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理念正受到中国投资者追捧。随着ESG标准作为投资决策的必备参考指标,上市公司商业价值的体现将受到市场的重新审视。本文从ESG信息披露的角度,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赋能企业商业价值。
1)中国ESG投资体系建设历程纵观我国ESG监管及投资体系建设历程,相比于发达国家市场起步偏晚,特别是A股市场对外资加大开放力度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提升了对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重视。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近50家中国内地机构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 PRI)[1]。
2)公司治理(G)是基石ESG投资的出发点是对长线投资价值观的体现和完善,投资者可将非财务类指标纳入投资决策过程。ESG理念中,公司治理(G)扮演基石的角色,因此管理层治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的履行。
3)中国本土ESG理念有待激发国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注重社会责任(S),通常忽略公司治理(G)因素。这直接造成信息披露中,以公益慈善为主的“社会责任实践”占据大量篇幅。但很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够全面,S部分涵盖的内容其实非常广泛,还涉及员工层面(员工待遇、员工安全等)、上下游关系、债权人和同业(债务和合同违约、企业信用关系等)、人力资本、产品责任(产品安全和质量、隐私和数据安全等)。总体来看,上市公司过度偏重社会责任的披露,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ESG信息的获取难度,也缺乏相对独立的ESG第三方鉴证服务。
4)推进ESG信息披露的建议1. ESG信息披露标准要明确统一
ESG信息披露的核心就是标准问题,政策层和监管部门需要明确统一合理的信息披露标准。对于ESG信息披露标准,最重要的就是数据,要体现精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相关数据在所属行业内具有可比性,在横向维度上做到数据计算的一致性,亦能在发生大型事件之际第一时间向投资人披露具有价值的信息。
2. 上市公司尝试“局部试点”,试水旗下机构披露“碳足迹”信息,以循序渐进的模式完善ESG披露
对于投资人来讲,企业的投融资信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银行为例,ESG信息披露可以包含详细的绿色贷款余额及占比、绿色贷款支持的项目环境效益、持有绿色债券余额规模等投融资数据。
3. 长线基金引领ESG投资,扮演“商业价值发现者”
“碳中和”等热门概念出现后,中国投资者高度关注ESG投资,大量公募基金陆续推出ESG主题基金。然而,目前ESG主题投资过度强调环境因素,而忽略了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因素。未来,中国大型基金要更加聚焦企业的社会责任,并用“放大镜”观察公司治理结构是否能创造长线价值。
4. 完善ESG评价体系,以指数投资作为突破口
从全球资本市场的经验来看,海外主流指数供应商构建了自身ESG评级框架体系,能够提供给投资者具有公信力的ESG指数,并设有定期纳入和剔除机制,长线配置基金通过ESG指数产品流入成分股公司,能够实现上市公司的正循环。因此,中国市场的指数供应商和专业咨询机构,也可以发展ESG评级和ESG表现分析,为市场提供ESG参照标准,同时能够帮助主流资金进行ESG策略的配置,通过被动投资规模的提升推动ESG投资的标准化发展。
注:[1]. UN PRI是200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布,由全球各地资产拥有者、资产管理者以及服务提供者组成的国际投资者网络。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