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孙艺真
“‘双循环’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要发挥金融功能作用,优化金融政策、市场和产品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于1月15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峰会上指出。
刘桂平进一步指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意义重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金融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会上,刘桂平谈到当前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面临的四重不确定因素。
一是,全球疫情反弹带来的不确定性;二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不确定性;三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四是,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
刘桂平强调,针对当前国际循环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要充分展示开放姿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世界,金融部门应该能够也必须有所作为。
“要抓好已有金融开放措施有序有效落实,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扎实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空间,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努力构建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刘桂平说。
就金融部门推动“双循环”的相关工作,刘桂平从促消费、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等方面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是,推动构建更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刘桂平表示,金融部门应支持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意愿,增强持续消费能力,推动构建更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意愿,增强持续消费能力。
二是,要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作用,持续夯实稳增长、保就业的基础。
刘桂平指出,金融系统肩负着托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效发展的责任与使命。要充分发挥好接续转换的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撬动作用,深入实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对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持续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要充分彰显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推进科技创新。
刘桂平强调,要紧紧围绕“卡脖子”融资需求,推动完善金融创新体系,特别要发挥好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的作用,支持健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体系,尽快形成“科技驱动—现代金融—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四是,要充分认识农村发展在“双循环”中的特殊地位,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对此,刘桂平认为,要精准把握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持续巩固和完善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政策体系,扎实做好粮食安全、种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