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生活质量不能光看视频照片,肤白貌美大长腿,穿的整齐,其实并不能完全说明生活就好,对吧。
像日本,长期睡网吧的失意青年甚至街头的流浪汉都衣着整洁,谈吐礼貌。而背地里呢,可能连吃个饱饭都困难。
(2016年,给欧洲人均GDP“拖后腿”的几个国家排名,“东粮仓”乌克兰名列第二,仅为中国的1/4)
客观看,除了GDP,还有个数值很说明问题,那就是人均平均寿命。根据2017年数据,乌克兰在全球225个有统计资料的国家中,人均寿命是66.50岁,排名147位,前后都是太平洋上不发达的岛国。咱们中国大陆为72.22岁,虽然也挺靠后,排到了95名,但还是把乌克兰远远地甩到后面了。客观讲,除了美美的外形特征和军工行业的某些先进领域,别的方面,乌克兰真没啥咱们可以值得羡慕的。
其实,论基础,乌克兰先天条件是相当不赖的。千里沃土,素有“东欧粮仓”之称,更是前苏联最密集的工业基地和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区。
在苏联解体的分家活动中,乌克兰分得了不少产业,这甚至导致,乌克兰独立后,俄罗斯的大量重工业企业由于失去了位于乌境内的配套企业,一时间无法运转。
颜色革命后,乌克兰跟俄罗斯的工业合作终止。然而,根据苏联时代的设计部署,乌克兰的军工企业是同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境内的产业互补的。于是,那些配套企业没有了俄罗斯市场的需求,要想独立存活非常艰难,只能靠中国等几个国际军备买家来艰难续命,仅仅维持着半死不活的状态。
政治上,乌克兰着急搞西式民主,各色政客天天忙着互黑,自己捞钱,服务对象不是“祖国人民”而是国内外的“寡头”们。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内分裂势力此起彼伏....
(现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主演的《人民公仆》剧照。当总统前的男主,在历史课上激愤的抨击社会乱象)
而西方那些“友邦”呢,就会挥舞着空头支票忽悠乌克兰主动去戳毛熊,真被毛熊修理的时候,欧美全程又当了“吃瓜群众”,只是口头上给予了“精神支持”。毕竟,欧洲各国都被俄掐着脖子过日子,生怕招惹了毛熊给断了油气。
因此,乌克兰所谓表面的“光鲜”只不过是吃老本罢了。
我之前的同事有在乌克兰某大学孔子学院做汉语教师的,据他体验,其实,要论城市基建方面,乌克兰确实沾了苏联的光,还真挺亲民,公交和通信费用比较低廉,服务也是可以的。
物价、房价跟城市地段有关,整体不算高,蔬菜水果便宜。毕竟,当地人收入那么低,高了也活不下去啊。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跟咱们国内的价格差不多,但对当地人来说,吃这些东西,已经属于比较奢华的生活了。
还有苏联时代留下的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福利。不过整体看,公立医院效率不高,而且现在也不是什么都免费,好多项目是需要自己付费的。免费教育指的是小学到高中阶段,大学也是收费的,但总体价不高。当然,现在乌克兰这个经济形势,就算你上了大学,如果不是那种特别“鹤立鸡群”的学霸或者家里有人脉的,找个靠谱的工作,难度挺大。
乌克兰社会跟俄罗斯甚至咱们中国都差不多,讲究人情往来,摊上事儿,第一时间都是“找熟人,托关系”。
不过,作为沙俄和苏联时代的重点建设对象,乌克兰城市建筑高大上,族群受教育程度高,大部分人热爱艺术,加上斯拉夫人爱整洁,喜欢把自己收拾整齐后再出门的习惯,往往给人带来一种高品质生活的感觉。
这种街景,的确不像是个平均工资两千多的国家(仅为德国的1/9—1/10左右)
想必大家也深有体会,一个精神面貌好,衣着整洁,谈吐得体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混的还不错”的印象;而那些卖惨的,多数都属于生活环境杂乱,形象不堪,衣着和言谈不得体的人群。一提到白人,都是洋气,富庶的感觉;再转到黑人,总感觉是贫苦出身。这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
总之,虽然乌克兰人均GDP和平均工资水平在欧洲都是垫底的角色,但老百姓吃上饱饭倒还不成问题。毕竟,作为除俄罗斯外的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乌克兰全国才4462万人,只相当于四个保定市的人口,自己还是东欧粮仓,千里黑土养活这点人还是可以的。加上跟咱们中国的军工合作,苏联的老本儿也在坚持发挥余热,温饱能维持住,但要讲究品质就非常费劲了。就说,如果生活质量真好的话,乌克兰哪里来那么多此起彼伏的“街头政治”,千万理由,最直接的不还是民生问题酿成的导火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