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红是非多!马斯克再次面临SEC审查 此次涉及自动驾驶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月28日讯(编辑 周子意)据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之间又起波澜。SEC正对马斯克展开调查,主要审查内容是,马斯克是否参与了关于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的不恰当宣传。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机构正在调查马斯克是否就驾驶辅助技术发表了不恰当的前瞻声明。
特斯拉在2014年首次发布了其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公司声称该功能可以让汽车在车道内自动转向、加速和刹车。目前所有特斯拉车辆都内置了该软件。
2016年,特斯拉推出了其全自动辅助驾驶(FSD)软件,这是一个测试版插件,它能让车辆自动变道、进出高速公路、识别停车标志和红绿灯以及停车。不过该软件仍然需要持证司机随时监控系统。
马斯克还亲自指导了一段视频的创作,用以在社交媒体上和投资者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推广这款软件。
或许是因为这段视频夸大了FSD技术的能力,视频中承诺的最终全自动驾驶功能尚未实现,所以引起了SEC的关注。
知情人士表示,SEC的调查不一定会导致严重后果,不过公司和高管可能面临诉讼、罚款或其他民事处罚。
马斯克多年来一直承诺,特斯拉将推出一款能够上路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涉及关键业务
这不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第一次调查马斯克。2018年,该机构就一项针对马斯克的欺诈指控对其进行调查;2022年,SEC因为马斯克未能及时披露其在推特增持的股份,而对他展开调查;2022年,该机构还对马斯克和他的兄弟可能违反内幕交易规定的指控展开了调查。
虽然马斯克此前与SEC有过多次冲突,不过此次SEC对其自动驾驶的审查直接涉及了特斯拉的优先业务。
去年,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软件决定了这家车企是价值不菲还是几乎一文不值。
多地春节消费成绩单出炉!线下消费复苏 零售回暖在望春节黄金周落下帷幕,北京、湖南、山东、重庆等多省市纷纷发布消费成绩单,知名商圈表现火热,多地重点商贸企业零售额同比出现增长。同时受益于商圈人流回暖,部分商场人流及销售额双增,业内亦在期待零售行业“春暖花开”。
春节零售成绩单“出炉”
“今年春节营业额确实超出了预期。”王莹在长沙城北的北辰大悦城商场经营着一家服装店,今年春节,对她而言是“累并快乐着”。
春节七天假,王莹始终坚守在门店,她告诉财联社记者:“服装店生意一般都是集中在年前,往年长沙过完除夕基本就没什么人了,所以之前预估春节可能就是两三万的营业额,但实际上1月21日至27日,我们店一共完成了四五万的销售额。”
王莹在春节期间的收获也是今年商超零售春节档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优化后的第一个春节,消费者纷纷走向街头,带动线下人流和销售额回归。支付宝发布的《2023春节观察》显示,“出门逛街,线下商圈又火了”成为新年消费“五把火”之一。
支付宝数据显示,今年春节,线下消费迎来春天,杭州湖滨银泰in77、杭州武林商圈、长沙五一广场、长沙坡子街、厦门中山路中华城、长沙都正街、重庆解放碑、重庆山城巷、南京夫子庙、南京新街口等知名商圈火热异常,消费增速位列全国前十,其中长沙占三席,杭州、重庆、南京各二。
长沙市天心区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21日(除夕)至1月27日(大年初六),黄兴南路步行街累计客流215.25万人次,同比增长55%;天心区五一商圈累计客流360.32万人次,同比增长52%。单日人数最多为1月25日,步行街累计客流40.2万,五一商圈累计客流66.1万,外省游客约占70%。
财联社记者从湖南省商务厅获悉,全省376家重点零售、餐饮企业春节假期累计实现销售25.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8%,其中零售业同比增长13.9%,与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相比,2023年春节消费整体已恢复到九成左右水平。
不止湖南,截至目前,北京、重庆、成都等多地纷纷发布了春节商贸零售“成绩单”。
北京市商务局监测,春节假日期间,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2531.1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8.7%,其中,荟聚购物中心、首创奥莱、昌平新世纪商城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5.6%、40.2%、29.9%。
此外,春节期间,重庆主要商圈和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5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山东全省重点监测的500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46.1亿元,较2022年春节同期基本持平;成都市30家重点商贸零售企业客流量1246.51万人次,同比增长5.66%,实现商品销售额11.74亿元,同比增长5.92%。
商贸零售期待春暖
得益于春节商圈人流回暖,相关上市公司旗下部分商场传出捷报。
友阿股份(002277.SZ)旗下长沙友阿奥特莱斯店相关负责人称,今年春节假期来店的顾客较去年增长了30%,湖南各地州市甚至外省的顾客更是增长明显,截至目前,销售已突破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店内多个品牌单日销售突破10万元。
该负责人说:“今年春节市场的表现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用红红火火、热气腾腾来形容毫不为过。一方面,长沙成为网红城市,外地顾客纷纷慕名而来,另一方面,疫情已得到缓解,大家纷纷走到户外,加上春节的返乡人群,我们的到店顾客数以每天1000、2000、5000、10000人次的速度逐日增长,市场迅速复苏。”
