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谈判现拉锯战,辉瑞谈判数小时,新冠药Paxlovid因报价高落败
1月5日-8日,为期四天的国家医保谈判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办。时代财经/摄
1月8日,为期四天的国家医保谈判(下称“国谈)落下帷幕。下午1点左右,有知情人士走出谈判现场,对在场媒体表示,医保谈判已经结束。另据透露,备受关注的辉瑞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商品名:Paxlovid)已经在今天上午谈完。
在距离国谈结束之后不足5小时后,1月8日晚间18点01分,国家医保局官方立即发布新冠治疗药品参与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有关情况,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介绍,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下称“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参与了国谈。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
不过,根据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Paxlovid仍在国家医保局此前划归的临时性医保支付范围中,直至2023年3月31日。
就在前一天,国谈进入第三日,压轴产品陆续登场。有场外药企人士对媒体表示,医药界重磅抗肿瘤、血液疾病等领域多产品在1月7日开启谈判。
时代财经在现场了解到,1月7日,渤健生物(BIIB.US)、罗氏制药(RHHBY.US)、辉瑞制药(PFE.US)、贝达药业(300558)(300558.SZ)、百济神州(688235.SH;06160.HK;BGNE.US)、翰森制药(03692.HK)、艾力斯(688578.SH)等数家医药企业入场;而在1月8日,正大天晴、方盛制药(603998)(603998.SH)、先声制药(02096.HK)等企业也悉数登场。
相比头两日,1月7日-8日谈判会场的安保工作有所加强,谈判过程也更显焦灼,部分产品出现拉锯战。有企业谈判代表对媒体直言,“谈得很艰难,时间也有点久。”方盛制药谈判代表则告诉时代财经,“谈了40多分钟,结果不方便透露。”
辉瑞新冠口服药“腹背受敌”
1月7日,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市场准入负责人钱云现身国家医保谈判现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是否已经谈完。
时代财经在现场观察到,钱云在当天上午8点半左右进入会场,直至下午1点20分才匆匆离开,全程接近4个小时,面对媒体的提问亦缄口不言。医药行业人士刘波(化名)对时代财经分析道,据估算,辉瑞此次谈判至少超过1个半小时,谈判气氛或十分焦灼。
辉瑞此次参与国谈的产品,除了Paxlovid之外,还包括抗感染类药物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特应性皮炎用药阿布昔替尼片和4款抗肿瘤药物,分别是适应症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洛拉替尼片、治疗白血病的注射用奥加伊妥珠单抗、适应症为前列腺癌的注射用醋酸地加瑞克,以及治疗乳腺癌的哌柏西利胶囊。
Paxlovid是由辉瑞研发的一款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2022年2月11日,Paxlovid历经国家药监局应急审评审批程序,被附条件批准进口注册,最初定价为2300元/盒。
2022年12月28日,其挂网价格下调至1890元/盒。近日有消息称,上海社区医院为满足65岁以上的新冠阳性病人提供Paxlovid,经过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费价格仅为189元/盒。
而就在辉瑞入场的前一天,1月6日深夜22点38分,国家医保局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印发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显示,本指引适用于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含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新冠药品。也就说,在此之前,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辉瑞Paxlovid、默沙东莫诺拉韦胶囊以及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并不在适用范围之列。
国家医保局在对《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的政策解读中指出,早期批准上市的阿兹夫定片和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两款药品供求矛盾和价格问题比较突出。国家医保局先后约谈了两款药品的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企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采取了降价措施。
“文件所提出的‘多元供给’,意味着内资、外资都行,谁有能力谁就上。在这种情况下,医药企业尽管依托市场自主定价,但辉瑞的优势不再。”1月7日,刘波在国谈场外对媒体分析道。
在《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的政策解读中,国家医保局提出,新冠治疗药品主要是创新药,医保部门积极支持医药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医药企业加快研发生产。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新冠治疗药品加速上市。
对于辉瑞Paxlovid而言,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而此次国谈失败,又为该药物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罕见病药物登场,PD-1压轴
除了辉瑞Paxlovid,PD-1/L1依然是每年国谈的焦点。国产“四小龙”恒瑞医药(600276)(600276.SH)、百济神州、信达生物(01801.HK)、君实生物(01877.HK;688180.SH)此前在医保目录内的PD-1,今年都面临着新增适应症谈判。
