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和公共养老基金损失2.2万亿美元
一项年度研究估计,过去一年股市和债市的大幅下跌,导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和公共养老基金的资产规模有史以来首次缩水,损失总额达到2.2万亿美元。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平台Global SWF的报告发现,去年全年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从11.5万亿美元降至10.6万亿美元,而公共养老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从22.1万亿美元降至20.8万亿美元。
Global SWF的分析师Diego Lopez表示,导致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债券和股票市场“同时且显著”的出现10%以上的调整,这是50年来从未发生过的组合。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并将本已不断上升的通胀率推至40年高点。作为回应,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提高了利率,导致全球市场抛售。
Lopez表示:“这些都是账面损失,其中一些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者的角色不会变现这些损失。但它很能说明我们所处的时代。”
该报告分析了资产总额达32万亿美元的455家主权财富基金的的情况,发现丹麦劳动力市场补充养老基金(ATP)经历了最艰难的一年,据估计暴跌了45%,使丹麦养老金领取者损失了340亿美元。
尽管存在这些动荡,但与2021年相比,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和公共养老基金去年用于收购公司、房地产或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仍增长了12%。
他们总共在743笔交易上投入了创纪录的2575亿美元,规模达10亿美元的“巨型交易”数量也创下了历史纪录。
规模达6900亿美元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位居榜首,在72笔交易中支出了39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流入了房地产,并明显偏向于物流地产。
事实上,这些主权基金有史以来最大的10笔投资中,有5笔发生在2022年,始于去年1月,当时新加坡淡马锡集团(Temasek)斥资70亿美元从私募股权基金Bridgepoint手中收购了测试、检验和认证公司Element Materials。
去年3月,加拿大BCI同意与麦格理(Macquarie)一起收购英国国家电网天然气输送和计量部门60%的股份。两个月后,意大利CDP股权财富基金与黑石集团及麦格理联手,斥资44亿美元收购了Autostrade per l ‘Italia。
报告称:“如果2023年金融市场继续下跌,主权财富基金很可能会继续‘追逐大象’,以此作为满足其资本配置要求的有效方式。”
社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着力扩内需与提信心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才可能筹集充分的财力,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前提下,让财政政策的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2023年,中国经济仍然将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压力仍然较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特别注意促进内需的扩大和信心的提振。扩大内需的重点在消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当前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体制机制方面,如一些领域存在的限购限价政策。只要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潜在的消费需求就会释放出去。税费减免近年来在促进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汽车、住房等领域的减免税政策,都有利于消费,在稳定消费和扩大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支持居民换购住房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对于活跃住房交易、促进改善性住房消费都有重要意义。这样的政策理应制度化,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条件改善的需要。当前,居民消费正处于升级换代中。消费税的税目税率的进一步优化,也将有利于消费的扩大。
扩大消费说到底需要居民收入作为支撑,没有收入的维持和可持续增长,消费是难以真正扩大的。因此要进一步落实好收入支持政策,对特定的中低收入群体在收入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保障(包括发放现金),将有利于托底式消费的维持。居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还得从就业上下功夫。有就业机会,就有相应的收入;有更好的机会,就可能有更高的收入。所以不仅仅要保就业,而且要在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上下功夫。减少供给冲击,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完整,不仅是产业经济安全的需要,对于就业机会的创造也至关重要。财政对“卡脖子”领域的科技攻关的支持,对资源能源供应稳定的支持,都有利于供给的稳定,从而促进就业。保市场主体也有助于就业,而税费优惠政策的延续,显然有助于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纾困只是临时性的,市场主体只有在市场的风浪中自由驰骋,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才会活得更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增加问题也亟待引起更多重视。资本市场的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而且还会因此让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让资本更多地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进一步优化相关税费政策,进一步规范国企出资人的职责,加快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让财产性收入真正成为社会成员分享社会财富增量的重要方式,刻不容缓。
扩大内需在过去更多地指向扩大投资。扩大投资现在仍然很重要,财政的一般公共预算投资、专项债投资,都有持续扩大的必要。政府投资相对于市场投资来说,数量较小,因此更要强调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应当是政府投资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扩大投资,特别是扩大民间投资,财政政策当更有作为。鼓励民间投资,不一定要有专门针对民间投资的税费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开放更多的重大项目领域让民间投资有机会参与,包括通过与公共投资合作或者独立投资的方式得到发展的机会。只要民间投资真正有发展机会并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市场预期就会真正扭转过来,市场信心的提振就会真正到来。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必须建立在正常的财政运行基础之上、建立在财力的统筹之上。基层“三保”需要财力保障,一些地方财力的缺口需要中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强政府财力统筹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才可能筹集充分的财力,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前提下,让财政政策的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扩大内需、提振信心,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其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但与此同时,仍然需要整个公共政策体系的全面有力支持,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实现2023年的经济工作目标。
