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重点  阿里巴巴  上了  麻雀  支付宝H5  机构  礼包  一个月  条例  上限 

激活数据潜能提升服务 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十公分等于多少厘米

   日期:2023-07-03     浏览:30    评论:0    
核心提示:2022年伊始,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阶段顶层设计就已出炉,为未来四年锚定了发展目标与方向。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近日正式印发,这是央

2022年伊始,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阶段顶层设计就已出炉,为未来四年锚定了发展目标与方向。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近日正式印发,这是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第二阶段的规划。《规划》明确了创新边界和发展方向,提出“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16字原则与8大方向的重点工作任务。

南都记者注意到,《规划》将金融科技治理与保障安全和隐私下的数据有序共享放在首位。在业内专家看来,这表明“稳健有序”是金融科技行业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此外,与三年前的规划相比,新版《规划》更加强调了“数据”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多位业内专家指出,《规划》将数据驱动金融科技发展提升至重要位置,并为如何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潜能制定了工作指南。

金融科技发展进入第二阶段 数字化转型成“必答题”

与三年前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相比,新版《规划》提出了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的发展目标。根据新版《规划》,央行未来四年的金融科技发展原则是“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发展基础是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发展目标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主线是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

与上一阶段规划相比,本次规划在多个工作方向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要求。比如,在监管方面,提出从“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到“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的目标;在金融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从“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到“筑牢金融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的目标;在金融服务方面,提出“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到“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的目标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南都记者表示,本次央行出台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对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和对金融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与上一轮规划相比,本次《规划》全面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重点任务更加明确,关键技术更加前沿,实施方向更加清晰。康楷数据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的这份新《规划》表明,经历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科技体系的骨架已经构建起来,现在需要充实血肉。

本次出台的《规划》有哪些新提法值得关注?欧阳日辉指出,《规划》明确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未来发展中数字化转型不再是一个选择题,是个必答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的重点任务时,《规划》特别提到,要健全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制机制,不断壮大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表明新版《规划》重视场景金融的发展,并以场景应用为基础,利用金融科技拓展金融业边界。欧阳日辉也指出,不管是消费金融领域,还是产业金融领域,应用场景与生态体系的建设都是一个重要命题。

谈及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平台的未来机会,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规划》明确了金融机构未来发展要更注重数据的应用,提高自身数字化水平,这给了很多数字化改造外部服务平台机会,大量的行业需求等待挖掘。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还指出,目前看,我国金融系统数字化转型正处于全面深化的进程中,较好地实现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的各项目标,接下来还应当立足于上一阶段所积累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数字思维贯穿业务的同时使得更多先进成果逐步落地,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助力。

展开全文

金融科技治理居八大重点任务首位 监管科技应用迎来迫切发展需求

《规划》提出了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任务,共涉及8个方面任务,其中,金融科技治理被放在了首位。《规划》提出,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制定《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在金融领域的配套规章制度,研究出台与金融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规则;健全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多层次监管基本规则体系。

盘和林指出,“当前,既要满足金融机构的数据需求,加强数据要求的流通,也要在规则上杜绝金融机构违规使用用户信息和数据的行为,这就需要规范。”

“关于金融科技的治理,一定是两条腿走路,一是制度,二是技术,通过弥补制度和技术这两方面的短板,形成一个全方位、穿透式的治理体系。”欧阳日辉指出,“这次《规划》中特别提出,要健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和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这两项就是希望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来对金融科技发展实现更好的治理。”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强化金融科技创新行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体现出新规划对监管科技迭代升级的实际要求。

欧阳日辉还表示,“监管部门已将顶层设计、法律法规等大框架确定下来了,主要是如何落实的问题,需要不断补齐相关的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等。另外,监管科技应用技术与市场使用技术基本一致,但是在技术应用的能力和水平方面,仍落后于市场发展,因此需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

“央行下一步将部署开展金融全系统压力测试及个别分系统和行业的专项压力测试,这对监管科技的提升更是产生了最现实的迫切需求。”康楷数据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在采访中表示,“目前,从金融机构到金融监管局及央行分支的传统上报方式,实时性、可靠性及可溯源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手实时数据掌握得越早,越能在风险扩散之前进行精准拆弹化解于无形。”

如何运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并且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盘和林认为,除了可以通过“监管沙盒”模式来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管试点,“另一方面,监管科技可以接入到被监管方数据系统中,采取实时异常点监测的方式展开监管,对安全风险漏洞进行及时处置。”

而数据宝产品研究院院长李可顺则建议打造标准化的治理体系。“这有利于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统一治理,作为数据最基础的一环标准化工作,治理后的数据要素可参与到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及应用活动中。搭建行业标准体系,才有利于各金融机构间数据互通共享,为数据安全合规融合计算及应用打下基础。”