据德邦证券研报分析,百济神州除了贝林妥欧单抗、司妥昔单抗、卡非佐米3款首次参与国谈的药品外,替雷珠单抗(PD-1)以新适应症身份再次参与国谈。除此以外,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均以新适应症参与国谈。而复宏汉霖的PD-1斯鲁利单抗与康宁街瑞、思路迪、先声药业三方战略合作的PD-L1恩沃利单抗则是国谈的新入局者。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监管处处长张劲妮在2021年国谈现场的讲话引发热议,罕见病被看见、被治疗成为公众关注的民生议题之一。2018年6月8日,国家卫健委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正式发布,121种罕见疾病被收录其中,这份文件被视为罕疾病保障的历史性突破。此外,国家医保局也在2022年医保目录调整进展公告中提到,“国家医保目录向罕见病、儿童等特殊人群倾斜”,予以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更多的支持。
据时代财经统计,2022年度国谈“初审名单”中,19种罕见病用药通过2022年的初步形式审查,涉及企业包括赛诺菲、诺华、罗氏、武田、百济神州等,涉及罕见病主要包含戈谢病、法布雷病、庞贝病等。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在这19款罕见病药物中有超过10款药物的年治疗费用在30万元以上。
而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闻发布会上,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组长郑杰曾表示,“按照限定的支付范围,目前国家医保目录内所有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过3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价格超过药物经济学测算的上限,有可能无缘医保目录。
赛诺菲或已于1月6日结束国谈。另外,1月7日上午9时30分左右,现场媒体记者注意到,第一组团队代表企业离开谈判会场,该企业为罕见病药物代表企业渤健。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初审名单显示,渤健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药物富马酸?甲酯肠溶?囊通过初审名单。该药物主要治疗多发性硬化,而该疾病已被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阿兹夫定参与医保谈判成功;国家电网称将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丨明日主题前瞻①阿兹夫定参与医保谈判成功,新冠相关药物的需求增加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工作于1月8日正式结束。今年,共有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下文简称“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总体来看,医保报销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用药品种丰富。
东海证券认为,我国对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转为防重症,对于相关药物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随着相关药物研发上市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冠药物的可及性将显著提升,拥有优秀临床疗效和良好安全性的药物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②国家电网称将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全国电网转型步伐加速
1月6日~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加快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做好规划和前期工作,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服务好新能源发展,加快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
天风证券指出,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十四五期间合计约3万亿的投资将投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全国电网将进一步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步伐。
③多领域清洁能源电能替代获政策支持,光伏建筑一体化迎来新机遇
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推动多领域清洁能源电能替代,充分挖掘用户侧消纳新能源潜力。推动各领域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发展进步并向各行业高比例渗透,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建筑领域积极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清洁替代。
开源证券称,光伏建筑一体化迎来新机遇,PVB胶膜需求或将持续向上,2025年我国BIPV光伏组件对PVB胶膜的需求量约为21万吨。
迟到的财报终于揭晓,猎豹移动“忧”、“喜”并存来源:智通财经
12月28日,猎豹移动(CMCM.US)发布了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之所以在2022年结束之际才发布该财报,是因为疫情相关的限制性措施使得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完成某些审计程序,导致公司2021年的年度财报延后至7月29日才披露,2022年的上半年报自然也随之延期。
由于2022年上半年疫情有所反复,对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猎豹移动也不可避免的遭受了冲击,公司报告期内的收入为3.57亿(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3%,非GAAP下的净利润由盈转亏,录得亏损6860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盈利7810万元。
虽然整体业绩疲软,但若深入剖析能发现,猎豹移动的人工智能业务已加速向市场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进入2023年后,随着疫情防控放开后线下商场客流的恢复,人工智能业务有望保持快速成长;若互联网业务能顺势企稳,猎豹移动的基本面有望明显改善。
积极业务调整难掩颓势
