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柴油出口关税从5卢比/升提高到7.5卢比/升 自1月3日起生效
印度将柴油出口关税从5卢比/升提高到7.5卢比/升,自1月3日起生效。
2022年港股IPO数量下滑 专家预计今年流动性将改善“18C章”或于今年1月份落地执行 进一步带动投资气氛回暖随着持有2022年港股IPO最后3张“门票”的博安生物、康沣生物以及澳亚集团成功登陆港股,2022年港股IPO市场顺利收官。
从数据来看,受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港股新上市企业数量、募资总额等均有所下滑,但港股市场并不缺亮点,比如医药企业上市热情不减,“中概股”回流趋势延续,多家公司在港交所实现了双重主要上市,港股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平稳起步等。
展望2023年,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23年港股IPO市场将逐步恢复。一是中国宏观经济呈稳步复苏态势,叠加外部扰动因素逐步消退,港股有望迎来修复行情,将对港股IPO构成支撑;二是中国香港仍然是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随着互联互通机制逐渐完善,其吸引力正逐步增强;三是在中概股回归趋势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有望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地。”
去年港交所IPO募资额
位列全球第四
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港股IPO市场首发家数为80家,2021年是96家,2020年为144家,新上市企业数量有所下滑。7月份和12月份为2022年度港股市场上市新股最多的两个月份,分别有15家和17家。从募资额来看,2022年全年港股IPO市场募资总额为1034.05亿港元,较2021年的3250.91亿港元下滑了68.19%。
2020年和2021年,港股市场IPO募资额分别位居全球第二位和第四位。那么2022年表现如何?据德勤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IPO募资额排名,港交所位列全球前五大证券交易所第四位,前三名分别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韩国证券交易所。
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数据来看,2022年前两个季度港股IPO募资额下滑较为严重。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港股市场出现回暖,中国中免、天齐锂业、中创新航等公司IPO募资额均超100亿港元。”
虽然2022年港股新上市企业数量同比出现下滑,但全年共有156家企业递交了港股IPO申请(2021年为133家),正在等待处理的尚有78家。有拟IPO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公司招股书即将失效,但我们会及时更新,港交所依然是我们的上市首选。”
医疗企业
赴港上市热情不减
数据显示,从行业来看,医疗保健行业、资讯科技行业、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是2022年港股IPO市场新上市企业数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21家、15家、12家。2021年,这一排名顺序为医疗保健行业、地产建筑行业、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分别为34家、19家、16家。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分析称:“2022年港股IPO市场中,医疗保健行业的公司数量较多,这和港股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有关——偏爱有一定技术壁垒、需求稳定的公司,而医药保健行业中的企业往往符合这些要求。”
医疗企业积极赴港上市也受益于港股“18A章”政策,该政策提出“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在2020年、2021年有不少生物医药公司通过“18A章”上市,且上市后涨幅较大。
但也有投资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便医药企业通过港股‘18A章’成功上市,但最重要的仍是企业自身的商业化前景,这决定了企业何时能够盈利,如果项目迟迟无法实现商业化落地,那么最终还是会被投资者抛弃。”
“2022年通过‘18A章’上市的企业相比以前不算多,投资者也比较谨慎。”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缪熙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港股对企业吸引力依旧
预计1月份“18C章”将落地
2022年港股上市的方式愈发多元化。
2022年12月30日,金山云和特海国际以介绍方式赴港上市,包含这两家公司在内,共有9家公司通过介绍方式在2022年登陆港交所。介绍上市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发行新股对原有股东的摊薄效应,且没有承销环节,审批流程较短。
另外,知乎、涂鸦智能、再鼎医药、哔哩哔哩等都选择在港双重主要上市。此外,港交所于2022年实施SPAC上市制度,2022年12月23日,港股第五家SPAC正式上市,而增设SPAC机制是港交所构建多元化资本市场结构的重要战略之一。
陈达表示:“知乎和哔哩哔哩等企业双重主要上市,是2022年港股‘大事件’。这些公司有望进入沪港通,给国内A股投资者提供参与机会。”
“一批企业在港实现双重上市,充实了港股标的,为港股引入更多国际投资人,并为港股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盘和林表示。
2022年10月19日,港交所就修订《上市规则》以让特专科技公司于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上市制度(18C章)提出建议,并咨询市场人士意见。港交所“18C章”咨询文件体现为放宽对于特专科技行业赛道企业上市的条件,以满足产品或服务商业化尚处于早期的潜力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新上市规则将增加香港上市公司种类,让更多不同类型的公司可进入这个具备深度和流动性的市场,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
