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是农历的“三九”,已经进入腊月,每天的最高气温都低于零下10度
年前的这段时间是最忙的,繁乱有序的准备过年的干粮,在我有记忆以来,是家里年前一直忙的事
今年妈妈还是把按比例的黏米、玉米馇子、大米泡好,沥干水分,让爸爸拉着爬犁去加工场磨面,用来包豆包
这种食品做起来工序多,颇耗费功夫
现在家里人少,爷爷奶奶已经去世,孩子们都已经离开身边,所有这些繁杂的程序,都靠妈妈一个人去完成
上午,接到妈妈让我去帮忙的电话,给孩子安排好中午饭,我回了娘家
妈妈自己已经蒸好了一锅豆包,豆包刚从灶上“起”出来,放在铺好塑料布的面板上晾着,正冒着热气
我摘下手套,便抓起一个放进嘴里,熟悉的绵软味道,也是以前渴盼过年的内容之一
坐下来跟妈妈边包豆包边唠家常,“你奶奶的豆馅团,攥的又圆又紧……”这句话起了头,我便接过话题,跟妈妈一块儿回忆起来…… 当年,奶奶跟妈妈拿来两个大瓦盆准备和磨好的面
奶奶边和面,边通俗易懂的指点妈妈,多少面加多少水
妈妈马上在另一个盆里“照本宣科”
奶奶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做这些活全靠摸索,她的白头发没有洒“头油”或者“摩丝”一类的护发素梳理定型,随着和面的动作,身子一起一落,头发便乱了,挡着眼睛
虽然奶奶不用视力,想那种遮挡的感觉也类似我们蒙住眼睛的恶作剧吧!她便抬起胳膊,用前臂把头发往后一抹,手上粘着黏黏的面粉,更多时候便把面粉蹭到头发上、脸上、衣服上
我们看见了总会说,哎呀,奶奶的衣服那么埋汰(东北方言:脏)
面对提醒,奶奶总会笑着说,你们就看见我的衣服,那你们吃不吃啊?这样的话便把我们问的哑口无言,接不出来下句
“不吃”这两个字,总是说不出口,明明知道说了也做不到
妈妈把豆子煳熟、捣碎,下一步的工作是需要攥成豆馅团
这个“工种”我不太喜欢,豆馅里拌上糖,加上水,很粘稠的感觉,接触到手上,总有起鸡皮疙瘩的另类理由,这直接影响到这道工序的质量与进度
看着自己攥好的豆馅团,放在盆里,还没有被包进面团,便散的“溃不成军”,总会汗颜
看见奶奶在我攥过的豆馅团里,收拾“残局”
那一双暴着青筋的手,有力的一开一合,经过奶奶如此加工,豆馅团真的变得又圆又紧,经过几天的搁置,也不能变形
奶奶包的豆包,又圆又小,真正做到皮薄馅大
她看不见豆馅,全凭手感来摸索完成
这样的豆包“作品”,虽然形状比较耐看,但总有豆馅的颜色粘在外面
所以奶奶包的豆包真的像一朵朵没有擦匀胭脂的牡丹,微有暇,却有别致的风韵
奶奶跟妈妈忙碌着家里的“腊事”,让我们轻闲着、幸福着、同时也懒惰着
没有细心体会奶奶的“拿手风味”
等我想细心的钻研菜谱,想用心的学做饭,奶奶已经去世多年,这样的遗憾也成为了永远
现在,我也能包豆包,只是皮厚,外表也不光滑
味道更差的远了
感叹之余,想起来那个“离馅十里”的笑话,抿着嘴却再也笑不出来
而没有奶奶的指挥,家里更是多年不撒年糕
平时,去集市上买的切糕,吃起来总有些懈口
我知道,奶奶留给生活的那份温暖而永远的记忆味道,真的是不来了
爱是一生的错过,错过什么就怀念什么!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可就在这时,又一位香女出现了
考虑,好事是可以成双的;好在,他有一双手
西瓜苗定值到地里,连着晴天要揭开膜放风、降温
酷暑的天儿,众人都找树荫凉儿休闲,他要拉水浇地以防干旱,为防治病虫害,还经常背着喷雾器在田间喷洒药剂
妇女们来到地里,顶着烈日挥汗如雨的掐花、授粉、定瓜……他们一家人用照顾孩子的细心、体贴入微的服侍这块瓜地,郁郁葱葱的西瓜秧,长势喜人
嗅着飘来的阵阵瓜香,知道不过三五日,这片瓜园就可以开园卖瓜,预期的收益遥遥在望,最美好的憧憬像初绽的蓓蕾
曾不问来日,只将即日又百折不挠了,练就了实际的味道,品位时引你眉梢探向心头,那花那雨就又穿成了回顾的红伞,你撑起时,自我和生存就堕入你的人生
我拿起桌上的杯子,目光洒在窗外,故人已不在,消失于热水蒸腾的雾气里
诗意盎然,让我看不到周遭的喧闹,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靠谱手机玩一元一分手机红中麻将跑得快亲友群亲友圈天涯热搜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