险企的基本盘,首月同比下降2.7%。
去年11月份以来,诸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市场普遍认为保险业将迎来触底反弹,尤其是春节期间强劲的消费数据让投资者备受鼓舞。预期反映到二级市场的表现是,去年11月份至今年1月份,保险板块迎来久违的大幅反弹,区间涨幅高达38%。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今年1月份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并不惊艳,个别公司的业绩甚至令投资者失望。实际上,早在2月初,市场流传的行业交流数据就显示,保险业全面复苏可能“道阻且长”。投资者困惑的是,在其他消费行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保险业的复苏之路为何如此缓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些券商研究机构给出的答案是,今年1月份春节假期、疫情反复等因素冲击了保费增速。笔者却以为,1月保费低迷确实受到了前述因素的影响,但其并非行业保费低迷的最根本原因。
近3年保险业增长低迷,非疫情等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三重压力叠加的结果,包括:经济增速下行带来的需求低迷、疫情冲击、行业转型压力。目前前两者带来的冲击持续降低,但行业转型仍处于攻坚阶段,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保险业负债端并不会因为前两者的好转而立马触底反弹。
当下,行业头部险企转型的目标是,将人海战术、产品炒作、短期激励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到精细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知易行难,转型涉及保险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产品策略的改变,人力策略的优化以及考核激励机制的配合,是个系统工程。2015年之前,许多险企就试图转型,但迫于诸多压力以及经受不住规模的诱惑,并未从战略上实现成功转型,只是在战术上实现小修小补,效果可想而知。
正是难度很大,一些国外发达经济体的保险业转型之路也很漫长,短则十余载,长则数十载。如美国保险业实现上述转型用了近10年时间,期间阵痛期也有3年到5年时间。结合当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保险业要实现触底后快速反弹并不现实,未来保险业基本面可能还有一段“磨底”之路要走。
目前,保险业内部面临激烈竞争,外部面临银行、证券等机构的跨界竞争,转型宜快不宜慢。险企只有主动、积极求变,才能给投资者和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在新竞争格局中博得一席之地。
警方通报特斯拉瑞安交通事故 特斯拉称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俞立严)2月17日,网上流传特斯拉狂飙追尾公交视频。对此,瑞安交警通报:2月17日下午13时55分,钱某驾驶小型汽车途经塘下镇塘川北街路段时,先后和前方两辆汽车发生碰撞,造成该小型汽车内乘客陈某死亡、钱某受伤,三车受损的交通事故。目前,钱某正在医院救治。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特斯拉中国有关人士2月17日晚对上证报记者称:“对于此次事故,我们也非常难过。非常理解大家对于此事故的关心。目前,事故原因当地交警正在调查中,我们将尽全力配合。也请大家不轻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社论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近日,人民银行召开了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的金融领域重点工作。金融工作总方针将聚焦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扩大国内需求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力,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了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推进高质量发展,金融工作将聚焦于实体经济五方面重点发展领域。
首先,确保重大项目获得充足的融资支持。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地的关键之年,将有大量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包括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以及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相关项目建设。为了确保相应的项目落地建成,将加强金融对重大项目的保障力度,重点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稳经济大盘政策工具存续期管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以作为项目资本金撬动银行配套融资,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去年我国设立了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预计将持续扩大额度,有望为制造业发展特别是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是全力加大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大相应的金融支持。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聚焦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今年将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融资配套机制,推动普惠小微贷款稳定增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以精准滴灌、定向激励的方式引导资金流向普惠小微等薄弱环节,更好地发挥金融助力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作用。
三是精准加强重点领域的政策性支持。我国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将开展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就需要强化对重点科创领域的金融服务保障,优化科技信贷体制机制,提供符合科创型企业需求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引导下,我国正在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今年将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金融支持,继续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此外,还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加强农业强国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会议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拓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范围,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我国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在支持公有经济发展的同时,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小,而是持续加大。一方面,2023年将加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扩大债券发放范围,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第二支箭”的作用。另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降低准入门槛以及综合融资成本,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最后,要为房地产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在动态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边际变化的基础上,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整体判断,房地产融资政策将保持加力状态,确保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在供给端,着重强调保交楼金融服务,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重点支持优质头部房企,鼓励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在需求端,扎实做好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加强住房金融服务,适度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支持力度,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