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 |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先生发表文章称:稳定经济增长需要更为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他从美国货币政策或将逐步“缩减量化宽松”说起,在一系列合理的逻辑推演之下指出:即使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所缩减,但依然属于“非常宽松的范畴”。但他同时提出:不可小觑物价上涨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如果明年6月美联储加息,那这一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以及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都存在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中国放宽宏观经济政策的做法会受到制约。这可能并非余永定先生一人独有的感受,许多学者均有这样的担忧。那该怎么办?必须为中国宏观政策提供更大的独立空间,尽管这并不容易。
余永定先生认为,虽然我们应该对通货膨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但到目前为止,通货膨胀并未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目前还不需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他用了那句老话:发展是硬道理。而且特别指出:如果GDP规模不能有效做大,那以GDP为分母的债务率、杠杆率就不可能有效降低。更重要的是:如果通过“砍债务”的方式降杠杆,那可能会适得其反,越“砍债务”经济增速越低,而经济增速越低则杠杆率越高。中国必须要防止掉进这一恶性循环的陷阱。
余永定先生再次以2010年为例,提醒经济刺激措施“退出过早”可能会引发的问题。其核心观点在于:经济增速或许不能、也无需维系两位数的高增长,但是否应当避免经济增速回落过快?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遗症并未完全消除,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还远未结束的时期,中国可能应当坚持更加稳健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余永定认为,央行降准是正确的选择,而且未来还应当扩大政策力度,同时压低基准利率,但更重要的是:扩张性财政应当充当第一小琴手,而货币政策应当是第二小提琴手。这是两类宏观经济政策各自功能所决定的。
未来,央行与财政应当密切配合,尤其应发挥国债市场的作用。余永定先生认为,增发国债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大好机会。
从文章看,余永定先生给出的观点是中肯而坦率的。相比于一些学者,在谈到政策取向之时,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含糊糊”强很多。当然,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也离不开一系列改革到位的助推。正如余永定先生所言,只要政策对头,中国一定能够继续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责编 | 姚坤
版式 | 孙珍兰
微信值班:李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