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近日,肯德基发布了与泡泡玛特DIMOO的联名盲盒,随后有消费者花费10494元购买了106份套餐。正是这则信息,引发了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的关注和点评。1月12日,中消协发布观点认为,限量款盲盒销售是以“饥饿营销”手段刺激消费,容易导致消费者为了获得限量款盲盒而冲动消费,并因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花万元购买肯德基套餐凑盲盒,是否造成了食物浪费?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对话当事人梓璇及相关领域专家。
花费万元凑盲盒当事人:初衷是分享快乐,买盲盒是一种解压方式
“花上万元买套餐”引发网络热议,网友质疑这种行为会造成食物浪费。对此,当事人梓璇告诉《新闻有观点》记者,此次购买并没有造成所谓的“食物浪费”。之所以购买106份套餐,除了喜欢联名盲盒之外,还因为正值元旦假期复工,所以将全家桶套餐作为一份“礼物”,分享给了公司同事和朋友们,以及能接触到的有需要的人,包括保安大哥和快递小哥等。发微博初衷也是分享快乐,并没有想那么多。
梓璇告诉记者,盲盒玩家分为三种。一种只是随便买来玩玩,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第二种是中级玩家,比如很喜欢某个系列的盲盒,会“端盒”收藏一整套。此外,就是所谓“骨灰级”玩家,他们把盲盒作为一种盈利手段,在二手平台上炒作一些盲盒的隐藏款。
梓璇表示,自己只是喜欢盲盒的创意造型,没有到特别痴迷的程度,她并不是经常花这么多钱买盲盒。对她来说,拆盲盒是一种减压方式,可以带来当下即刻的快乐和惊喜,并不会对盲盒赋予其它的功能。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玩家,会在能力范围之内去购买喜欢的盲盒,“我觉得有点爱好花点钱很正常”。
关于中消协的评论,梓璇表示:“批评得对!这种行为确实可能会诱导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也担心引发小孩子模仿。”长此以往,会对市场规范和公序良俗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梓璇表示,自己那张万元肯德基消费单据被 “挂出来”后其实也有些心虚,也想过删除微博,但既然已经这样了,会多听一听大家的声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后也会多注意自己的消费行为。
数据分析师张毅:企业双赢还不够,营销应遵循法律和道德底线
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泡泡玛特和肯德基的联名,理论上来说是成功的营销,既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度与企业营业额,也扩大了品牌影响力,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但是对消费者本身和社会风气来说,这种过度营销存在短板。
张毅表示,营销的产品本身才是消费者最终看重的东西,但盲盒营销更多还是把它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去吸引关注。从市场监测和消费行为的数据来看,目前盲盒有一定的“退潮”风险。关键之处在于,商家滥用盲盒的噱头和过度营销,导致价格虚高,消费者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对于盲目跟风的玩家来说,他们确实会有理性回归的可能性。
张毅表示,“Z世代”这个概念最近几年炒得很火,他们确实是中国新业态、新经济、新消费兴起的主要推动力。研究这个群体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和消费期待,能够挖出更多的消费业态。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过度诱导年轻人的消费心态,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在遵循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进行营销,才会回归到对新兴消费群体研究的初衷上去。
从商家的布局角度来看,“Z世代”的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独特的见解,盲盒这种营销概念是行之有效的,本身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部分商家通过“盲盒经济”这种营销方式挑战消费的底线,这可能会伤害到企业和品牌的未来。
展开全文数字经济研究专家盘和林:盲盒不应绑定食品行业,盲盒发展要遵守三个边界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此次联名引发热议的核心原因在于食品浪费方面,“盲盒这种消费模式可能并不适合和食品行业进行绑定”。
很多时候,商家通过各种手段将消费喜好植入到用户思维中,俗称被“种草”。商家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进行定位,利用了消费者的从众心态。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要做到量入为出,不要超前消费。其次,要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理性判断某种产品的投资价值,尤其是面对一些潮流或热点时,要时刻问自己这两个问题。
盘和林表示,盲盒的底层逻辑是制造稀缺性,盲盒发展应遵守三个边界。首先,法律是任何行业发展的边界,应警惕盲盒乱象可能带来的后果,例如肯德基盲盒可能会造成食物浪费。其次,要遵循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的边界,“宠物盲盒”就是一种伦理消费禁区。此外,面对消费者,企业应尽量做到信息对称,避免用数字化技术来隐藏概率,进行黑箱操控。
盘和林表示,无论是对哪一种营销,都“不能突破底线”,只要做到信息对称、维护消费者利益,就可以做一些跨界尝试,未必局限在潮玩领域。
监制:梁悦
记者:杨昶
编辑:刘红伟、温宇馨、刘晓琛、娜孜叶·木沙江
编辑:杜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