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重组整合步入活跃期 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中国宝武重组中钢集团、新钢集团,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揭牌成立,新能源、医疗、管网、检验检测等领域资源整合密集落地……最近一个时期,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呈现提速加力的态势。这项改革给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什么?2023年哪些具体领域的资源重组值得期待?“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采访。
央企重组整合按下“加速键”
进入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迈出新步伐——
1月14日,中国三峡集团与中交集团签约,三峡集团旗下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拟重组进入中交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月10日,央企整合“一日双响”:当天上午,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举行管理权交接仪式,国内生物质发电领域头部企业国能生物重组进入国家电投;随后,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签约,中国电建旗下的医疗机构将加入通用技术集团。
更早之前的1月6日,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14家央企的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
这是央企重组整合按下“加速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2022年,共有37家中央企业25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分两批开展了集中签约。
“这几年,特别是去年,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动作不断、成果频出,力度大、模式新、效果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评价说。
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观察,这一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态势更为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27组49家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新组建中国航发、国家管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企业,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从10年前的117家调整至目前的98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央企之间的整合如火如荼开展外,央企与地方国企、地方国企之间的重组整合也有不少新谋划、新突破。
2022年底,中国航材集团与海南省国资委开展通航产业专业化整合,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无偿划转方式成为海南省第一家“中字头”企业。
此外,河北加快整合港口资源;山东坚持“一主业一主体”,组建了省环保发展集团、省体育产业集团等特色优势企业;四川将重组整合纳入企业年度经营绩效考核,推动打造了蜀道集团、机场集团等一批支柱企业。
重组整合缘何成为
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头戏”?
彭华岗表示,推进央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近期实践看,国资央企以加速重组整合为抓手,优化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布局的意图十分明显。
例如,中企联合油脂有限公司日前正式亮相。这家新国企由中粮集团公司与中储粮集团公司共同组建,是两大粮食央企协同合作、筑牢粮食安全“基本盘”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优化、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创新实践。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去年7月份,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揭牌。“在资源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利于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世界一流矿产资源综合服务企业,增强铁矿石等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彭华岗说。
与此同时,大范围、全方位、跨行业的整合重组使得相关企业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
去年12月末,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正式启动战略重组。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央企集团层面的第一例战略性重组。业内认为,两家企业同属钢铁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契合、优势互补,在研发创新、资源保障、新材料升级等方面协同空间大、潜力足。
