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量化飞速发展的一年,2022年似乎这个趋势也很难改变。
临近年底,越来越多的银行“净值化”理财资金在寻找投资机会,而天然对风险控制更灵敏的量化策略是它们的首选。
尤其是其中的绝对收益策略,更是被部分银行资金视为“理财替代”产品而争相买入。
但这种配置,显然在改变这个行业的生态。
大牌私募“压力山大”
临近年底,越来越多的头部私募机构开始关闭申购。
包扩幻方量化、天演资本、进化论投资、衍复投资、灵均投资、启林投资等头部机构都已部分或全面暂停旗下产品申购。
这背后显然是策略的容纳性遇到了“挑战”。
这个“挑战”从净值收益率走向,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以四家管理规模居前的量化机构(幻方、明汯、九坤、灵均)为对象,观察它们旗下的的中性策略产品可以发现。
过去,在任何市场环境下均能获得稳定收益,似乎正在“流逝”。
据私募排排网,四家大型量化私募中,灵均的中性产品相对表现好一些,截至12月17日,年内收益达到7.76%。
其次是九坤投资的产品,年内投资收益为4.00%。明汯投资和幻方量化的部分产品收益率分别为0.01%和-2.50%。
上述业绩是否扣除业绩提成尚不可知。如果没有扣除,那么部分产品的正收益者的收益水平或许还要更低。
后者可能达不到年末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费前收益不及纯债基金
虽然短期内,投资者的买入,没有获取足够高的收益。
但部分银行理财资金似乎对这样的中型策略更加热心,因为这样的收益符合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的5~7%的年收益率。
净值化转型之后,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的中性产品,一度成为“香饽饽”,在产品推介中试图扮演“稳定收益”的角色。
然而,2021年市场并没有给中性策略机会。上文提及的头部机构产品,只看费前收益,多数均未跑赢低费率的债券基金。
以利率债指数基金为例:
截至12月22日,跟踪中国主权债务指数的华夏亚债中国指数,年内收益达到5.3%;跟踪7-10年国开债指数的基金,年内收益6.06%。
短债指数基金同样如此。
浦银安盛上清所优选短融券指数基金,跟踪高等级短债品种指数,年内收益达到2.56%。
收益水平接近货币基金,似乎并不应该是量化中性策略的目标,但短期内结果也仅止于此了。
展开全文以利率债指数基金为例:
截至12月22日,跟踪中国主权债务指数的华夏亚债中国指数,年内收益达到5.3%;跟踪7-10年国开债指数的基金,年内收益6.06%。
短债指数基金同样如此。
浦银安盛上清所优选短融券指数基金,跟踪高等级短债品种指数,年内收益达到2.56%。
收益水平接近货币基金,似乎并不应该是量化中性策略的目标,但短期内结果也仅止于此了。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量化中性获取超额收益呢?
答案可能就是规模。
据悉,量化中性策略的总体投资方案,是在指数增强策略上,叠加股指期货空头或者融券类工具,收获两者的差额收益。
这个策略要持续有效,必须有两个前提。
第一、量化机构的指数增强策略能够稳定的超越指数;
第二、该产品的对冲成本不能太高。
第一、量化机构的指数增强策略能够稳定的超越指数;
第二、该产品的对冲成本不能太高。
而这两点今年都有了挑战。
业内人士反馈,前几年股指期货市场贴水不高,对冲成本低,量化中性产品的超额收益相对容易获取,所以各大私募愿意接增量资金。
但今年,在大量同类型策略同场竞争的环境下,股指期货贴水成本一路攀升直至达到年化12%的高峰,即便之后收敛到年化8%附近,对冲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收益低、波动大
结果就是,今年的中性产品普遍出现了“收益低、波动大”的特征。
以收益居前的灵均为例,虽然费前收益超过7%,但年内最大回撤也超过了7%,客户需要承担明显的波动。
再以幻方量化为例,中性产品费前收益为负,年内最大回撤更超过10%。
商业动力不再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百亿级的量化私募也发现,中性策略从商业上讲“并不划算”。
打个比方:假设基金的超额收益是20%,如果做指数增强绝对收益(阿尔法+贝塔),在牛市中,可以比较轻松的获得30%甚至更高的收益,继而带来可观业绩报酬。
而如果是中性产品,它们只能提取比较微薄的中性收益率的业绩报酬。
简言之,牛市时,一个指数增强产品获得的超额收益,可能等于三个中性策略的收益。
私募管理人更有动力去追逐中性策略以外的产品。
而且,这还必须是指数增强策略有收益。
事实上,在2021年的市道里,大盘指数低迷、小盘指数崛起,因此指数增强策略比较好做。
但如果未来市场风格发生变化,则指数增强策略可能也会有挑战。
这或许是也是,部分百亿私募机构日前推出中性产品“零赎回费”政策,鼓励投资者赎回的“另一个原因”。
2022年,或许注定是量化私募机构的一个考验年。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进入资管读者群内交流,加小编芝士糖好友入群(微信号:cpt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