缪熙平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预计2023年1月份“18C章”会落地执行,至少会有20家至30家高质量、高科技企业通过“18C章”在港股上市,从而带动投资气氛回暖。此外,港交所也在全球积极推介,希望吸引更多外国公司赴港上市,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大型公司选择在港股上市。港交所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会同时进行。建议加强中国香港和内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进一步提升港股吸引力。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熙康也表示,疫情对拟上市公司公证等法律流程产生了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企业IPO进程或将提速。
“随着港股估值中枢的修复,其吸引力会逐渐提升。”陈达表示。
盘和林则判断:“预计2023年港股的流动性将改善,IPO公司数量或增加,将更大力度支持初创公司融资。”
“中国香港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衍生品交易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市场对企业依旧保持着极强的吸引力,2023年港股IPO市场一定可以续写新的篇章。”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林海明如是说。
“冠军基”收益率达48.55% 363只产品斩获正收益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思文
2022年已正式收官,A股市场充分演绎结构性震荡行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2022年累计跌幅为15.13%。
在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无论是主动投资的股票型基金还是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净值均出现短期下滑,主流类型权益基金2022年平均收益率告负,但也有把握住市场机遇的权益基金斩获了较好业绩,主动权益基金冠军收益达48.55%,32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10%。
在A股持续震荡的背景下,一部分机构投资者仍凭借着精选个股、控制仓位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收益。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发现,在剔除2022年新成立基金后,2022年全年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6.9%,整体表现跑赢沪深300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其中363只基金在此期间斩获了正收益。
若剔除指数型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2022年平均收益率下滑至-33.07%。其中,股票仓位在60%以上的偏股混合型基金2022年平均收益率为-21.02%,股票仓位在80%以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20.47%,而灵活配置型基金2022年平均收益率为-16.13%,主流类型权益基金整体收益告负。
尽管大部分主动权益基金收益下挫,但也有部分产品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从基金产品中脱颖而出。
与市场预估的结果一致,2022年收益率最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花落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混合,年度收益率达48.55%,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3月份,是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基金经理为黄海,其管理的另一只产品万家新利灵活配置混合摘得榜眼之位,2022年收益率达43.65%。据记者了解,黄海累计任职基金经理2年多,目前管理3只基金产品,合计规模约为38.61亿元。
另外,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万家精选混合A、英大国企改革主题股票的2022年收益率也均超过30%,分别为35.6%、35.5%和31.5%。包括上述基金在内,2022年收益率超过1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计32只。
2022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基金大部分是规模较小的“小而美”基金产品,管理规模基本在10亿元以下,基金持有人户数多在千户左右。
2022年基金排名大战已经收官。回看往年的绩优基金业绩,记者统计发现,未有基金产品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进入主动权益类业绩排行榜百强席位。
不过,目前权威基金评级机构通常会将考核周期放长至三年、五年来评价基金经理的“长跑能力”。
据记者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成立满三年的347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134只产品过去三年累计收益超过100%。
三年累计收益率超170%的基金分别是:农银新能源主题A、农银研究精选混合、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混合、农银工业4.0混合、交银趋势混合A、大成新锐产业混合。这些基金持有人户数较多,大部分在10万户以上。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