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制造业真的是不怎么好过,几乎是一片秋叶凋零的景象,和倒退到2000年的那种热火朝天的景象,真的是鲜明对比。
2013年和几个制造业的民营企业老板聊天,就说那时候日子已经不好过了,但是当时大家的心态都很乐观,认为制造业的不景气只是产能过剩带来的短期影响,苦日子很快就会过去。还记得一个老板讲:现在的形势对企业来说也是个好事儿,把一些底子差、资金穷的小企业可以正好淘汰掉,行业内资源重新配置,挺到最后重新洗牌了肯定会迎来更快的发展。说这个话的老板如今早就卖掉厂子,转行做其他投资了。看得出来, 这场寒冬比人们预计的时间要长很多,真正的严寒可能才刚刚开始。
作为在制造业内混过的过来人, 粗浅的从以下几个维度谈谈我对制造业今天以及以后发展的看法吧。
1、中国制造业的分层
自从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猛增,在随后的近十年中中国的制造业迎来了其发展最快的时期,长期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生态系统,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拥的全产业链工业体系的国家。这一点是那些东南亚小国家、拉美国家所不具备的。当然,这一成就主要归功于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还有大量的劳动力对市场的投入。当然要细细讨论这个生态,岂止是几千个字能说完的,为了让事情简单明了,我粗浅地对制造业生态进行了一个分层:
在这个闭环的制造业生态中,位于上层的是一系列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中央企业。他们都是各个行业内的巨头、领军企业,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坚力量,是中国制造2025的排头兵。这些企业依靠政府扶持优势,以及在行业内的绝对资源配比和寡头地位,形成了“航空母舰”级庞大体量和绝对影响力。
位于这个生态中上层的是各个行业内和各省内知名的制造业品牌,这其中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还有一些外资公司。他们所从事的主要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领域包含通讯、家电、电子产品等等。比较有代表的如通讯领域的华为、小米,家电里的海尔、格力,外资如富士康、三菱、通用电气等。还有一些领域如汽车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等,如长安汽车、广汽汽车、上汽集团等。这些企业中有早年通过和外资企业合作或者投资并购的方式获得了先进的技术,也有自身不断努力投入研发不断壮大,他们也形成了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展开全文以上两个层级可以说构成了中国制造业的主流,那么相对的中层生态中,则普遍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他们所从事的行业还是具备一定技术含量和标准要求的,包括原材料加工、产品代加工、零配件制造、大型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厂,大一些的规模一两千人、小一些的就三五百人,生产的产品业主主要服务于上层生态中的各大业内企业,并依托他们存活的,这样的民企有扎堆的特点。
位于生态体系最下面的主要是小型的制造厂、作坊式的加工厂,这一类的企业体量很小,大的一般百十来人,小的三五人就可以运转,所从事的也主要是来料加工,衣袜鞋帽、小副食品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由于体量小,加之基本都是家庭经营的生意,所以这一层级的企业普遍谈不上什么可持续发展,他们基本都是啥都可以干, 啥挣钱干啥。
2、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国家要振兴制造业,提出来了“实业兴邦”,一方面要求“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唯一出路似乎也只剩下“转型升级”了。
问题第一:运营成本增高。
这里面一个大方面就是政策提出对生产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标准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上。这些对于企业来说带来的成本的提高,就包括了对生产线的优化,对原材料质量的高要求,对施工环境的优化等等。此外,国家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保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些规模大的工厂为了在排放要求上提高,不得不投入资金引入环保设备,加大生产过程中污染源的治理,而一些小厂则干脆闭门或者转行了,因为负担不起这样高额的成本。
其实对于产品标准和环境要求引起的成本增长,主要压力体现在中层和下层的企业中,对于中上层和上层的企业这些资金的投入不算什么。
问题第二: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和用工荒。
据统计,一个正常运转的企业中,通常人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3。而在一些以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中,人工成本可以占到1/2,甚至更多。人工成本主要包括员工的工资发放、社会福利缴纳和税,这是一笔大钱,所以你会听见很多企业家说养人难,留住人更难啊。
这里补充一个背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可以快速发展,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两大优势,这使得制造业可以以优势的价格进入到国际市场,并通过相对低的成本获取利润。
但是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中国制造业本身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成本的提高加之国际市场的充分竞争,使得中国制造业两面受敌。企业越来越难做,但是劳动力成本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弹性可言,工资、福利和税哪一样都不能少,企业又不能降低产品质量的方式省钱,这让企业真的是左右为难。很可能你会说,可以精简人工啊,但是对于制造业而言,通过减少人工的办法省钱就如同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制造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并且这里的人工很多是技术工种,很多制造业大厂亏损很久都要想办法留住人,因为一旦市场好转订单来了,却找不到人反而会雪上加霜,总不能去大马路现抓人吧,何况技术工种不是那么好找的。所以,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于上层企业来说可能还能挺得住,但是对于下层的民营企业来说,基本上只能关门大吉了。