财联社记者梳理公开信息了解到,王府井(600859.SH)旗下多个商场也出现同比增长。其中长沙王府井百货春节期间整体销售较2022年同比增长30%,客流同比增长50%;春节假期前三天,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客流量同比翻了一番,1月以来,大楼餐饮客流及销售额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餐饮日均销售额较上个月增长3倍,已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水平。
此外,便利店也在春节市场分到一杯羹。成都零售商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红旗连锁(002697.SZ)、老邻居、盒马鲜生、罗森便利店等8家超市便利店春节期间客流881.71万人次,同比增长5.51%,实现总销售额6.65亿元,同比增长6.06%。
红旗连锁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预计今年春节销售额同比将有小幅增长,“成都虽然有很多人回老家、出去旅游,但是也有很多到成都来旅游的,对便利店业态也形成了正向影响。”
“2023年整体信心向好,相信零售行业会春暖花开。”前述红旗连锁负责人期待道。
心脉医疗超强净利背后涉嫌盈余管理?客户数据信披频出错 定增圈钱暴露增长焦虑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导语:心脉医疗由微创医疗分拆而来,但母子业绩却形成巨大反差,母公司出现亏损而心脉医疗盈利水平却大幅远超同行。微创系是否利用母公司承担相关费用对子公司业绩进行盈余管理?公司高管动荡,叠加年报大客户数据持续出错,让心脉医疗的财报真实性进一步“蒙尘”。此外,公司账面资金宽裕却仍巨额定增背后暴露公司增长焦虑。即单一依赖主动脉业务市场空间有限,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打破单一业务依赖风险。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近日,心脉医疗更正2019年至2021年年报。公告显示,心脉医疗前五大客户数据连续三年出现披露差错。
至此,让人十分不解的是,如此重要的大客户数据竟然持续出现差错,让投资者对其业绩真实性产生大大的疑惑。雪上加霜的是,公司高管近年表现较为动荡,同时净利率水平也远超同行。这一系列信号,似乎又给心脉医疗财报数据的真实性进一步“蒙尘”。
心脉医疗为微创医疗2019年在科创板分拆上市的公司。心脉医疗是国内主动脉介入器械龙头,未来增长确定性极强曾被市场一度看好,公司股价高峰时为474.62元/股。随后公司股价出现大幅回撤,截止1月20日,公司股价为219.5元/股,相比高峰股价已然腰斩。
颇为意外的是,在股价“水逆”之际,公司又迫不及待进行巨额定增。随后被投资者质疑其吃相难看,称其账面并不缺钱还要进一步稀释股东价值。然而,随着对公司业务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公司巨额定增或不仅仅是圈钱之嫌,同时也暴露了公司增长焦虑。即公司单一依赖主动脉业务市场空间有限,亟需寻找业务第二增长曲线打破单一业务依赖风险。
高管动荡年报出错让财报真实性“蒙尘”
心脉医疗前五大客户数据连续三年出现披露差错,公司自查发现《2019 年年度报告》、《2020 年年度报告》、《2021 年年度报告》中存在部分内容填写错误。
公告显示,心脉医疗2019年年报第一大客户与第四大客户披露错误,导致将前五名客户销售额披露为 11308.11万元,实际为11324.78万元;其2020年年报前五大客户均出现错误,前五大客户累计销售额变更前为20517.6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4.12%,变更后为20527.3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3.66%;心脉医疗2021年前五大客户也均出现差错,变更前期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7653.5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5%,变更后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6947.4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3.98%。
客户数据关乎业绩真实性,如此重要的数据竟然出现差错,是否会引来相关处罚呢?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相关规定,监管要求上市公司需保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与此同时也要求关键少数人高管等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
从心脉医疗差错金额看,影响金额虽然较小,但是如此重要的数据出现较多差错,或间接说明公司财报质量有待提升,也似乎让投资者对其业绩真实性产生疑问。
需要指出的是,频繁的高管变动,往往是投资者判断上市风险预警信号,尤其涉及关键岗位如财务总监等职位,则可能引起市场对公司业绩真实性担忧。颇为意外的是,心脉医疗的高管近年变动也较为频繁,财务总监及董秘也均相继离职。
2022年7月2日,公司副总李莉离任,同日,公司副总经理金国呈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022年4月30日,心脉医疗董秘顾建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022年3月5日,心脉医疗公告,公司独立董事吴海兵辞职;2021年7月17日,公司董事、总经理苗铮华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021年10月29日,心脉医疗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顾建华因工作职位调整原因,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但仍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
随着新证券法进一步压实公司高管责任,心脉医疗较为频繁的高管离职背后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实在耐人寻味。
母弱子强背后是否存在费用腾挪?
