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桐乡的大学有哪些
- 2、浙江工商大学是重点大学
- 3、建筑新八校
一、桐乡的大学 桐乡的大学有2所,名单分别为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分校、 浙江理工大学 科技与艺术学院,其中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二、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分校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杭州下沙和桐乡乌镇。学校总占地1305亩,总建筑面积56.6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文学院、新媒体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音乐学院13个二级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公共艺术教育部4个教学部及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4000人;建有“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等10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体系,覆盖了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5个学科门类。戏剧与影视学获得了省一流学科A类立项,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获得省一流学科B类立项,拥有美术学等7个校一流培育学科;开设本科专业41个,其中艺术类专业18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2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学等4个专业为“十三五”省级优势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文化产业管理、摄影、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技术等7个专业为“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1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项目,从2012年起连续7年招收研究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39人。
全校教职员工总人数1286人,其中正高职称106人,副高职称284人;全国优秀教师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名,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人才35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8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团队4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近年来,教师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电影金鸡奖、飞天奖、意大利A设计大奖等高层次科研与创作奖项20余项。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逾3亿元。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其中4个省级重点建设点,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目前学校拥有播音主持综合实验室、新闻传播实验室、融合媒体云平台、广电通信及信息网络实验室、媒体创作实践基地等49个实验室;22层演播大楼拥有各种规格演播厅17个,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152余万册,电子图书135万余册,音像视听资料4.54万件。
学校与全国广电系统合作,建立340余家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四家海外实习基地,积极构建学生专业实践和就业的平台,列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0项。
与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6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向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在内的合作院校派出近三百名交流生。学校聘用外国和台湾籍教师30余人。2015年,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正式开始招生。同年,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重点建设项目——播音主持艺术(双语方向)专业招收首批留学生。2017年9月我校和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视觉传媒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正式开始招生。
雄厚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优良的学风,使学校的毕业生深受业界及社会好评,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3%以上,许多毕业生成为广电传媒领域的精英骨干。学校先后荣获浙江省“平安校园”、“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秉承“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的宗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浙江传媒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以培养广播影视和文化创意人才为重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三、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简介
继成功引进浙江传媒学院之后,桐乡市人民政府与 浙江理工大学 达成办学合作协议,合作共建 浙江理工大学 科技与艺术学院,这意味着桐乡将迎来第二所本科高校。
浙江理工大学 科技与艺术学院是一所以纺织、服装、艺术设计为特色,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于2000年开始面向浙江省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和确认,2006年开始在余杭仓前办学,为有利于学院快速发展,计划2017年9月整体搬迁至上虞办学。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2016年,学院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浙江省“十二五”高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设计学两个学科成功获批“十三五”省一流学科B类。
学院依托 浙江理工大学 百余年的雄厚办学优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现有本科专业29个,涉及理、工、艺、经、管、法、文等学科,其中省重点专业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3个。学院立足浙江,面向全国10多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生6000余名,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60万余册,建有9个实验中心(室),有浙江省本科院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本科院校省级合格教学实验中心等。与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市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70余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学院按照“规范办学、提升质量、培育特色、塑造品牌”的办学思路,坚持人才强院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8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5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68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分别为2人和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5人,获得省“教坛名师”、“教坛新秀”、“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厅局级及以上奖励共20余人次,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二等奖4项,2名教师多次荣获德国红点奖和国际IF产品设计奖。
近年来学院主持国家教学研究项目3项,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项,教育部教指委课程项目1项,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5项,省精品课程2门,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4项,10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十二五”期间,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4项,2部教材入选省级高校重点教材,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入选部委级及其他教材等4部。2016年,主持各类课题1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5项,厅局级项目53项;各类成果及获奖50项;出版著作或教材17部,获得授权专利340项,软件著作权6项。
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参与面广,效果好。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10余项,1名学生被评为省十佳大学生。社会实践硕果累累,学院多次荣获省级优秀实践小分队、杭州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工作奖等荣誉。艺术体育成绩斐然,体育舞蹈、武术、乒乓球等项目在省内外多项比赛中喜报频传。“十二五”期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全国性奖项99项、省(市)级奖项550项,其中在教育部、省教育厅重点组织竞赛中获全国性奖项22项、省级奖项317项。2016年省高数竞赛、省大学生摄影竞赛、省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获奖成绩分别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二、第四和第七,均位于全省独立学院之首。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
浙江工商大学是重点大学
1、浙江工商大学是重点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该校是一所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的共建高校。
2、浙江工商大学简介
学校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3100余人,各类研究生5000余人;留学生2100余人,其中学历生1100余名;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2万余人。
学校下设工商管理学院(含浙商研究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含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商学院、杭州商学院(独立学院)、章乃器学院(创业学院)、MBA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法语联盟)、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等25个学院。
学校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并着力体现“大商科”人才培养特点。现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试点、17个省级“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6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2018年,普通类招生计划数位列全省高校第二,且招生计划全部在一段线上完成。27个招生专业(类)的在浙录取平均分均在600分以上,约占93.1%。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自2008年我省开展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以来,学校稳居前5位。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覆盖25个招生领域),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省“一带一路”建设智库,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2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同时还拥有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中阿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有关政策建议获国务院、商务部、外交部和省委省政府等领导的批示或采纳。学校统计学科团队研发的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关村电子产品指数等10多个指数具有市场风向标地位。学校主办的浙商博物馆,成为展示浙商成就、传播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的重要窗口。
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 浙江工商大学 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双双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以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CSSCI)“四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商业经济与管理》被评为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 学报》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入选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 出版社是浙江省3个高校出版社之一。
学校现有教职工2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72人,博士生导师88人,正高职称330余人,副高职称690余人,博士87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国家杰青、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国家“”、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高层次人才。
2016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学校国际学生2100余人,分别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地区,分布在全校17个学院39个专业,已有17个本科、25个硕士和10个博士专业实行全外语教学。与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在东亚研究、食品安全、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商务、商务汉语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 浙江工商大学 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已成为比利时最大的汉语培训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165.80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教工路校区和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亿元,教学用计算机8217台。图书馆纸质图书363余万册,数字资源90000GB。
建筑新八校建筑新八校的建筑类专业虽然没有老八校那样起步早,但依靠一流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迅速形成了建筑学专业优势,也是大家公认的建筑类专业名校。
浙江大学:位于杭州,其建筑工程学院创建于1927年,目前有土木工程学系、建筑学系、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水利工程学院。共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水利工程、交通工程5个专业在本科招生。
湖南大学:位于长沙,建筑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建筑学科创办于1929年,由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及艺术学组成,学院下沙建筑、城乡规划、景观及环境艺术4个系,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技术2个研究中心,1个实验中心以及湖南大学城市建筑和南方村落文化2个研究所。
沈阳建筑大学:位于沈阳市,是以建筑、土木、机械等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校。其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列。
大连理工大学:位于大连市,建筑类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9年,目前建筑与艺术学院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雕塑、工业设计6个专业。建筑学专业是国家首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等。
深圳大学:位于深圳市,其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由建筑学、城市规划等本科专业组成,有建筑系、规划系、城市与建筑环境实验室、世界建筑导报社、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设置了建筑学和城乡规划2个本科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武汉市,其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设计学系等,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艺术学5个一级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市,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国际航运系。涵盖了五个一级学科。
南京大学:位于南京市,老牌大学,其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下设了建筑系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主要培养高层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及区域规划专业人才。建筑系对新兴的城市建筑、数字建筑、绿色建筑开展了世界前沿性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