将金融数据升级为“生产要素”对金融数据安全作出全方面部署

与三年前的规划相比,新版《规划》更加强调了“数据”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规划》提出,“同时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

“如果说上一阶段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是比较注重金融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那么本阶段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最大特色,就是注重数据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即在技术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数据治理与应用,希望通过‘数据+技术’双轮驱动金融创新发展。”欧阳日辉对此这样解读。对于《规划》中的表述,数据宝产品研究院院长李可顺也表示,央行“金融数据要素”的提法,实际上是响应了国家层面对于数据要素的重视。他认为,“在过往,金融数据仅是支持金融业务发展的一种资源工具,而目前该提法实际上是将金融数据从金融业的资源工具升级为金融业的生产要素之一。”

欧阳日辉还指出,结合央行和银保监此前关于数据综合利用的一些相关规定来看,本次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已经将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使用问题规定得很清楚、很全面,是一个全套体系的部署。“应该说,本次发展规划是在前期监管部门关于金融领域数据使用探索的基础之上,一个集大成者的规划方案。”

对于如何解决当前的发展难点痛点,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建议称,首先要完善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其次要完善场景建设,推动嵌入式金融和场景金融发展,以应用为准绳;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治理规则制定和监管,尤其是对于金融机构使用用户数据和信息开展风控等业务,需要理顺数据权益,赋予用户知情权和同意权。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要着力打造布局科学、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筑牢金融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对此,数据宝产品研究院院长李可顺分析称,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现的是集约化管理的思想。“目前全国性银行大多是省分行系统自行管理,重复建设的过程造成资源浪费,还不利于数据互通,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应该是包含了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通应用的相关功能,其主要依赖区块链、隐私计算等作为核心技术能力。”

李可顺还表示,《规划》提出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体现的是在数据爆发增长过程当中,数据存储及应用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在碳中和要求下,金融数据要素需要考虑在绿色能源充足的地区搭建大型数据中心,与国家几个算力枢纽形成互通。盘和林在采访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一方面是需要夯实底座,加大数据中心建设,提高易用性和数据中心覆盖;另一方面要降低数据中心能耗,这也和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致。”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陈卓睿

8大重点任务

强化金融科技治理,全面塑造数字化能力,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金融科技伦理规范体系,构建互促共进的数字生态。

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综合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架设安全泛在的金融网络,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进一步夯实金融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

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健全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制机制,不断壮大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创新体系,搭建业务、技术、数据融合联动的一体化运营中台,建立智能化风控机制,全面激活数字化经营新动能。

深化金融服务智慧再造,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着力打造无障碍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普惠、绿色、人性化的数字金融服务。

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筑牢金融与科技的风险防火墙。

扎实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持续推动标准规则体系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制度执行,护航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 专家建议

改善数据发展不平衡现象 完善落实细则

尽管数据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目前,在金融领域数据的潜能并未完全得到释放。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认为,激发数据要素可从三大方面入手,一是数据确权,明确界定数据源的归属主体;二是数据标准,进一步推动不同行业不同数据的标准化;三是数据流转,采用市场化形式使沉淀数据成为“活水”,以合法合规形式进行流通,充分发挥数据交易所等平台的桥梁作用。

不过,欧阳日辉认为目前数据利用在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大型机构在数据方面拥有优势,而小型机构很被动。盘和林也认为,“仅仅一家或头部金融机构持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数据的大量汇聚才会产生相应的价值。”因此,欧阳日辉建议,可以从金融数据角度强化金融领域反垄断,防止数据独享,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客户自主营销、风控能力,防范互联网平台垄断优势持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要力争到2025年实现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跨越式提升?欧阳日辉认为,主要有两大方向值得发力。首先是核心技术要自主可控,从而确保金融安全得到保障,比如常用的金融科技技术“ABCDMIX”等(即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5G和量子计算等技术),都要实现自主可控才行。竞争力的第二个来源是数据的有序应用模式,他认为,需要在从数据采集到使用的全流程中打造出一个“中国模板”。“实际上,数据使用流通的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仍在探索中,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固定的发展模式,如果我国能在这方面探索出一个好的模式来,也将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在本轮《规划》顶层设计下,金融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细则,金融机构应制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金融科技深度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在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公平性和均衡性。

王蓬博还建议称,首先需要制定全方位的数字化战略,做好时间表规划,并找到效率和成本间的平衡;其次,从规划之初就要更重视普惠金融和绿色低碳金融,这也符合国家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整体需求。

原文链接:http://www.jingke.org/news/show-110834.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激活数据潜能提升服务 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十公分等于多少厘米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