医疗消费中复苏弹性最强!眼科赛道迎政策利好 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随着防疫政策逐步优化,线下消费场景迎来复苏,同时此前受疫情影响而挤压的医疗需求也逐渐释放。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张静含等人在12月27日的研报中指出,眼科、口腔科等消费类科室对疫情及相关管控措施更敏感。2020年医院眼科门急诊人次数同比下降11.9%,2021年疫情缓和后,眼科2021年同比增长19.6%。根据海外经验,防疫管控放松后眼科门诊量恢复迅速,同比增速比刚需科室增速平均高12%。
此外,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文件中提出,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而专科医院中,眼科、口腔科、体检等赛道发展最为迅速。
张静含等人认为,《纲要》中的促进医疗健康服务消费政策落地后,2023年“金眼”有望回归,行业迎来复苏。并且长期来看,扩大内需消费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提高后将直接提升居民医疗服务的就诊及支付意愿,长期利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财信证券也表示,国内疫情防控长期向好趋势不改,院外消费医疗将持续回温,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本土化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等。
中信证券分析师陈竹等人在11月7日的研报中指出,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0年中国近视患者超7亿人,白内障患者达2亿人以上,眼科疾病患病人数庞大且远超美国,还有大量目前尚未获得充分治疗的眼科疾病患者群体,眼病诊疗需求存在较大缺口。
眼科产业链包括眼科服务、眼科器械和眼科治疗药物三大领域。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转引自中商产业研究院)显示,2021年中国眼科市场整体规模达2100亿元。其中眼科服务市场占比最大,占眼科市场整体规模的71%,眼科器械占比17%左右。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眼科服务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2522亿元,对应2020-2025年CAGR为17.5%;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283亿元,2030年将达492亿元,对应2020-2025年CAGR为17.0%。
按治疗类型,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主要包括医学视光、屈光手术、白内障治疗。
我国近视人群基数大且每年新增人数多,根据《中国近视白皮书》,屈光手术市场规模在2020-2025年将以28.4%的CAGR从208亿元增长至725亿元。另外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深入,2025年我国CSR(白内障手术率)将从2018年的2662提升至4287,白内障手术渗透率持续提高。
竞争格局方面,爱尔眼科是行业绝对龙头,体内+集团内部共有医院加门诊部超过600家,海外已布局115家眼科中心及诊所。作为全球性眼科连锁企业,公司2021年收入达150亿元。2022年,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相继登陆创业板,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华厦眼科深耕福建省眼科医疗市场,目前已在国内开设57家眼科专科医院,覆盖17个省及46个城市。公司配镜、屈光、白内障业务收入占比合计73%,主要项目发展前景广阔。西南证券在12月22日的研报中指出,公司省内医院3-5年盈亏平衡,省外医院约6年盈亏平衡,店龄处于5-10年、3-5年的医院数量占比分别为60.9%和14.1%,培育期医院后备数量充足,预计未来随着医院进入成熟期,公司将迎来业绩释放。
普瑞眼科聚焦中心城市,在兰州、成都、昆明、合肥等地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旗下开业10家10年以上老店,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2021年收入占比78.72%;何氏眼科深耕辽宁省内,省外分级诊疗模式快速推广中,截至2022H1,公司旗下有3家三级、32家二级、55家初级眼保健服务机构。2022上半年何氏眼科屈光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4.45%,视光服务1.63亿元,同比增长6.02%。
眼科医疗器械市场中,角膜塑形镜是高支出、高毛利率、高续戴率、高用户黏性的蓝海市场。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角膜塑形镜全市场规模(包括护理产品)将达635.8亿元,对应2021-2025年CAGR为20.56%。
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格局相对集中,2021年角膜塑形镜行业CR3达50%以上。其中欧普康视市占率达22.33%,是国内角膜塑形镜细分领域的龙头,是行业内少数能够与跨国同行业企业形成有力竞争的内资企业之一。欧普康视2021年86%的业务收入来自硬性角膜接触镜行业,业务整体毛利率高达77%。此外爱博医疗市占率3.57%,昊海生科市占率1.5%。
爱博医疗是国内第2家取得角膜塑形镜注册证的生产企业,自研角膜塑形镜产品“普诺瞳”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达1.07亿元,同比增长159.54%,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24.73%;昊海生科拥有亨泰光学二代角膜塑形镜产品“迈儿康 myOK”及儿童近视管理及控制的光学镜片“贝视得”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南鹏光学51%股权以及“亨泰 Hiline”、硬性角膜接触镜等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经销权。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角膜塑形镜产品临床试验已基本完成,即将启动注册申报。
不过,集采对眼科医疗器械板块的冲击较大。10月26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采购中心发布通知,拟于近期开展20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被纳入其中。有市场人士分析,如果OK镜集采顺利落地,且得到其他省份的响应,那么如欧普康视、爱博医疗这样严重依赖OK镜的上市公司短期业绩无疑会受到一定影响。
近年来,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备受青睐,多家主营民营眼科医院的公司上市。民营眼科医院为连锁经营模式,需要通过快速扩张抢占市场。而新开医院需要一定时间进行业绩爬坡,分析人士指出利润承压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