这是中国宝武在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方面的最新实践。“十三五”期间,这家钢铁巨擘基本一年并购整合一个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就在启动重组中钢集团的当日,新余钢铁完成了工商注册,正式加入了中国宝武大家庭。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联合重组,就形成不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所需要的经营规模和竞争优势;没有重组后的整合融合,就不可能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经营效益和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控制力。”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说。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表示,实施重组整合,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整合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是希望实现资源的深度融合、创新使用,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其中,专业化整合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不少行业领域和区域的无序竞争、同质化经营问题得到明显化解。
更多整合“新动作”正在酝酿
2023年开年以来,央企专业化整合动作不断。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在日前举行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表示,着眼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今年国资央企的重点任务之一。
此次会议提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引导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投向,并明确“要制定节能环保、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布局结构调整指引”。
1月中旬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也释放出清晰的信号——要强化国有企业在医药医疗、健康养老、应急保障等民生领域有效供给;要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围绕地方重点产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加快形成央地国企联系紧密、协同顺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据了解,今后一个时期,国资央企将重点围绕“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的目标,从“进、退、整、合”四个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央企重组整合取得更大成效。
所谓“进”,就是要瞄准高水平、导向性,支持推动国有资本协同合作,促进固链、补链、强链、塑链;“退”就是要持续推进央企“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业务退出,做好产能过剩行业整合。
“整”就是积极推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矿产资源、煤电等领域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合”是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内部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强大合力。
“重组整合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周丽莎表示,无论央企怎样整合,最后还是要落到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这个根本点上来,放大整合效果,切实提高国企市场竞争力。
美国财政困局与拜登政府对华竞争战略前景作者: 李超民
在经历了堪称新类型“世界大战”、长达三年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强烈冲击下,不少国家的人民健康福祉、经济社会进步都因此而付出了重大代价。就美国来说,联邦债务由2020年初的22.72万亿美元(债务率为107%)增加到2022年末的30.82万亿美元(债务率为123%),增幅达三分之一以上。
在如此艰难的财政困境下,拜登政府在正式出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之外,仍强力推动国会通过了《减少通胀法》《跨党派基础设施法》和《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等三大预算立法,决定在今后几年支出数万亿美元,支持国内产业投资、打击国际竞争对手,其核心目标是对华进行战略竞争,然而却美其名曰为了降低通货膨胀、重整国内基础设施、振兴美国芯片产业。究其实质,无外乎通过吸引并胁迫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向美国本土转移,实现奥巴马当局曾经提出的、必须在21世纪仍延续美国全球霸权的“宏愿”。目前三大立法虽已开始实施,但是落实预算立法的行政立法(CFR)有待逐步完成,立法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仍未全面显现。
美国智库认为,上述三大预算立法将产生三方面的主要影响,一是扩大美国经济的生产能力,二是增强美国对全球性冲击的抵御能力,三是所谓为工人和企业带来更大的公平。那么,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的财政经济逻辑是什么,其对华战略竞争是否能够成功,我们如何全面看待、把握应对和施策重点,这些都是在后疫情阶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同步提升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目标的前提条件。
对华战略竞争已成两党共识
拜登政府确立了对华战略竞争的核心目标,并已在基础设施建设、气候问题和高技术等领域加以全面展开。国家安全战略是针对当前世界形势和国际环境,确定主要威胁,对挑战进行全面评估的最重要内容,国家安全战略还是制定大国应对安全问题的战略和策略的依据。因此当代大国进行国际国内治理,都非常强调国家战略的制订与展开,对此拜登政府极其娴熟、非常不吝惜投入。2021年美国民主党政府上台之初,即迅速出台了《过渡时期国家安全战略》,2022年10月则正式推出酝酿已久的《国家安全战略》,将未来的十年定位于关乎美国生死的“决定性十年”,明确了美国全球战略在当代的国际趋势大背景。拜登政府提出,美国必须维护现存的国际秩序、强化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强化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加强供应链建设,必须实现对华展开战略竞争并能够取胜。
从上届共和党政府上台以降,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已成为共和、民主两党的共识和政策议程,在对华竞争策略上既做出了战略规划,又制定了财政投入预算,还出台了相关的立法措施,最终战略目标是维护美国全球霸权。
