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女同学对他好象始终没什么好感,提不起兴趣,对他也总是若即若离
也许是缘于他那夸张的行为,其实尽管当时我对老七已有些崇拜,但是对于他的风风火火毛了三逛的毛病,我始终没给予肯定,也没少埋汰他
快走出原始森林时,阳光越来越强烈,穿过树林的缝隙,斑驳的光斑落到我们的脸上,落到树杆上
一路慢慢地走着,呼吸变得均匀,心情也平静起来,已没有了刚刚进沟时的兴奋和激动,取而代之的却是思考和担忧: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然,才对得起子孙后代?
很快的,咱们暂时就有满满一堆幼年的回顾,插上树叶做的眼睛鼻子,树枝做的双手,似乎回到了那如糖似蜜高枕无忧的从前
别以为女巫总是这么嚣张,女巫也有底气不足的时候,而且是经常性地发作
比如女巫跟麦三下象棋,女巫的马过了河就去田里吃草,象还常常跑过界河骚扰麦三的后方,麦三虽然眼光犀利,也招架不住女巫的装糊涂打哑谜,但麦三聪明,几招就胜算在握,女巫只能哼哼着要求缓子,当女巫的老将被麦三的车马炮围了个水泄不通时,老将实在没办法走了,女巫就让老将飞,麦三告戒女巫象棋不是跳棋,可女巫才不理,麦三对女巫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把女巫丢在客厅,自己去做自己的事儿
庵中原有古井一眼,只因久无人汲,井已荒废壅塞,井壁青苔幽碧,一股凉气蕴于井内不散,呈白色雾状,沉浮不定,日光被阻在白汽之上,井底幽深难睹其详
井栏上原有石雕神兽,被人敲去,残破的碎片堆在一角
那些井砖已经饱浸苔藓之色,青幽湿润,站在井边,湿滑难稳
据说在文革中,有僧尼因为受不了人们毁佛敲像而投于此井,从此井中就生起白雾,再难睹井内诸物
渐渐的,我们竟对此庵产生恐惧,不敢往庵内玩耍
原来庵堂四壁有一些画像,让人用白灰刷去,只若隐若现地露出局部的画面,有古代将军的盔甲、环髻、飘带、飞动的衣袂和火轮、松树、乱石或是庭院、小桥、溪流……感觉那是些神秘的人和物,仿佛隐遁在云雾之中
堂中有一天井,已是蕨草丛生,一副荒凉景象
天井上有藻井、木桁架、斗拱,木雕人物虽已经脱落漆色,依然栩栩如生,杂色斑驳,蛛丝挂角
驳落的漆画中,有蔚然云气,如灵芝状,一龙翩翔于云彩之间
当时并不明白所画者何意,只觉得庵中有无限神秘,因此心生畏惧,竟觉得真有神灵在冥冥之中窥视着我们
后来到城北东阳山枯木庵,又碰到类似的画图和佛像,是观音菩萨的坐像,大士跣足披发,未梳未洗,手里拎着一只花篮子,感觉很和蔼,像邻家婶娘一样,十分亲切,和那些怒目呲牙的金刚罗汉相比,观音是最具有亲和力的菩萨,又是个女性的菩萨,参拜者众多,甚过于佛祖正殿
那观音坐像之下是莲花和云头,观音似坐于云头莲座之上,提篮来人间布施福泽
枯木庵内有一株古松,枯死多年而不朽,枝桠毕存,有栖云之貌,据僧人们云,一百多年前有月云禅师驻锡于此庵,日日在树下念经,此树虽枯多年,似得佛法之泽,得以不朽
树既枯槁,徒存形骸,存毁与否,已经是不重要的事情了
只是能够数百年不朽不烂,枝桠并存,确是令人惊奇的现象
东阳山高踞于城北,晨起即见旭日初照庵堂及枯松,有一种惨淡凄凉之境象,人触目之处,如何不生出世之想?即便是炎炎夏日,西向返顾,东阳山上有一片绚烂霞光,背衬着的是那幽远的蓝空,瓊辽无垠,偶见云霞,载浮载沉于山丘之上
此庵原为城中一富户所施舍而建,此富户虽富甲一方,却无子嗣,甚为烦恼,后得一梦,兆示须在城北东阳山布施建庵堂,供送子观音,他依梦兆在此建庵,后果得晚子
然世事难料,谁竟想此子天生富贵人家,不知辛苦,浪荡破家无数,旋即家败如山倒
富翁后悔不已,以为天数如此,不该有嗣,遂全数变卖家中存物,尽供于庵中
后其子竟至于以乞讨度日,饿死于半道,此家遂绝矣
知情者喈叹不已,原来富翁年轻时以高利贷及昧心手段得财,曾逼人破家,故有此报
想想那些浮云一般的往事,世事浮沉本难料定,一棵树枯而不朽,确是奇罕之事,难解其中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