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赔金额结构来看,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险理赔金额占比均较高,一些险企的这两项理赔额占比甚至约9成,比如太平人寿,2021年重疾、医疗理赔金额比例约为88%。这表明,消费者在购置保险产品时应该首要考虑购买重疾险、医疗险等产品,更为实用。
理赔是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发布理赔报告已经成为险企秀服务“肌肉”的一种方式。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9日,已有58家险企发布2021年理赔年报,总赔付金额高达2186.69亿元。
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健康、新华保险、太平人寿等6家险企赔付金额超百亿元,中国人寿赔付金额最高达546亿元。
从各家险企的理赔金额结构来看,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险理赔金额占比均较高,一些险企的这两项理赔额占比甚至约9成,比如太平人寿,2021年重疾、医疗理赔金额比例约为88%。这表明,消费者在购置保险产品时应该首要考虑购买重疾险、医疗险等产品,更为实用。
同时,随着医疗成本提升等,理赔年报也呈现一些新趋势,比如多年前购买的重疾险保额已严重不足,这提醒消费者并非买了保险就一劳永逸,而应随情况变化为自身增添保障。
58家险企理赔总额超2千亿元 赔付手段、方式升级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人寿理赔金额最高,达546亿元,其次是平安人寿,达412亿元。太保寿险、人保健康、新华保险、太平人寿赔付金额均过百亿元,分别为193亿元、177亿元、140亿元、103.46亿元。
此外,去年建信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寿险3家险企的理赔金额超50亿元,多数险企理赔额在几亿元水平。
与2020年相比,不少中小险企2021年的赔付金额大幅上升,比如国富人寿年赔付0.88亿元,同比提升377%,三峡人寿赔付1.19亿元,同比提升234%,横琴人寿赔付金额则同比上涨160%达1.3亿元,这些险企成立的时间都不算长,去年赔付金额较大应该与成立后几年业务量快速增长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理赔手续多、步骤多、材料复杂等问题一直是饱受诟病的行业顽疾,保险公司正试图通过各种科技手段解决问题,比如平安人寿去年便推出了“免材料·省心赔”服务,全面联通地级市卫健委所辖医院,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实现身份信息、就诊记录、交易信息等的网络加密互信验证和点对点传输,截至目前,已有1500余位客户率先体验这一服务。
此外,此前保险客户一般都是先治疗,后理赔,但这样就会出现理赔款下不来,没钱治病的问题,近些年,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将理赔环节前置,即预赔一部分钱,及时满足客户治疗的资金需求。
健康险更实用 可通过惠民保等提高保障水平
透视各家险企的理赔数据,可以明显发现,无论是从赔付件数来看,还是赔付金额来看,重疾、医疗责任占比都比较高,以同方全球人寿为例,重疾/轻症占理赔总额的77%,医疗占8%,合计占比85%,医疗则占理赔总件数的83%,重疾/轻症占14%,合计占比97%,这说明,消费者购买重疾险、医疗险等健康险将更为实用。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对记者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学进步,医疗费用上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医疗卫生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多项研究表明,收入增长、人口老龄化等都是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有研究表明医疗保险(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也是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之一。对于个人来说,保险仍然是转移医疗风险的最优选择,其中,百万医疗保险以及各地的惠民保比较不错。
不过,理赔年报数据也表明,消费者购买重疾险的保额并不高,远无法覆盖目前的重疾治疗费用,太平人寿2021年度理赔报告称,50万元以上的重疾险理赔件数仅占3%,0~5万元占比最高,达29.23%,15万元以下的重疾险理赔件数占比近7成。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消费者在十几年前就已配置重疾险,当时购买的保额普遍不高,时过境迁,5万元、10万元的保额显然已无法覆盖需求,但这些消费者又因年纪大或有其他疾病等,难以再配重疾险,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该如何提高保障水平?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防癌险的方式提高癌症保额,毕竟防癌险投保门槛低于重疾险、医疗险;另一方面,可以购买当地的惠民保,投保基本0门槛,保额较高,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时可以获得赔付,减轻负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