财政困难终将致美国全球治理能力难以为继
拜登政府对华竞争的经济战略无益于全球增长、稳定和国际治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曾赋予美国所谓“小政府大社会”的表象,但在实质上,美国联邦政府才是确确实实的“大政府”,不但规模庞大、所管理的国际国内事务庞杂,关键是联邦财政支出巨大;但是美国联邦支出超出税收能力却表明了其治理能力不足。世界银行估计,2020年美国联邦政府支出9.82万亿美元,超过排名紧随其后的中国、印度和德国三国当年财政支出之和。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个人所得税、社保税和医保税,以及很少的企业所得税等,债务融资成为联邦政府国家治理和管理全球相关事务的主要筹资手段。从现实逻辑上看,这种财政困难终将导致美国全球治理能力的难以为继,并拖累全球增长和稳定,从三年的新冠疫情所产生的财政金融影响看,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减少通胀法》等三项预算支出将主要依靠债务手段融资。据粗略计算,拜登政府的三大预算立法要求最长在八年内支出约22530亿美元,分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气候变化措施、振兴美国芯片产业、补贴社保体系和医保政策、削减赤字有关的举措等。为了使立法效能提升,拜登政府还大量使用了税收抵免办法,激励投资。这些举措不仅将大大减少税收收入,还将增加联邦财政成本和负担,而且一些政策主要针对美国企业的补贴本质,已遭到欧盟等的强烈反对。
美国联邦债务持续性剧增将产生多方面恶果。任何债务经济的影响都是多重的,但是以其主要影响指标来看,则主要包括对经济增长率、对利率和未来税率的影响。首先,将造成长期经济增长乏力。2007~2009年爆发的美国经济“大衰退”,早已改变了该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联邦债务越来越沉重、拖累经济增长率是核心原因,而联邦财政征收能力的下降则是债务负担上升的技术原因。因此,随着美国联邦债务率持续上升,其经济增长将更加放缓,由此产生财政收入下降、债务融资比重增加、治理效能继续下降等问题,这是一个怪圈。
其次,债务不断增加将推高基础利率,并产生广泛冲击效应。利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杠杆,由于联邦债务规模急速上升,美国联储必须控制利率水平,才能使债务增长变缓,2022年多次加息即为明证。因为从债务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上看,只有保持利率处于最低水平,债务人借贷才能最经济并使财政安全可持续。长期以来,美国联储将全球基础利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其中降低巨额债务利息、延续联邦财政可持续性是主要动机。如果考虑通胀率的话,美元债务实际上早已是负利率了。在经历了2020年初开始的陡然下降并持续一年时间后,2021年美国全国乃至西方主要国家通胀率全面持续上升,并达到顶点约10%左右后稳定保持在6%以上,美国联储则完全不顾政学界认为此项策略将造成经济衰退的呼吁,除了连续大幅提高利率之外,并无其他应对策略。其背后的主要逻辑是财政赤字的急剧增加,而全球供应链受阻因素仅居其次。正是基于历史上和现实中通胀对于社会经济的现实和潜在的巨大影响,美国政府才出台了2022年《降低通胀法》。尽管该法增加了许许多多对抗中国的因素,但是其初衷就是解决通胀问题,而通胀的直接来源是赤字和债务急升,财政筹资成本上升、联邦基础利率的大幅波动上升,其中的核心因素又是联邦债务的急剧增加。
再次,联邦债务大幅急速增加将给美国的后代留下沉重负担。早已有专家指出,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没有能力还清欠下的所有债务,因此发行永续债的观点在美国财政学界争论甚为激烈。2021年民主党政府上台以来,通过税收政策筹措财政收入和调节分配的措施有十余项之多,所反照的内在逻辑就是联邦债务长期负担直接影响财政的可持续性。其中在筹措财政收入方面,一是提出废除共和党时期的《减税与就业法》中针对年收入在40万美元以上人群的个人所得税减免;二是对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纳税人,设定逐项扣除的上限为价值的28%;三是对于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纳税人和纳税人在去世时仍然持有的应税资产,实施资本利得税,税率与普通收入相同;四是将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提高到28%,并对公司账面收入征收15%的最低税率(对支付给其他国家的税款进行抵免);五是提高来自投资收益和商业活动的账户流报告要求,审计高收入纳税人、大型企业和遗产。六是改革国际税收体系,减少激励利润转移和离岸转移的税收优惠。七是提出取消所有化石燃料补贴。八是改革资本利得税制度,平衡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的税收待遇,要求未实现的资本利得提前缴税,并消除让资本利得永久逃避所得税的漏洞。九是堵住高收入纳税人用来逃避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漏洞,包括附带权益优惠,取消收入最高人群的交换同类房地产优惠。十是修改税收规则以包括数字资产等。然而,这些税收措施所能够筹措的财政收入对于解决现时代美国联邦财政困境实属杯水车薪。
最后,美国联邦政府债信用下跌成为新的财政经济常态。据美国财政部资料,自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的一年内,在美国海外最大的前十位债权国中,净减少美联邦债券持有量的包括日本、中国、卢森堡、瑞士、爱尔兰和巴西六个国家,共减持联邦债券6059亿美元。
应对美国对华竞争战略是长期艰巨任务
美国既要正视对华进行战略竞争的财政经济能力的不足,更必须正视中国全方位崛起的现实。以气候问题相关产业为例,十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发展早已经超过了美国,各级政府激励生产和引导市场的措施,包括直接补贴、贷款担保、土地优惠或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了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企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环境收益。中国支持制造业发展,包括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吸引外资的措施,使清洁能源技术企业普遍受益,相关行业的供应链长足发展。以太阳能电池为例,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部件,全球85%的产能位于中国,而北美只有0.6%。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同样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中国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三的锂电池,并拥有70%的阴极产能和85%的阳极产能。这意味着,即使是在中国以外生产太阳能电池,也无法摆脱对中国投资制造的生产组件的严重依赖,美国的对华供应链脱钩策略将面临难题。