猎豹移动是国内互联网企业中出海较早的公司之一,但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其出海业务遭受了严重的外部挑战,比如2018年底时与Facebook的合作中止,以及2020年2月被Google“一刀切”的下架相关APP等事件均对猎豹的业务经营造成了直接冲击。
基于经营环境的变化,猎豹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一方面,其将亏损的直播平台Live Me剥离上市主体,并于2020年出售了游戏相关的主要业务以及若干博彩相关的业务和资产。另一方面,公司将业务重心从国际市场向国内转移。
在大砍业务线后,猎豹互联网业务板块便只剩下了国内市场PC端和移动端的工具应用服务以及移动游戏业务的较少部分。业绩的变化明显的体现了猎豹的窘迫,数据显示,从2019至2021年,互联网业务的收入分别为33.71亿、13.81亿、6.54亿元,连续三年大幅下滑。
不止于此,在2019至2021年的三年中,猎豹的另一大业务板块人工智能及其他也十分疲软。该板块的具体业务包括了机器人、云管理服务和海外广告代理服务、AI硬件销售等,由于包括翻译笔、电话手表等在内的AI硬件产品竞争越来越剧烈以及疫情影响等因素,导致猎豹面向TO C端的AI硬件产品销售持续走低,从而拖累了人工智能及其他板块的业绩表现,2019至2021年该板块的收入分别为2.17亿、1.72亿、1.31亿人民币,其中AI硬件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451.5万、4774.1万、1059万元,呈持续下降趋势。
显然,在外部经营环境面临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大背景下,即使猎豹采取行动迅速对业务重心和结构进行调整,但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两大业务板块的持续低迷另公司基本面承压。不过,进入2022年上半年后,情况已有所变化。
人工智能及其他板块收入高增,亏损缩窄
在聚焦国内市场后,猎豹将突破口放在了工具应用业务上。虽然国内的工具应用市场已十分稳定,但行业的痛点十分突出,即市场玩家主要通过免费使用积累用户,然后采取广告的方式对工具应用进行变现,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其一,单一的广告变现方式变现效率较低,为提升整体变现效率只能提高广告频次,这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了明显影响;其二,靠单一广告变现的工具应用普遍功能相对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为解决行业痛点,猎豹移动在提升旗下工具应用功能的同时,对变现模式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广告变现,而增加了会员服务,通过会员增值服务的高粘性实现长期的稳健发展。在由单一广告模式向广告+会员模式的转型,工具产品的用户口碑和会员数量得以持续改善和提升。
猎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盛表示,虽然2022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但公司并没有放慢执行战略的速度,会员模式在报告期内实现了继续增长。但从财报能看出,由于报告期内疫情反复以及宏观经济的疲软对广告收入造成的冲击,猎豹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降22.6%至2.75亿人民币,互联网业务的营业利润率也随之降为-6.6%,而2021年同期时为2.1%,即互联网业务由盈利转为了亏损。
不过,人工智能及其他板块则在报告期内出现了触底信号。据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时,由于商场优惠券机器人业务以及全球云服务业务的增长,人工智能和其他板块的收入同比增长50%至8160万元。
详细来看,猎豹的商场优惠券机器人具备招揽、营销、导购、大数据等AI能力,可在高噪音环境下模拟真人营销推广,实现有效的人机交互,在消费者“游逛”过程中提供“近场营销”,影响顾客发生在场内的消费决策。同时,商场优惠券机器人与券多多小程序形成闭环,在线下场景中为商家提供精细化的运营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猎户星空在渠道、直销上持续发力,并在海外成功开发了多个国家的总代合作伙伴,加速公司机器人向市场的渗透。据猎豹官网显示,在国内市场中,商场优惠券机器人已在深圳、北京、广州、青岛、重庆、成都、济南等41座城市1200家商场落地,成为包括万科、华润、万达、凯德、大悦城等在内的头部商业地产品牌的共同选择。在餐饮商户方面,与瑞幸、汉堡王、呷哺呷哺、全聚德、将太无二、喜家德、云海肴、蛙来哒等超1000家知名品牌实现合作。
除售券机器人外,在报告期内上海疫情爆发之时,猎豹便快速研发出消杀服务机器人,迅速的投入到各地方舱的抗疫部署中,这反映了公司敏捷反应背后的AI全链条强大核心技术。同时,猎豹依托全链条技术持续向教育等核心场景发力,推动AI教育业务线的快速扩大。
在人工智能及其他收入大增50%后,规模效应在财报中得以显现。智通财经APP发现,2022年上半年时,该板块的营业利润率已从2021年同期的-224.5%大幅改善至-127.6%,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及其他板块的亏损有明显缩窄,但距离盈亏平衡仍有较远距离。
即使人工智能及其他板块亏损缩窄以及公司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将营业总支出缩减14%至3.56亿元,但由于互联网业务的亏损拖累,猎豹报告期内非GAAP下的经调整股东净亏损为6864.4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盈利7812.7万元。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猎豹整体的商业模式是以互联网业务产生利润和现金流来培育仍在亏损中的人工智能业务,所以互联网业务的稳定性对公司未来发展起着压舱石作用,而人工智能则是长期的新增长点。
就2023年而言,疫情防控的放开带动经济复苏,广告行业将有所回暖,猎豹的互联网业务将从中获益,且线下商场人流的恢复以及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将带动猎豹人工智能及其他板块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猎豹2023年基本面改善的确定性较高。
但拉长周期看,由于国内工具应用市场已趋于稳定,猎豹调整变现模式虽能平滑互联网业务跟随宏观经济的波动性,但该业务整体的成长空间相对有限;人工智能及其他板块能否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从而实现盈利才最为关键,目前该板块已现触底信号,但服务机器人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猎豹能否从中突围而出尚未可知。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