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总量、调结构、补短板 金融主力军谋划年度“行军图”
万象更新,未来可期。
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多家银行近期密集召开了2023年工作会议,其工作目标与经营计划随之浮出水面。信号非常明确:各银行将继续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信贷投放上,着力于稳总量、调结构、补短板,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重要位置,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一如既往加大对基础设施、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在助力经济企稳向上的同时,各银行也将确保自身经营的稳健。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银行净利润将回归常态化增长模式,净息差或将进一步收窄,但下行程度将趋缓;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仍在,但一些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有望缓释。
信贷投放有望加力提效
新的一年里,为助力宏观经济企稳向上,精准有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需要银行业更加“积极有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并优化信贷结构。日前,多家银行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根据安排,各行信贷投放有望加力提效。
平安银行在2023年全行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十五条” 举措,要求3年实现实体经济贷款客户数倍增,制造业、绿色金融贷款占对公贷款增量比例要提升至50%。“这些措施必须全部落地,要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表示。
根据金融管理部门要求,今年要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等。此种背景下,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有多个“重头戏”值得关注。
“稳总量、调结构、补短板,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于今年的信贷投放计划,建设银行这样描述。该行预计,住房金融和消费金融都会回暖,消费金融贷款的拓展将是今年的发力重点。该行在个人住房贷款领域的优势也将进一步强化,以支持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贷款需求。
建行还透露,已有充足的项目储备,今年开年就会对相应的重点项目进行信贷投放。在对公业务领域,该行将继续强化对新旧基础设施、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
“要在‘稳大盘’上展现更大作为。”交通银行日前也对2023年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该行明确,要找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更加有力落实“保交楼”任务,更加紧密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加全面服务共同富裕、扎实践行绿色发展责任等,以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则继续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湛东升表示,2023年,在基础设施业务方面,该行要在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县域公共设施、园区配套设施、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支持的基础上,突出支持水利和农村路网建设。
预计利润增长回归常态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银行业绩增长将保持平稳。
“2023 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将回归常态化增长模式,增速水平维持在6%左右。”中国银行研究院称。综合业内观点,从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净息差这一指标来看,预计净息差将进一步收窄,但下行程度将趋缓。
“预计净息差还会延续下降趋势。原因在于:一方面宏观经济预期好转、边际改善,需要更多信贷支持,贷款价格会进一步走低;另一方面负债成本刚性趋势很难扭转。”建行信贷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
综合来看,调整营收结构、增加非息收入占比,是商业银行应对净息差下行采取的普遍策略。建行上述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合理的信贷结构调整,提升高收益贷款比重,控制高成本存款等措施,争取净息差保持在四大行第一位。
面对净息差收窄的行业现实,部分中小银行也采取了大同小异的经营策略。
“我们将通过多种措施增加手续费收入,力争不断提高手续费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齐鲁银行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提出三大策略:一是深入实施财富管理战略,立足本地市场、细分客户,拓宽配置资产的种类;推进理财代销业务,发挥渠道及客户优势,持续推进理财业务规模和收入的提高。二是贸易金融、衍生品、代销基金等代客业务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三是要不断丰富中间收入产品和业务资质,加强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寻求新的中收增长点。
资产质量有望向好
根据金融管理部门的部署,今年要有效应对信用风险集中反弹,银行机构要做实资产分类,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市场机构预计,虽然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仍在,但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有望缓释。
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展望2023 年,随着经济稳步回升,银行业资产质量防控压力将继续减小,有望进一步降低拨备计提,在释放盈利的同时增加信贷投放,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预计不良贷款余额将小幅上涨,但不良贷款率依旧延续下行趋势。
