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时至五月喜庆在端午
满纸肺腑言,送你真祝福
事业展宏图,如日在当午
财源滚滚来,金钱不胜数
身板硬朗朗,赛过小老虎!
它经受着四季之风、之雨、之雷、之闪电,肩负着人类赋予它的真诚瞩望,在朝日满满的蓝天下,在古老厚重的大地上,全神贯注地站成一种美丽的风景
风舞起它的叶掌,为它撼动出激越亢奋的生命喧响;雨浸润着它的躯体,替它濯洗去直面人世的仆仆风尘
/>一场大病之后,从2003年3月起,不论天阴天晴,下雨下雪,上班还是休息,我每天都要到河堤上快走一小时
在河堤上快走,是我在最满意的地方用最满意的方式锻炼身体
河堤上背河的一侧长满了野生芦苇,繁盛茂密,既将外面的尘嚣隔得远远的,又给我以充实、蓬勃之感
河堤临河的一侧是郁郁葱葱的青草,绿茵铺展开来,恰如给灰黄色的河床镶了一条绿边
在青草和芦苇的甬道中呼吸着沁人肺腑的空气行走,可眺望河水潺潺东去,猜测圣人当年发“逝者如斯”之叹时的心境甚至摇头晃脑的样子,也可仰视流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臆想若果真有天堂,恐也与人间一样无聊
不禁对形而下少了牵挂,对天边外多了怀想
浮躁的心田得到了滋润,受伤的灵魂得到了抚慰
我每天去河堤上走,每一次都是浮想联翩,曾以《沿着河走》为题写了两个帖子,后来连QQ的昵称也改成了“沿着河走”
有网友开玩笑问我走向何方,我说:除了死亡,还能走向哪里?然后是哈哈一笑
我的笑绝不是装出来的,此时的我一点也不悲观
芦苇、青草、河水、天空慢慢教会了我豁达
对于生与死,我已经非常超然
不仅和网友开玩笑说走向死亡,有几次出城向河堤走时碰见朋友,人家问我去哪里,我说去火葬场
听者蹙眉,我又补充了一句:“去探探路
”我这话是玩笑不假,但我每天走的地方确实离火葬场很近
出了城向南走,径直来到河堤上,然后向西拐,因为东边有砂场,洗砂机轰鸣不停,噪得很
快走大约30分钟,堤旁有一块大石头,站在石头旁北望,是一条不宽不窄的沙土路,火葬场就在不远处的路边
我养成了习惯,每次走到这里总要撒一泡尿,注视一番火葬场高烟筒冒出的缕缕青烟,然后往回走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来我去火葬场为亲朋好友送葬的频率越来越高,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进去了多少回
最使我刻骨铭心的有两次,都是一般关系
一次是我们楼上的一个中年妇女,她是清早晾衣服时从阳台掉下去的
那天我起床晚,当我还赖在被窝时突然听见楼下有嘈杂声和嘤嘤哭声,不禁在心里骂:谁犯精神病了,大清早的搞不团结?起床后才知道七楼的邻居摔死了
她丈夫与我同龄,儿子与我儿子同岁,且非常要好
送她时,漂浮在我脑海里的老是她儿子的笑脸,我忍不住流了许多泪
另一次是我的一个远亲,一个结了婚还没来得急生孩子的小媳妇
她正值盛年却暴病而亡,白发苍苍的父母面对犹如天塌一般的横祸,哭的死去活来
使我诧异的是,面对如此撕心裂肺的场面,她的叔父操心的竟然是几块布料
他偷偷问一个亲戚:挽帐该咱们拿还是男方拿?一句话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从此后我非常鄙视他
他也许不知道原因,但明显感到了我的冷漠,已经好些年不来我家了
现在,我每天在小城与火葬场之间走动,以此来拖延进火葬场的时间,知道总有一天会有去无回,明白那高烟筒袅袅上升的青烟在召唤自己,但我一点也不悲伤,更不惧怕
我都不害怕活着,难道还怕死不成?
新塘的民居与南方其他地方的建筑有许多相类之处,就是工不厌其烦细,形不厌其繁琐
飞檐斗拱和重檐叠架,是多数古宅的建筑风格,老屋古宅多豪奢宽敞,多前后进,左右侧厅回廊,且都以古制左尊右卑,前尊后卑
家男居前左之房,妇女居后右之室,尊卑长幼皆有秩序
前堂为家庙之设,供着祖宗神牌,中堂为会客要地,后堂为及家教学厅及供奉神佛之地
左右侧室和厢房则为家眷居所
闺阁及女眷只能位于后进的侧室或楼上(多为中进阁楼)
屋前为庭院,后为园囿
出过功名的人家,宅门前的院子里或大门前都要立起旗幡柱
以功名大小分高低定制,进士最大,带方斗,举人次之,无石礅神兽,进士还可在村口立牌坊,举人则无牌坊
秀才则更小,几乎不被人注意,谈不上什么雕饰考究
就以我家的老宅为例,有前后三进,左右各有偏房两进,共六十余间房
在新塘也只能算是中等人家了
我们祖上只出过举人,所以,宅门按平常建制,无门礅和照壁
无方斗旗幡等
就是马头墙也比人家低一尺,堂上只有两柱,无石础,梁上无雕刻,斗拱无狮足饰,中亭无藻井和起檐等
这就是当时严格的等级,不可逾越
屋宅的规格越高,主人就越有优越感
里面的匾额也就越多越上档次
那些科第捷报,更是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还有那些皇帝封敕和诰命文书,则是传家之宝,锁之于秘阁,从不示人
只有家族盛典时,才偶一露面
所以,至今,在新塘的人家里,不难看到这些已经成为文物的封建时代的遗物
在重读书的新塘,代代都有俊杰出
这是新塘的水好,是这块福地滋养了一个古老又传统的新塘
喀什葛尔古城,让我对喀什的汗青、文明、人文生存都有了一个革新的看法
喀什,不愧是数千年来货色方文明的交汇之地
固然!古城很多场合都具备着新颖城市的气味,古拙与沧桑已在这边渐渐淡泊
但它仍旧是古绸缎之路的喧闹重镇,仍旧是大漠上数千年来,那颗最刺眼的明珠,仍旧是那座培育着多数人,让多数人骄气与留恋的喀什葛尔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