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中外,在漫长的历史之中,女性的地位仿佛都受到了诅咒,十分的低下,在中国,这样的改变是在大约民国初年,女性的地位才得以改善——逐渐从一个附属品便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种妇女身份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在20年代末期一直到二战时期,美国妇女的地位可谓是十分低下,妇女在就业之上是遭到歧视的,不仅如此,她们的家庭地位也十分堪忧,基本上都是男性的附庸。但是二战的爆发,虽然带来了相当程度大的危害,但同时也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妇女在就业和家庭地位之上比起之前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说是一场对于妇女地位的革命也不为过。
当然了,相信这样虚无缥缈的说,还是过于简单了,很多人可能感受不到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接着我们就来深入二战那段历史,通过分别看二战前与二战后的表现来更为直观看待这一变化。
二战前的地位的低下,表现是全方位的
一、二战前妇女的就业
美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是以殖民地的形式存在的,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美国的妇女基本上都是在家庭之中做家庭主妇的,几乎没有什么人会选择外出工作,直到工业革命开始,妇女的外出工作的人数才开始增多。到了1910年,女性从业人员也不再仅仅从事于工厂纺织业,而是有着各个不同的就业方向,其中以文职较多,但即使说这个时期的妇女就业人数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比例也还是不到30%。
而在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得其经济一下跌入低估,原本的泡沫化为了虚无。大萧条促使不少的男性失业,导致他们进入原本的女性行业,这在一个程度上而言,使得工业革命后本来开始加大的妇女就业率急剧下降。毕竟当时对于女性的歧视依旧存在,若男性霸占女性岗位,很多用人单位定是优先男性。女性对男性毫无竞争力,一般只能与同是女性的劳动者互相竞争。
不仅如此,就连当时的美国政府也曾专门颁布了限制已婚妇女就业的条例,妇女的就业权利甚至被法律限制。当时的社会舆论统一认为,如果说工作男性可以胜任的话,女性就没有担任这项工作的必要了,如果说男性被雇用完了,女性才有资格担任工作,这样的环境可谓是对女性十分的严苛。
二、二战前女性的婚姻
现在我们说如果说要有婚姻的话,那么必须是两个人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但是在二战前的美国,这样的美好状况却是十分稀少的,当时的婚姻和中国古代的婚姻一样,是夹杂着利益的,家庭、宗教、社会背景甚至于繁衍成为了当时人的婚姻的最主要因素。
而在这样的婚姻之中,女性是没有话语权的,男性因为能够获得金钱用以为养家而成为了家中话语权的绝对掌握者,女性则相反。直到二十世纪后,女性开始走出家门,能够获取报酬,其家庭地位才有所上升。
而随着女性地位在家庭地位之中的上升,婚姻才逐渐开始有了自主权,而非是所谓的包办。但是这种婚姻状况也并不是真正平等的,女性虽然开始了走出家门,但是其薪酬还是远远低于男性,所以其地位其实也并没有特别的高。当时的男性甚至于会把家庭的破裂全部归根于女性,即使是自己的出轨导致的婚姻破裂,也能够找出是因为妻子没有魅力的荒诞理由。
三、二战前女性的教育情况
中国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语,美国虽然没有这种俗语,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女性是没有男性聪明的,因此也没有加强对其的教育。斯托克就曾经将美国的妇女教育分为六类,其中只有一类是真正通过学校来完成的正常教育,剩下的几类,包括像非正式道德教育、正式道德教育等等,都是带着特殊目的的,即将女性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家庭妇女,他们将女性放在了一个家庭的层面,而非社会的层面。
早在独立战争前,平民家的女性甚至没有办法接受正式的教育,只有贵族家的小姐才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这种教育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而只是绣花。音乐这种取悦男主人,维持上流社会脸面的所谓贵族教育,是局限在艺术层面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女性是不少上流社会男子择偶的对象,但是却是死板的。
直到19世纪,美国的第一所女子中学才正式向公众开放,美国的女子学校才逐渐的建立,在十九世纪末期,基本上所有的学校,包括大部分的高校都向女子开放。但是教育依旧是倾斜的,女子的教育还是局限在文科和师范教育这种辅助型学科之上,而且能够获得录取机会的依旧很少,大部分是被上流社会所垄断。
那二战前女性的境况并不算好,那么二战究竟带给了她们怎样的变化呢?
一、社会舆论(就业环境)的变化
在二战中,青壮年男子们纷纷应征入伍,失业问题因此得到解决,但是与此相关的是慢慢的产生了严峻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个时候,美国的女性就纷纷步上劳动岗位,用以补充原本的男子的劳动岗位。
而社会舆论也从女性不能够进入劳动岗位,应该限制女性变成了鼓励女性进入劳动岗位,甚至于告诫女性要勤劳的劳动。由此可见,之前所谓的限制不过是男性社会要巩固住自己的地位而有的说辞罢了。
女性的特殊的生理现象注定了其肯定是不如男性的,于是不少的女性要求改善其工作条件,社会之上的劳动岗位大多数也只有女性在了,如果她们罢工,那么美国的社会一定会陷入瘫痪,于是政府只能够被迫答应这些妇女的提议。
除了社会舆论有了变化之外,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其实对于女性就业也有了新的看法。就比如很多公司就率先雇佣女性,甚至是已婚女性,包括一些原本认为女性进入工作会破坏原本的工作环境的公司也不例外。而这些女性并没有让雇主失望,以至于雇主们十分兴奋,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女性劳动力比男性劳动力更加的细致,也更加的容易控制。
二、实际就业岗位与方向变得不再单一
美国的女性在二战的过程中的就业数量增长的十分快,上文已经说到,美国的女性在二战前进入工作的也不过是女性比例的不到百分之三十,但是在二战的过程中,女性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飞快,到了1945年,就已经占了全社会的劳动力的百分之三十六!从这里,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原本被鄙视的已婚妇女慢慢的受到雇主的喜欢,而在之前,已婚女性就业甚至是社会的大忌!
除此之外,在二战的过程中,不少的女性因为男性劳动力的不足而进入了原本只有男性才能够进入的岗位,比如说军工厂,在此之前,进入军工厂是男性的“殊荣”。除此之外,原本文职就是不少女性的主要工作岗位,现在则更是,美国女性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女性从事文职,甚至是能够进入政府。
三、就业不会那么局限于种族(虽仍旧有偏见)
都知道美国是多种族、多民族所组成的国家,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白人人群,白人鄙视其余的印第安人和非洲裔,觉得这些人是低白人一等的,这些人的生活本身就十分的困难,更不用说妇女了。
而二战的爆发却打破了这种隔阂,将原本只能够从事最底层最脏累的活的黑人以及印第安妇女能够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可以说二战也带给这些受歧视种族妇女重新生活的希望。她们的工作从原本的以家佣为主变成了可以自由择业,虽然说歧视依旧存在,但是比之前的现象已经好很多了。
总结凡事都有利弊,二战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希望。这场灾难的诞生,让人们学会了反思,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反思自己原本的不足;当然也学会了站在团结与平等对待的情况下看待问题——不止是男性之间的团结与平等,更是男女两个性别之间的。
在二战中,更多的男性死于战场,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启用了女性。而在战争之下,全国人们众志成城,男性拿下了原有的执拗与偏见,放下了包袱与女性一起共同为国效力,抵御法西斯。在此过程中,男性们也见识到了女性的作用,认识到男性很多能够担当的,女性也能——而这种观念的改善,也是女性地位能够得到变革式提升最为直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