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投资品种广泛、安全性高,长期配置,收益稳健,顶级机构,实力雄厚”,打开腾讯理财通-稳健理财-保险类产品页面,一款名为国寿光源366的个人养老产品做出了上述的宣传,该款产品1000元起购,封闭期366天,近一年收益率为3.98%;而另一款灵活申赎的泰康养老汇选悦泰产品页面显示,近一年收益率高达5.76%。但产品额度并不充足,仅在每日15时开售。
上述类似的收益率较高、申赎灵活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或将成为历史。
12月24日,养老保险公司将迎来“正本清源”式监管,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养老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并要求在一定期限前对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进行整顿清理。
“拿着养老金的牌照,干着资产管理的工作,这或许本就不是这个牌照的本意”,谈及《通知》,一位保险资管从业人士表示。
对此,经济观察网记者曾联系几家养老保险公司进行采访,但均不愿对此事进行回应。
2023年底前完成个人养老业务清理
“养老保险机构应定位为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进一步突出养老特点,优化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和风险保障等服务,提升长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与养老金融业务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通知》在发展定位、业务方向方面对养老保险机构进行了明确。
同时,《通知》要求各机构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压降清理现有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根据《通知》,养老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等。
现有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原则上应于2022年底前依法合规完成终止经营或剥离相关业务等整改工作。
对于各家公司积极开展的个人业务,则称养老保险机构应当按照平稳有序、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2022年6月30日前,适时停止相关产品新增客户,原则上于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展开全文经济观察网记者发现,在腾讯的理财通平台上,有多家养老保险公司发布的个人养老产品,在个养产品的介绍中,如是写到:个人养老产品由养老保险公司或养老金管理公司经营的非保本公募资管产品。各样产品中虽然名称包含保障两个字,但不具备保障功能。
个养产品分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个养产品申购灵活,可随时购买,产品封闭期一般在7天、30天、180天、1年甚至2年不等,产能品到期后可赎回。例如泰康养老的泰康养老汇选悦泰、太平养老颐养天天、国寿嘉年华天天盈、平安养老富盈5号等;封闭期产品一般在1年以上,具有确定到期日。这些产品收益在2%-5.7%之间不等,大部分在3%以上。
随着《通知》的发布和生效,也意味着上述理财产品或将在2023年底消失在养老保险公司的产品名单上。
“关注这类产品有几年,看好大部分固收+小部分权益的投资组合,一时间清理了,倒是不知道该投什么了”,一位投资者表示。
鼓励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转型与创新
“养老机构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上述从业人士表示。
在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的同时,《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机构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转型与产品创新。
《通知》明确,养老保险机构应当坚持专业性养老保险经营机构的发展定位,聚焦商业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养老保障管理等具备养老属性的业务领域,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成为推动养老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压降上述两类业务后,《通知》明确,鼓励养老保险公司发展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其他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的商业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2004年12月首家养老保险公司成立以来,目前我国共有10家养老保险公司,分别为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泰康养老、平安养老、新华养老和大家养老、恒安标准养老以及国民养老保险公司。
今年8月,国民养老保险公司获批,与其他养老保险公司不同的是,国民养老出生即带光环,公司由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旗下各理财子公司与国资委旗下国新资本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府旗下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领衔,七大公司各拿出10亿元,各持股8.97%,再携手邮储、中信、招行等5家银行,以及泰康人寿、中信证券等,共计17家金融机构,总共出资111.5亿元筹建而成。
据《我国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路径探析》一文介绍,目前,大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均已开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养老金产品和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等业务,其中太平养老、国寿养老、平安养老和长江养老还开展了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
两家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已受限
在监管方面,《通知》表示,养老保险机构应当按照独立运作、风险隔离的基本原则,健全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合理设置人员岗位,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在所经营的不同类业务间建立有效的风险防火墙,切实防范各类风险在不同类业务间传递。
在谈及年金管理业务时,明确养老保险机构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合规开展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等业务,加强业务管理和风险管控,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认真履行管理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10月18日,人社部曾发布《关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延续的通告》,暂停了平安养老、太平养老等2家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开展新业务。具体来看,平安养老一年内不得开展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新增业务,太平养老两年内不得开展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新增业务。新增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署、养老金产品发行、存量业务新增资金等。
《通知》下发后,养老机构也将面临系列监管,银保监会表示,将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机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机构监管,推动各机构着力完善公司治理,改进内控管理,提升风险管控,夯实健康规范发展基础。对于养老主业突出、业务发展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制度健全的养老保险机构,将对其探索开展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分支机构准入等给予政策支持。对于存在偏离养老主业、业务压降清理不到位、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制度等问题的养老保险机构,将采取监管约谈、责令整改等措施,并不再支持其开展相关养老金融业务创新。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协作,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