交通银行在部署2023年经营管理工作时表示,要在防风险上取得更大成效,在资产质量攻坚战的基础上,以提升风控能力为核心,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光大集团将坚持风险可控可承受原则,把风险管理纳入经营全过程,注重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遵守内控合规要求,继续打好风险隐患资产压降攻坚战。
一段时期以来,银行涉房信用风险备受市场关注。今年,银行有望进一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确保资产质量稳定。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提出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这意味着当前政策面对房地产行业供给端的支持措施进一步加码,2023年房企融资环境会延续改善势头,特别是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规模都有望实现较大幅度回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展望未来,政策面的另一个发力点将是引导楼市尽快企稳回暖,这是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的根本路径。
高等艺术院校应“拆墙透绿”办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打造“演艺之都”,推进“大戏看北京”。如何打造“演艺之都”、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昨天,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做客北京青年报“两会直播间”,就演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创新演艺形式等方面,畅谈自己的看法。他建议,高等艺术教育应“拆墙透绿”,敞开门来办教育,培养优质人才和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助力北京打造“演艺之都”。此外,他建议创建中国北京国际舞蹈艺术节,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
谈打造“演艺之都”
创建国际舞蹈艺术节增国际话语权
作为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代表在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打造“演艺之都”的阐述时非常高兴。今年,巴图代表带来的议案“建议北京创建中国北京国际舞蹈艺术节”正与此相关。
“为什么提这个建议呢?我做了调研,你看电影、美术、戏剧、音乐等艺术门类都有国际化的赛事、展演、学术活动等,在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之下,中国首都通过艺术赛事和国际化演出形态,能够实现话题的发起,体现我们某种形态的艺术引领和示范。”巴图提到,舞蹈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现阶段的国际化活动、赛事和演出“小而零散”,难以代表首都北京的最高水平。所以,他特别希望北京能创建国际性的艺术平台,通过艺术节的形式展示中国舞蹈的最高水平。
巴图代表之所以提出这个议案,也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舞蹈作为“身体的律动”,不受差异化语言的影响,是最国际化的。二是北京也有这样的基础,北京舞蹈学院举办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赛事已有8届,中国大剧院举办中国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已有5届。“我特别希望我们强强联合,再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让中国舞蹈最优质的资源登上世界之巅。”巴图代表说。
“大戏看北京”是“演艺之都”的载体
在巴图代表看来,创建中国北京国际舞蹈艺术节,增加舞蹈艺术门类国际话语权,可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助力首都打造“演艺之都”。除了国际舞蹈艺术节这样的平台,打造“演艺之都”还需要具象化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打造“演艺之都”需要载体,而“大戏看北京”是打造“演艺之都”的载体。
去年11月5日,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当晚的开幕大戏正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这台融入版画等艺术形式的高质量舞台艺术也受到了媒体热议和观众好评。可以说,“大戏”正是人民期待的艺术精品。那么如何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呢?巴图代表认为,作品背后就是创作,创作背后是精致的艺术劳动,而艺术劳动的主体就是艺术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艺术精品的核心元素在于供给侧,我们应该设置好人才培养的规格方向。”巴图代表说。
开放办学对艺术教育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优质艺术人才和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巴图代表指出,这需要系统的教育培养。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艺术教育再到院团教育,通过密切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人才培养使命。而高等艺术院校处于人才培养的上游,会直接影响艺术院团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我们培养人才应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审美方向,满足市场和观众需求。如何做呢?我们应该摒弃象牙塔式的教育、关起校门的教育和书斋里的教育,我们要打开大门,要‘拆墙透绿’。我们的办学观念应该是开放的,面向日益变化的艺术市场,距离观众的需求更近。”巴图代表说。
市场和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对此,巴图代表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不应当是单一的、静态的,应当动态调整。巴图告诉北青报记者,此前北舞与国家大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东方演艺集团、北京演艺集团等一流院团和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合作“桥梁”,实现了人才动态培养。这种“前店后厂”模式,也打造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去年,在国家大剧院,北舞的《舞动经典》一票难求,效果非常好。