心脉医疗表现出超强的盈利能力,公司净利率常年维持在40%以上。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净利率分别为39.22%、42.48%、45.64%、45.79%及44.84%。可以看出,公司的净利率呈现出持续走强的态势。
超强盈利背后是否折射公司超强市场议价能力呢?我们根据招股书发现,公司相比同行毛利率并非属于最高。根据招股书显示,可比公司中先健科技及大博医疗的毛利率最高,其次才是心脉医疗。
先健科技、乐普医疗、凯利泰、大博医疗四家可比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均为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各可比上市公司经营模式较为类似,与心脉医疗具有较高可比性。
然而,对比净利率发现,心脉医疗净利率水平却是远高于可比公司。Wind数据显示,2021年,先健科技、乐普医疗、凯利泰、大博医疗及心脉医疗的净利率分别为29.43%、16.7%、34.67%、13.79%、45.79%。
与子公司心脉医疗超强盈利形成巨大的反差的是,母公司微创医疗出现大幅亏损。Wind数据显示,微创医疗的营业利润2020年及2021年大幅亏损13.18亿元及23.21亿元,数据显示其亏损金额在扩大。
心脉医疗本身由微创医疗分拆而来,微创是否存在通过母公司承担相关费用抬高上市公司子公司盈利水平的嫌疑呢?业内人士表示,当公司出现抬升市值需求时,公司相关方就有动力通过费用转嫁腾挪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其中母公司主动承担子公司相关费用就是盈余管理手段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A股科创板相较于港股,由于流动性等原因,更容易获得估值溢价。一边是子公司较强的盈利,另一边是母公司较弱的盈利能力,动脉医疗呈现出这种“母弱子强”的特征,是否存在通过费用腾挪进行盈余管理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
巨额定增暴露公司增长焦虑?
去年,公司巨额定增惹争议,投资者直接质疑其吃相难看。
公告显示,心脉医疗拟定增募资25.47亿元,其中18.31亿元用于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项目,5.16亿元用于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介入医疗器械研发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首先,从募集项目合理性看,公司账目资金宽裕且负债率极低,募资补流必要性存疑。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三季报末,公司账目资金超10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仅为10%。
其次,公司大幅将产能扩充近15倍,投资者对新增产能消化表示担忧。数据显示,2021年,心脉医疗主动脉支架、术中支架和外周及其他全部生产量合计5.7万个;定增后,心脉医疗计划建设包括生产主动脉、外周血管及肿瘤介入医疗器械相关产线,预计达产后将形成年产量80.02万。
对此,心脉医疗对外表示,其产能扩张主要系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这或暴露了公司增长焦虑。
公司目前营业收入结构主要依赖主动脉支架业务贡献大部分收入。2021年年报显示,主动脉支架业务收入占比超过82%。
目前国内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正处于国产替代的红利期,心脉医疗短期仍是受益者。然而从长期看,主动脉市场空间有限,心脉医疗如果仅依赖主动脉业务或很难持续维持高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为24亿元,预计2021年到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7%。这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主动脉市场空间有限;二是未来行业增速也将会迅速回落。因此,对心脉医疗而言,如果单一依赖主动脉业务,将会很快陷入增长瓶颈。
值得一提的是,外周血管介入用户基数显著高于主动脉用户群。公开资料显示,2017 年国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患者约200万人,而外周动脉、静脉疾病患者分别达到4711 万人、1亿人。与此同时,外周血管介入渗透率提升空间潜力巨大。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外周动脉疾病相关的手术在美国的渗透率为5.4%,而中国仅为0.2%,未来提升空间可想而知。
事实上,心脉医疗业绩增速已经出现放缓趋势。往年公司营收增速维持在40%及以上,而2022年显著下降,部分可能受疫情等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
心脉医疗2022年业绩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5579.07万元到92425.07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7116万元到23962万元,同比增加25%到35%;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744.13万元到37902.68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3158.56万元到6317.11万元,同比增加10%到20%。
此外,对于高值医耗品集采也是一个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尽管医疗器材还在高速发展,但是集采压力也逐渐逼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目前拟纳入集中采购的医用耗材主要具有“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特点。业内人士表示,短期看,心脉医疗的相关产品纳入集采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