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佳能珠海公司公告 图片来源:网络
“因近年来全球照相机市场急剧萎缩,及新冠肺炎长期肆虐,公司经营面临空前困难……经慎重研究,做出艰难决定:终止公司生产。”这份盖有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印章、落款日期是2022年1月12日的公告,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
1月14日,佳能中国方面的发言人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确认了上述公告的真实性,但指出只是一部分产品线在做停产准备,何时停产要看具体推进的情况,届时可能还会剩下“一点点”产能。
有着32年历史的佳能珠海工厂,是佳能在中国大陆生产基地中唯一的影像产品工厂,主要生产数码相机、摄像机和镜头镜片等。巅峰时期,佳能珠海工厂员工过万人,每年生产的卡片相机占到佳能全球同类相机销量的一半。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和普及,照相机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主打便携、入门的卡片相机更是首当其冲。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佳能珠海官网上查询到的数据显示,过去近十年,佳能珠海工厂的人员规模和相机产量均持续萎缩。到2020年,公司仅剩员工1317人,数码相机产量仅百万台,不足2012年的十分之一。
“感动常在”,但市场无情。佳能珠海停产的背后,是移动互联时代数码相机行业的大败局。
展开全文2012年到2020年,佳能珠海员工人数变化。作图:任婉晴
佳能珠海工厂的谢幕,也引发了所谓“佳能退出中国”的传言。但这是误读。佳能中国方面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中国对于佳能来说,肯定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员工数仅有巅峰时期十分之一左右,公司称拟向员工提供遣散“优待方案”
公开信息显示,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1月15日,当时位于珠海市板障山下的北岭,生产的产品最初只有镜片、照相机,后来也延伸至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和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2013年11月27日,公司搬迁至位于珠海市高新区的金鼎工业区,产品类型也逐渐聚焦到了镜片、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影像领域产品。
佳能珠海官网的历史网页显示,规模最大时,公司员工人数达到12000人,销售额十多亿美元。然而,时过境迁,这些描绘巅峰时期盛况的语句已经从“公司简介”栏目中撤下。
仍留在官网上的各年度环境报告书显示,到2012年时,佳能珠海工厂仍有从业员工8000余名,仅数码相机的产量就有1093万台。而仅仅三年之后的2015年,公司员工数就锐减至4300人,数码相机的产量也只剩下483万台,双双“腰斩”。而根据佳能珠海2021年11月发布的2020年环境报告书,公司员工数更是只剩1317人,数码相机产量也只有102.9万台,都只有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
现如今,仅剩下的员工们也要离开了。佳能珠海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充分理解这一决定对各位员工造成的巨大影响,拟向员工提供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优待方案,并强调将“努力提供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方案及人性化关怀”。最终的方案,还要等待协商一致达成后的当日才会公布。
1月14日下午2点10分左右,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致电佳能珠海公司,但总机只有自动应答,称当前是总机休息时间,并请来电者在工作时间再致电。
2012年到2020年,佳能珠海各类产品持续减产。作图:任婉晴
数码相机行业节节败退,佳能不是唯一“受害者”
如果要为佳能珠海的关门找一个“罪魁祸首”的话,那没有疑问,它就是智能手机。虽然全世界第一台带摄像头的手机是诞生在2000年的夏普J-SH04,之后几年里,摄像头也逐渐成为功能机的标配,但真正给数码相机带来巨大冲击的还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以及随之而来的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大众拍摄、分享、观看照片的方式。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也成为非专业人士手中最为常用的“相机”。虽然受制于机身体积和厚度,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在传感器尺寸等参数上依然落后于主流数码相机,但凭借着极致的便携性、芯片的强大算力,以及便捷的后期(处理)和发布方式,智能手机最终进化成了数码相机的“天敌”。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5.21亿台,到2017年,这一数字就猛涨到历史高点15.66亿台。此后虽略有下降,但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仍有13.31亿台。几乎与此同时,全球数码相机的出货量则从1.2亿台下跌至不足1千万台。此消彼长之势,溢于言表。
2020年以来,疫情带来的封城、旅行禁令等措施,在给全球旅游业带来冲击的同时,更是对数码相机行业来了个“落井下石”。日本相机映像机器工业会(CIP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的相机产量约为874万台,同比骤降四成。这一数量,甚至只有2015年的四分之一,几乎与2000年的水平相当。
行业衰退,龙头企业自然难免业绩承压。除了“家大业大”的索尼外,佳能、尼康两大巨头的业绩都受到了相机需求不振的拖累。财报显示,佳能净销售额连续三年下滑,经营利润也连续两年下跌,由2018年的3425亿日元跌至2020年的11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
而尼康的2020-2021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合并财报更是净亏损34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公开报道显示,为了开源节流,尼康在日本国内宫城县的相机机身工厂,也将产能转移到了泰国的主力工厂。
佳能珠海公司场景(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佳能退出中国”系误读,但小型数码相机的未来不容乐观
佳能珠海工厂的谢幕,也在网上引发了所谓“佳能退出中国”的传言。但这显然只是误读。佳能中国方面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中国对于佳能来说,肯定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除了相机,佳能还有办公业务、医疗业务板块,还有半导体业务。这些业务的产品线和产业链都很长,在中国也都有研发机构和工厂在的。”佳能中国方面的发言人表示,“在大连有我们的复印机和医疗设备的生产厂,还有研发机构;在苏州有复合机的工厂;在中山也有我们的生产企业。销售体系上,佳能在华也有医疗设备、光学设备和半导体设备的销售公司。”
这位发言人强调,佳能在中国有从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的完整链条。在疫情袭来的2020年,即便全球营收利润下滑,中国市场依然实现了增收增利。她指出,珠海公司只是佳能在华生产厂中的一个,而且产品也主要以小型数码相机为主,并非高端型号。(其关闭)只是企业战略升级的一个过程,企业根据市场的状况进行生产的调整,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经营行为”。
佳能珠海工厂生产的产品以小型数码相机为主(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尽管用户对佳能品牌最大的印象就是数码相机,但作为一家企业,其业务板块也确实相当多元化。佳能最新的2020年年报显示,其旗下的最大业务是办公产品业务领域(办公用数码复合机和面向生产型数码短版印刷市场的复合机、激光打印机、耗材),营收占了整个集团近50%,已经两倍于影像系统业务。
只是,在智能手机的持续冲击下,影像巨头们手中的小型数码相机业务正在调整中成为“弃子”。早在2017年,尼康中国官方就宣布,停止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简称 NIC)的经营活动,该公司的数码相机以及数码相机配件生产也宣告结束。关于停产的原因,尼康表示,是由于智能手机崛起,小型数码相机市场正在急速缩小,NIC 的开工率也显著下降,持续运营变得非常困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许诺任婉晴编辑岳彩周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