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是国内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
集团历史沿革与业务概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前身为 1956 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经历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发展阶段,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 1999 年 7 月 1 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
作为传统军工集团之一,集团主要从事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和航天技术服务四大主业,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
集团旗下拥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四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航天六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七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航天九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十一院)8 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研究院),以及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11 家专业公司、13 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含南洋科技)和若干直属单位。 获取本文完整报告请百度搜索“乐晴智库”。
集团主要从事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和航天服务四大主业。航天科技集团承担着探索开发宇宙空间、构建战略核威慑力量、保障武器装备供应等任务,集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航天企业集团,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集团宇航系统业务包括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探月工程等领域;导弹武器系统业务包括导弹、无人机、武器系统、地面设备等领域;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包括卫星应用、特种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先进材料应用、电子信息产品等领域;航天服务业包括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化服务、金融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等领域。
集团业绩增长稳健,是军工行业的排头兵
“十二五”以来,集团营业收入连年增长,年增速保持在 10%以上,整体盈利能力处于上升趋势,集团归母净利润稳步上升。“十二五”期间,集团营业收入从 1018 亿元增长到 1920 亿元,年均增速为 13.5%,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 11.2%,高于央企平均水平。2016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2132 亿元、利润总额 17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 11.0%和 14.1%。
集团在国内央企经营业绩考核中排名居首,在世界 500 强排名中位列第 336 名。2017年 7 月 12 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公布 2016 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在全部上榜的 51 家 A 级企业中,集团排名第一位。集团已连续 13 年获得考核 A 级,连续 4 年在军工行业中保持第一。集团自 2015 年首次进入《财富》世界 500 强之后,连续三年排名稳步上升。在 2017 年最新公布的排行榜中,以 320.9 亿美元的营收,位列第 336 名。 百度搜索“乐晴智库”,获得更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十二五”期间集团四大主业成果显著,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成就
“十二五”时期集团全面布局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航天服务四大主业,各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
1)宇航业务经济规模翻两番,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十二五”期间,宇航业务经济规模翻两番,集团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跨入国际先进行列。集团共完成 83 次宇航发射,放飞各类飞行器 135 颗;同时,集团具备了现役火箭年产 25 发、出厂 30 颗航天器的研制能力,长征火箭发射次数突破 200 次;卫星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在轨卫星数量达到 163 颗,应用卫星从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由通信广播、气象、资源、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组成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骨干框架初步建成。2016 年,集团完成 22 次宇航发射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顺利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2)导弹武器系统板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二五”期间,集团研制交付的导弹武器技术水平、装备数量和实战能力大幅提升。
集团研制的猎鹰、飞豹、飞鹰系列防空导弹武器系统,M20 地地战术导弹武器系统,超巡系列超声速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彩虹系列无人机,飞腾系列精确制导炸弹、东风 5B、东风 15B等型号武器装备在“十二五”期间相继亮相。这些武器装备体现了集团构建军贸产品战役战术体系化发展的思路,展现了雄厚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制造能力。
3)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归核聚焦,助力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集团明确 6 个主业方向,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规模跃升至千亿量级,年均增长 18%。2013 年,集团第六次战略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对主业方向进行了调整,明确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要着力发展卫星应用、特种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先进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和生产性服务业 6 个主业方向。
集团将产业纵向划分为方向层、业务层和产品层等 4 个层级,基本形成了重点业务、优势业务对各主业方向的支撑格局,产业聚焦发展脉络更加清晰。集团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规模由百亿量级跃升至千亿量级,收入年均增长 18%,产业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提高到 58%。卫星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先进材料及应用、特种设备、节能环保装备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这六大主业板块收入占比提高到 75%。10 亿元规模公司数量达 23 家,亿元规模公司达 114 家,销售额超亿元产品达到 94种。
在央企军工集团中,航天科技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相对偏低,潜力巨大。从总资产和净资产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占集团总资产和净资产的 22%和 27%,资产证券化水平在央企军工集团中排名靠后。以营业总收入及净利率来衡量,航天科技集团仅有 18%的营业收入和 19%的净利润来自于上市公司,在央企军工集团中均位列倒数第二,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集团业绩的贡献来源大部分来自上市公司体外的资产。
“十三五”是集团实现“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战略目标以及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决胜阶段,集团对未来改革发展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
集团对于未来业务和业绩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集团规划,“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到 2020 年,集团进入世界500 强前 300 强,使我国迈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2020 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4000 亿元以上,利润总额 230 亿元以上,经济增加值 190 亿元以上。
集团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以确保完成“十三五”任务目标
为顺利完成集团“十三五”目标,集团在第六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条主线、两大领域、五个体系”的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一条主线”指以调整优化管控模式为主线,做实母子公司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两个领域”指航天型号领域、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领域;“五个体系”包括建立完善航天创新体系、打造航天智能制造与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国内外的市场营销体系、健全考核评价激励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