应对美国对华竞争战略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长期的艰巨任务。首先,实现民族复兴大业是一个伟大而长期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其次,必须坚持长期规划,协调政策,持续投入,重点支持,推动环保等国际性先导产业发展,形成足以决定国际价格的能力。再次,要正视美国对华脱钩战略的“次生灾害”会在一定时期内深度发展,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甚至中国国内发展相关产业都会受到冲击。最后,必须重视通过可持续性国际投资布局,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各国的产业梯度,有序推动中国标准、技术和制造产能转移,带动有关各国就业、造福各国人民,落实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实现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美国财政与经济研究所首席专家、所长)
稳楼市措施密集出台 多地下调房贷利率进入2023年,各地持续落实“因城施策”,稳楼市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截至1月31日,已有50省市(县)出台53项政策,多地继续出台优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多地节后下调首套房贷利率,已有超20城降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以下。
2023年开年全国楼市政策主要涉及优化限购措施、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各地因城施策主要围绕降利率、降首付两大方面持续发力。
多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优化信贷政策预计将是地方支持刚需和改善需求的发力点,未来按揭贷款政策力度有望继续加码;同时,随着政策持续优化效果的显现,一二线城市将率先复苏,全国市场也有望于二季度企稳。
各地宽松政策密集出台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3年开年以来,包括淮北、宜昌、济宁、绍兴、济南、丹东、亳州以及大连等多个城市上调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同时,多个城市延续实施购房补贴及优惠政策,包括济源、哈尔滨、南京、南昌、长沙、盐城以及徐州等地。1月12日,江苏省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通知,将利用春节返乡置业高峰期,推出一系列促进住房消费的措施。
此外,还有不少城市出台了优化限购政策、提高贷款比例、税费减免以及降低首套房贷款利率等措施,提振楼市。整体看,各地因城施策主要围绕降利率、降首付两大方面持续发力。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分析,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调控以微调为主,如优化公积金提取、推广“带押过户”等;二线城市政策优化力度不断增强,多采取渐进式放松模式,如长沙对多孩家庭及人才放松限购、济南放松三套置换及非本地户籍购房门槛;而三四线城市行政限制性政策已基本全面放开。
多城房贷利率下调
除了调整购房政策,多地跟进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截至1月31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1月16日统计为19个。其中二线城市8个,其余均为三四线城市。具体来看,首套利率4.0%的有2个城市,利率3.95%的有4个城市,3.9%的有9个城市,3.8%的有11城,首套利率3.7%的城市有4个,目前为全国商贷利率最低水平。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各地积极跟进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超20城降低利率至4%以下,降低居民置业成本及置业门槛政策频出。
1月5日,央行、银保监会公布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的机制,允许新房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的城市降低首套房贷利率,这也是多地节后下调首套房贷利率的重要背景。
与此同时,多地首套房贷利率有望延续下行态势成为共识。陈文静认为,符合条件的城市利率下限有望降至4%以下,部分城市甚至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核心一二线城市亦有望下调利率,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
楼市复苏趋势确定
在各地楼市宽松政策助推下,今年一季度市场有望保持复苏势头,楼市小阳春可期。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月贝壳50城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这是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止跌。分城市看,50城中约六成城市二手房价格该月止跌。
与此同时,代表市场预期的景气指数、经纪人交易信心指数等先行指标明显改善。1月贝壳50城二手房景气指数提高至25,自去年3月以来首次回升至20以上的景气区间。
对此,贝壳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市场修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带动:一是防疫政策转向,人们收入预期和消费动力有所恢复,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风险偏好逐步扭转;二是取消认房认贷、降首付降利率等鼓励住房消费的利好政策持续驱动市场预期改善。预计一季度市场会保持复苏的势头,小阳春可期,珠三角及京津冀重点城市表现好于其他城市群。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购房群体观望情绪仍然较重,楼市复苏速度相对较慢,“小阳春”或将在少数城市出现。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