“开放办学对于当下的艺术教育非常重要。我们要放开,面向首都的文化需求,与首都的顶级院团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其实,有了这些优秀的创作人才及演艺人才后,我们就会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实现‘大戏看北京’。”巴图代表说。
谈传统艺术跨界和“出圈”
精品更需独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近年来,沉浸式演出、云演出等形式受到观众喜欢。面对这种新型演出形式和观众的新需求,传统艺术形式应该如何应对呢?在巴图代表看来,实际上,舞蹈创作已经给出了答案。从《唐宫夜宴》的“出圈”,到《水下洛神》的美轮美奂,再到河南卫视联合B站打造的剧情舞蹈综艺《舞千年》,铺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画卷。近年来,舞蹈在众多艺术门类中率先“出圈”,引起了热议,也带来了好评。
“艺术创作就是为了创造新奇,满足特殊变化和代表未来,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所以,艺术的核心属性一定是跟‘破圈’、跟变化、跟跨界相关,它应该是更敏锐的、先锋的、紧跟时代的。这就是艺术,这也是艺术家的职责。”对于新潮的、跨界的艺术表达形式,巴图代表认为,传统艺术应该主动去拥抱“破圈”、实现跨界。
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巴图代表认为,无论是陌生的载体还是新的表现形式,或者是新的传播方式,都可能是跨界的表达,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既尊重传统又顺应时代,这种的努力方向可能正是观众的审美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大戏看北京’、实现经典的传承。”巴图代表说。
谈吸引年轻人来剧院消费
要提供优质、真善美的艺术产品
艺术的吸引力取决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巴图代表看来,艺术精品一定能吸引观众来到剧院。艺术的“座”是由“未来的座”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青年人甚至孩子来决定的。如何吸引青年人来到剧院呢?巴图代表认为,首先需要提供优质的、真善美的艺术产品。其次,要根据历史文化资源和阶段性需求,提供触摸时代脉搏的产品。最后,要专门为孩子们打造他们喜欢的艺术产品。
巴图代表介绍,北京舞蹈学院即将成立少儿舞蹈团,从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让同龄人给同龄人演绎艺术作品。“在同辈引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觉亲切,愿意走进剧院,亲近艺术。这可能就是打开青少年进入艺术大门的最佳方式。有了优质的艺术人才,有了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有了优质的作品,我想,我们将来是不愁票房、不愁观众的。”巴图代表信心十足地说。
文/本报记者 刘洋
沪深两市可转债存量规模突破8400亿元 春节后估值或持续反弹数据显示,按发行日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发行规模合计为35.31亿元。
随着可转债市场持续扩容,曾经的“小众”品种逐渐受到投资者青睐,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去年为例,全年共有147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发行规模合计为2189.93亿元,占A股再融资总规模的比例为20.39%,规模仅次于定向增发。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可转债存量规模已增至8406.97亿元,其中上交所存量规模为5875.89亿元,深交所存量规模为2531.08亿元。
安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池光胜表示,一般而言,可转债发行高峰为每年3月份至4月份、6月份至8月份和11月份至12月份,“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年度工作安排。”
截至记者发稿,市场中仅有10只可转债发行获证监会核准,合计规模为84.04亿元;获发审委通过的可转债有30只,合计规模为391.36亿元。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近期新券发行明显放缓,新券相对稀缺,新券博弈的交易机会或有所增加。”
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以来中证转债涨幅为3.01%,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为4.48%。不过,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日均成交额仅为492.82亿元,环比去年12月份出现明显下降。
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混合证券品种,可转债与股市通常是正相关的。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总量研究负责人张继强表示,“股市走势决定可转债方向,在股市整体向好的背景下,虽然可转债估值偏高,但整体仍将‘比债有余’。”
估值方面,可转债作为一种含有转股期权的债券,估值指标可分为两类:一是股性估值,截至1月16日,可转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6.02%;二是债性估值,截至1月16日,可转债的平均纯债到期收益率为-3.19%。
“可转债估值压缩或将企稳。今年春季权益市场、债市均有支撑,2023年春季可转债或有较好的交易机会。考虑到全年债市仍有调整压力,而权益市场对预期的交易终需在现实中验证,市场表现或有反复,今年春季或许是全年较关键的交易窗口。”孙彬彬表示。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临近春节,交投情绪逐渐偏弱,权益市场及可转债市场或以震荡行情为主,投资者不宜追高。春节后,预计权益及可转债市场将迎来‘春躁’行情,投资者可持券过节等待行情到来。”
不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此轮市场反弹,可转债估值也触底反弹,但总体表现仍旧明显弱于正股市场,主要还是结构性因素导致。本轮市场上涨主要由核心资产推动,但可转债市场缺乏足够的映射,且映射的标的中不少溢价率绝对值较高,转债效率不足,双重原因导致可转债市场总体效率偏低。预计这一趋势仍会延续,但随着市场上涨,相对低价的标的可能会获得资金的青睐,可转债跟涨可能会有一定修复,价格策略仍处于可交易区间,弹性策略则在于择券。中期维度仍需要与当前预期相匹配的基本面印证,春节后可能更需要关注这一因素。”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