今天的社会对于制造业都很“鄙视”,凡是有点能力或者出路的年轻人你都可以去问问他们有几个愿意进厂子工作的,不管是国企大厂还是民营车间?很多工厂的娴熟工人都是四五十岁的居多,年轻人干一阵子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所谓“用工荒”也并不是说找不到劳动力,而是找不到具备技术含量的劳动力人才。
问题第三:转型升级难。
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去产能”的政策落实,留给制造业的出路似乎也只能在“转型升级“和”创新“上了,但是这个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谁都做的了的。不管是“转型升级”还是“创新”,都离不开企业对于产品的深入研发,而研发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除了极个别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广大的制造业企业似乎更青睐于模仿。外国人看的更透彻,中国人善于做从1到N,而不善于做从0到1。 各个企业家和老板也是总关注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拓展销路,而并没有沉下心思来分析市场需求,更不会投入财力、精力去优化升级了。
分析原因,无外乎研发需要的成本太高昂了。我们都知道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企业需要投入的资金、需要整合的资源无疑是巨大的,这对于小企业来讲是办不到的。而研发就像是科研项目一样,不见得所有项目都会开花结果,那么投入的资金不见得都会产生后续的经济收益。那么这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和生存而言,是不得不衡量清楚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矛盾点。
问题第四:房地产对内需的消耗。
房地产行业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方面,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上下游的原材料加工、机械设备的生产以及配套的机具等等。但是另一方面,过高的房价也导致其对内需的虹吸效应,民间大部分资金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而流入制造业的资金会越来越少,恶性循环,企业缺少内需来促进产业升级,长期来看也不利于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问题第五:外部环境产生的压力
正如上文提到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消失,那么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将在华的工厂转移到了劳动力更低廉的市场,如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等国。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日本还有欧洲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本国拥有完备产业链的重要性,因此纷纷提出要让制造业回归本土。
现在的情况是确实有部分在华的外资制造业企业转移去了东南亚或者南美洲,但是应该认清的是东南亚或者南美洲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代替中国的产能 ,以及容得下全产业链布局。可能是各个国家分摊产业链的一部分,零关税互通有无,从而完成对中国产业链的替代,而这一布局已经在东盟国家上演了,东盟国家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了0关税,而至于完全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里简单分析一下:目前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主要是以服装、鞋帽、玩具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不高,而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劳动力素质较低,缺少熟练工人,对于一些技术要求稍高的产业目前还不足以开展。而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拥有庞大的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数量,加之本身科技的发展实力,这是东南亚国家所不能比的。 但是着眼于长期发展来看,东南亚国家凭借自身劳动力优势,就像30年前的中国一样,在中下层生态产业中完全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也不是不可能。而对于中上层生态中,以资源密集、科技密集为主的制造业,则大可不必担心被别国取代。
3、一点点反思
制造业的凋零对于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养活着14亿人口单单依靠金融、服务等产业是不足以的。制造业解决了社会中大量的就业,而制造业的凋零带来的大量失业也会激化社会中各阶层的矛盾。
在中国很多城市以外的地区,往往一个工厂就养活了周边几个乡镇的人口,而往往一个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则解决了一个城市的主要就业压力。比如富士康一个三五千人的工厂,一旦厂子迁出中国,那么失业的不是这区区三五千人,因为工厂周边配套的很多商铺都是围绕这些厂子工人来经营的,如饭馆、杂货铺、超市、小旅馆、洗浴、理发店等等,这样算下来造成的失业何止千人?而富士康像这样的在华工厂有何止百计?更不用说那些星星点点分布在中国的大大小小制造工厂,每一个都在影响着周边人的生计。
这次中央提出的“新基建”和“内循环”也是着眼于解决制造业发展的难题,希望可以从多方位的努力下度过中国发展的瓶颈期,也希望制造业可以迎来新的转机。
来源:西塞山边
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