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岳
最近,关于商业银行的消息不断。先是商业银行获准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继而金融机构可以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被写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文件中。这些被看作是银行股(后者不限于银行,但为行文方便,以银行股代称)的利好消息。而后,有媒体曝出商业银行理财新规已下发至各银行进行意见征求,其核心内容是不得投资股票,禁止发行分级产品。这被理解为是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利空消息。
先看利空消息。对于商业银行理财新规,其出发点是规范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从长期来看应是利好消息。但对于目前仍显孱弱的市场来说,这个消息就算是利空了。正如业界评论的那样,对于监管规则的调整要做好预期管理,并能兼顾各个层面,决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否则,规则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被放大,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
但值得庆幸的是,媒体曝出的商业银行理财新规只是征求意见稿,何时实施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市场仅是在7月27日表示了一下,第二天就已恢复平静。也就是说,这个利空消息目前或许仅是“杯弓蛇影”。
再来看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7月18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按照专家的说法,这句话释放了两个层面的信息,一是债转股试点开始启动,二是投贷联动试点的有序推进。债转股与投贷联动的相得益彰,让银行获得投资子公司牌照成为一种可能。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4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53万亿元。这些存款肯定不会趴在银行里,除了缴纳准备金、放贷等用途外,还要找到其他出口。但现在的问题就是银行与实体经济的连接渠道太少,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的突出。所以,决策层明确提出,要“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而“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就是疏通渠道之一。
投资特别是有效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8360亿元,增长9%,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一季度分别回落0.6和1.7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879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放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针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推出的这些利好措施,正是为了解决投资增速回落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的问题。
专家认为,商业银行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顺应企业股权融资的巨大需求,有利于提高投融资效率。另一方面,股权融资业务以其轻资本、高收益的特点,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加快转型的重要创新方向。
因此,无论是投贷联动还是依法持有企业股权,其初衷都是给金融机构以全新的成长空间,并期望其能够使金融和实体经济更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推动,良性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银行股(金融机构)的利好政策用好了,对于中国经济的益处是明显的,对相关股票也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对于所谓的利空政策,只要沟通协调好、充分尊重市场及各方意见,平稳过渡可以期待。
独具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