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3日文章,原题:尽管中国正整顿科技行业,但该国初创企业仍在吸引大量资本 尽管中国政府大力整顿消费型科技公司,且中美之间出现更广泛的金融脱钩,但中国科技产业仍吸引到大量资本。
与前几年资本大部分流入中国互联网电商领域初创企业不同,去年资本大多流向了更贴近中国政府规划的重点领域,如半导体、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
投资数据库Preqin的数据显示,2021年,风投向超过5300家中国初创企业投资了1290亿美元,刷新2018年创出的约1150亿美元的纪录。这轮融资热潮表明,尽管中国政府试图对部分科技企业施加更多限制,且中美之间出现更广泛的金融脱钩,但中国作为一块投资宝地仍颇受欢迎。
中国一直试图加强对科技公司数据的监管,并限制科技行业存在的过度冒险和垄断行为。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试图减缓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进步,禁止包括初创企业在内的多家中国科技公司从美国采购设备和引资。
中国政府似乎正成功地把资本引向“硬科技”领域。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将科技发展列入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力争使研发支出年均增长7%,高于国防预算增幅。这一经济蓝图包括加快发展芯片、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技术的计划。
接受采访的风投人士说,与消费型互联网公司相比,“硬科技”或信息技术公司可能需要长得多的时间才能进入成熟期并产生回报,但他们还是乐于搭上中国优先发展“硬科技”的顺风车。
32岁的科技创业者周宇翔创办了一家帮助国内工厂管理生产的云软件公司,他说,2021年年初C轮融资时,他们只用两个月就完成了约7800万美元的募资,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也是在那时候加速的。
周说,他对其公司如此之快地从外国投资方手中获得资金感到惊讶,因为类似规模的融资通常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完成。
为鼓励更多资本进入国家重点产业,中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让投资方可以更方便地通过国内股票市场退出。能否顺利退出也是风投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去年11月鸣锣开市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就是一个为拥有先进技术的中小型初创企业打造的平台。
上海证交所科创板也于去年修订规则,优先接纳“硬科技”公司上市。包括上海、江苏、广东在内的一些省市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制定了目标和相关政策,扶持先进制造业、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作者Liza L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