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把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具体分配到车间、班组以至每个工作地和员工,规定他们在月、旬、周、日乃至轮班和小时内的具体作业任务。车间和班组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依据除了企业下达的生产计划以外,还有车间或班组的生产能力和期量标准。因此,生产能力和期量标准的准确与否,对编制切实可行的生产作业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核定生产能力
核定的企业生产能力水平,是由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和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三个因素所决定的。
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数量,是指企业在核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器设备数量及厂房、场地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的面积。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是指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对于机器设备来说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对于生产面积来说是指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的大小和时间长短。
核定生产能力,就是通过对上述因素的调查,在查清现状的基础上,将这些因素加以确定,从而计算出企业的核定能力。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车间或班组内部生产能力的核算
计算一组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其一般计算公式如下:
设备组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h)×单位时间产量定额(实物量/台时)或设备组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h)+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台时/单位产品)。
其中
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全年制度工作日数×每日工作小时数×(1-设备修理必要停工率)在生产能力主要决定于生产面积的条件下,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数量(m2)×生产面积利用的延续时间(h)×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生产定额【实物量/(m2·h)】
2.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
企业的核定生产能力,也称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各个基本生产车间之间的能力综合;②查明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对基本生产部门的配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针对各个车间而言,则是须查明各个基本生产单元(班组或机台等)之间的能力综合,以及车间内部辅助生产能力与基本生产能力的配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各个基本生产环节之间的能力不一致时,整个基本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通常按主导的生产环节来核定。主导环节一般是指产品生产的主要工艺加工环节,例如机械制造企业的机械加工车间,它占整个产品生产劳动量的比重最大,所需投资也往往最多。这样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可以更好地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
当企业的主导生产环节同时有几个时,如果它们之间的能力不一致,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应当主要根据今后的市场需求量来确定。如果该产品需求量大,则可以按较高能力的主导生产环节来定,其他能力不足的环节,可以通过组织外部生产协作或进行技术改造来解决。否则,可以按薄弱环节的能力来核定,对于其他能力富裕的环节,可将多余的设备调出,或者较长期接受外协订货。
当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与辅助生产部门的能力不一致时,一般地说,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应当按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来定。但是,尽管如此,核定验算辅助部门的生产能力还是必要的。如果辅助生产部门能力低于基本生产部门能力,则要采取措施,提高其供应和服务能力,以保证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反之,也要采取相应措施,使富裕的辅助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计算辅助生产环节能力的方法原理同基本生产环节的能力计算一样。企业中有时常用概略验算的方法来检查它们对基本生产部门的保证程度。例如,机械制造企业的机修车间能力,可以用它拥有的金属切削机床与全厂设备数量之间应当保持的比例关系来验证;仓库面积的验算可以用它和基本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之间应有的比例关系来验证。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