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专业    实时    平台  家乐  窗口  普洱  支付接口  app开发 

探索“产业+金融”模式 破解“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双星伴月

   日期:2023-07-20     浏览:28    评论:0    
核心提示:有关“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和融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日前,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今年预计培育30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此带动培育5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大“专

有关“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和融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日前,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今年预计培育30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此带动培育5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和范围。

在此背景下,叠加国家“双碳”目标,国内不少金融机构正在以“产业+金融”相融合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为抓手,破解“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难题。从能源行业的情况来看,相关创新融资模式日趋成熟。

风险评估难题待解

安永金融服务合伙人许旭明表示,“专精特新”企业一般是处于初创期或刚进入增长期不久的中小企业,其财务信息往往还不够透明、信用记录不足且缺少抵押物,通常达不到银行的贷款门槛。尽管“专精特新”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科创企业,拥有专利或专有技术,但银行缺乏熟悉相关行业或该类技术发展前景的人才,难以对这类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导致“专精特新”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融资。

许旭明认为,新能源、电力等传统能源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是实现减碳目标的主力军。解决这些企业的融资难题,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逐步替代,在不牺牲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实现“双碳”目标。

而从融资的实际情况看,记者从长三角区域了解到的情况显示,新能源、传统能源等行业可获得的融资仍然“冷热不均”。例如,新能源相关业务等更受银行欢迎,而处于上中游的不少具有“专精特新”特色的制造业中小企业,目前在融资上还有不同程度的“饥渴”情况。

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认为,在以往传统融资业务模式下,金融机构为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低碳技术创新等提供金融服务,缺乏精准有效的量化支撑,只能通过提高融资成本来防范风险,这就容易导致诸如研发投入高、转型需求强的“专精特新”企业难以获取绿色金融政策红利。

能源行业积极探索新模式

同时,国内不少金融机构也开始依托于能源电力消费数据、碳排放数据,以“产业+金融”的模式,探索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当前电力和能源行业面临的升级转型现实需求,中心通过将用电等能源消耗数据与金融优惠有机结合,一方面能有效激发企业的节能减排意愿,另一方面也能更精准满足大能源行业“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已与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签署合作授信协议,总规模超过一千亿元。其中能源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则是创新金融业务的关键发力点。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创新探索做法,正在能源行业逐步推广。公开信息显示,仅今年以来,国内就有浙能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与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或深化相关产融协作和绿色金融综合服务。

中国银行研究院李晔林表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金融需求更加复杂,其成长特点及风险特点仍需进一步掌握。金融机构以产融协同的方式,为相关企业构建绿色信息披露体系、探索中小企业各类环境权益抵质押业务,能更好满足相关企业融资需求。(王辉)

编辑:黄昂瑾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www.jingke.org/news/show-118930.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探索“产业+金融”模式 破解“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双星伴月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